离开你真是太好了:40堂“爱后自我重建”心理课
作者简介
"冒牌生 本名杨立澔,情感作家。 曾获奖项:2016新北市议会成绩优良毕业生奖品;《数字时代》年度粉丝团个人组冠军;金石堂畅销排行榜连续18周入榜;2012博客来年度百大得奖作品。 专栏:风传媒专栏作家;数位时代专栏作家;今周刊专栏作家。 相关著作:《我不是中二,我只是青春:和朋友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闹的日子》"
内容简介
女性的成长,基本是靠失恋完成的! 我们永远不知道遇见一个让你心动的人是对还是错,但是你只要知道,遇见他,你真的开心过就够了。 用一点时间厘清自己的心,整理自己的感情,做出选择,然后承担结果。 爱情不是只有美丽和憧憬,更多的是两个人遇到问题还能不能在一起。 迪士尼的经典电影真人版《美女与野兽》对爱情做了很有趣的探讨。 电影教导女孩子要多读书、充实内在、有爱心、不爱慕虚荣、不屈从于恶霸…… 但在教导男性观众方面,东方文化的价值观跟西方的有所不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乃至童话,从来不把富有当作耻辱。 故事里的野兽要温柔,要会赚钱,要有大房子,最好家里还要有几个仆人,身强力壮,更要跟女主角心灵契合,唱歌跳舞,简直是无所不能。 其实,这跟故事的原著(15—17 世纪)也是很有关系的。16 世纪,西方社会就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商主义时期,最终进入了工业革命,因此,男人要赚钱,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必然的。 意想不到的是,针对艾玛·沃特森饰演的贝儿,最后选择了野兽而不是加斯顿,曾有男性读者留言表示,野兽很有钱才是重点。他有一座城堡、庄园和祖产,不选他才傻。 也许有些看电影的人误会了,他们只看到了贝儿的美丽和野兽的财富,却没发现影片也诠释了真爱和“自以为是的爱”的区别。 真爱和“自以为是的爱”有何区别?真正的爱情会让彼此自由,因为爱中有信任和默契,不需要过多的束缚。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会给他自由;若把你爱的人当成一件物品,想要据为己有,那么你就会完完全全失去他。 真正的爱情,不见得是一见钟情,有一种细水长流的爱,叫作日久生情;真正的缘分,不见得是老天安排,有一种心有灵犀的缘分,叫作彼此愿意制造机会。 爱过以后,没有得到他的爱该怎么做? 我们往往很容易忘记了一些事,以致让爱到最后变成了伤害,甚至造成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真正爱你的人,赶也赶不走,他们会想尽办法回来;但真心想离开你的人,再怎么囚禁,再怎么苦苦哀求,他的心也早已不在。 面对离别,有些祝福是无法强求的。 当我们看一个身边很重要的人决定改变,而改变的方向或许不是你期待的方向时,我们会难过,甚至会在心里有个疙瘩。 其实,你也不用勉强自己去祝福他,你们都没有错,只是前进的方向不同而已。 爱过以后,很多人一辈子也想不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像那位留言表示贝儿选择野兽是因为“野兽很有钱”的男读者,他的留言只对了一半。 一段关系里,钱即便是重点,也只不过是基本配备罢了,更重要的是钱堆出来的内涵,比如说,学术和涵养。 我想,若是俗气的暴发户,贝儿也不会喜欢。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类似贝儿这样的女性,长得漂亮,会读书,知道自己要什么,身边不乏追求的对象。因此,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金钱后,更看重的是精神共鸣。 也就是说,会考虑的大概是以下三点: 1. 他想要的是什么? 2. 你懂了以后,你能不能拿出他想要的东西? 3. 你给了以后,态度怎样,他想不想要? 无论男女,待人的态度若是拿钱砸人,那么有许多人绝对会认为被侮辱,因而选择转身离开。 若要彼此感受到爱,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想法。 爱是相对的,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一段感情,你给的必须刚好是对方想要的。 如同真人版《美女与野兽》里,贝儿与野兽的感情之所以能够升华到令人感动的纯爱,不是因为金银珠宝,也不是城堡、仆人们试图用来讨好贝儿的五颜六色的华服,而是莎士比亚,还有那座可以随意由她进出的图书馆。而后来野兽也心甘情愿屈尊,就为了帮她拿到高处的书。 这些都是成就一段美好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所有人学会爱的过程。 学会爱、感受爱需要四个要素——金钱、性、展现自我和尊重他人。 这些东西说来容易,真的要做到很难,我们必须学会调整和接纳对方与自我本身不足的地方。 金钱很重要,你可以虚荣,你可以奢华,只要你不偷不抢,守得住财富,那么一切当然可以拥有。 但在感情的世界里,光用钱砸人是不行的。 你给的只是自己想给的,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那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味地付出,根本没有价值。 我们大可不必用仇富的心态来看待爱情,这不是爱情的真谛。 再拿真人版《美女与野兽》做例子吧! 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是野兽和贝儿在城堡的雪中花园漫步那一幕。他们在眺望城堡的雪景时,野兽不晓得是看风景还是看身穿红色斗篷的贝儿,然后他说:“从没看过这么美丽的景色。” 照理来说,这是野兽生活许久的城堡,对于这里的任何地方他早应该了然于胸,所有的景致他也绝对清清楚楚。 然而,他说出的这句话也是整部戏中我最喜欢、最有感触的画面。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陪你一起看风景的人。跟所爱的人在一起,再平凡的景致也是美景。 小时候总以为“做自己”很难,长大以后才知道,更难的是遇到“愿意接受你、让你做自己”的人。 也许就是因为现实太残酷,才需要爱情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爱过以后学着善待他人,学着尊重自己,学着寻找生命中不变的价值观,以及持续相信爱的存在。 因为,那些没有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往往会在不同阶段让你学习成长。 爱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温暖和包容;爱过以后,你终究会学会理解和放手。 如何面对初恋的失败 初恋是懵懂青涩的,我们很难拒绝它的开始,也无法阻止它结束。前阵子,有个女孩写了一封有些沮丧的信给我。她朋友的哥哥失恋想不开跳楼走了,她很难相信这是真的,毕竟身边认识的人就这样离开,心中难以接受。 她想好好安慰朋友,不要让她把家人去世的痛苦一直深埋在心中,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告诉朋友:“想打电话给我就打给我吧,我一定会接!” 陪伴是帮助朋友面对失败的最好办法,不见得要说些什么话,静静地坐在有需要的人身边,就是一种力量。 女孩的故事让我回想起大学时代的同学——唐娜,那个有点洁癖的女孩。 我对她的手机印象尤其深刻,她一定要给手机贴钢化玻璃的保护膜,希望这样能够保持手机完好如初的样子。 有一次她刚买的手机不小心摔到地上,钢化膜没破,但手机屏幕碎了。这让她自责不已,那阵子总把几句话挂在嘴边: “如果我再买一个保护膜,手机就不会摔坏了。” “如果我再小心一点,拿稳一点,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唐娜忘记了,对于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总是用“如果”来责怪自己。 人生没有“如果”,有时候难免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而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 不只是手机,她对感情也一样。她执着地希望感情可以维持一开始的样子。于是,谈恋爱的时候总是细心呵护,希望彼此关心,每天嘘寒问暖,不希望让小小的不开心累积到后来变成感情淡掉的理由。 爱不是你想要什么,对方就一定给。有时候就是因为个性不适合,再怎么关心、补救也没有用。 那些童话故事里的结局总是幸福美好的,但现实会告诉你不同的样子。 唐娜跟初恋男友分手后没能走出失恋的阴影,结果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每次听到类似的事件,心中都很沉重。 放下和看开这种话,说只要一下子,做却需要一辈子,甚至有时候一辈子都做不到。不过,也正是因为易说难做,才显得朋友的陪伴和劝慰更可贵。 一段感情的结束也许很难熬,但别让细枝末节的人事物遮住你心底的蓝天,太钻牛角尖的想法只会让两个人都受伤。 人生难免会发生不可预期的意外,再坚固的手机贴,摔下去以后屏幕还是有可能碎裂,刚开始固然会伤心难过,但存钱以后还是可以换一部更好的手机。 感情也一样,它的坚固,不是每天的擦拭、保养就一定能够维持,或强求得来的。 对于初恋,那段在青涩时光萌芽的感情,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离开以后默默祝福。 爱过以后,你会明白人不是物件,有时候你想给的不见得是别人想要的,但只要命还在,日子就可以继续过下去,把自己打理得更好,才能找到更适合你的人,还有独一无二的自己。 感情结束后,人都会有挫败感,但也是一个觉悟的过程, 帮助我们找回独一无二的自己。 伤心难过的时候,别忘了有一种友情,有一种亲情,它们的存在足以抚慰你受伤的心。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找个信任的人陪着你,你会在伤害中学会让自己坚强。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爱你的人 几年前有个夜晚,认识多年的闺密小琪打电话来,她满肚子的委屈。 我问她怎么了。 她刚在网络上做了一个塔罗占卜,测试单身的原因,抽出来的答案是:“你的恋人住在天上。” 她哀怨地表示:“人生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 我拍手叫好,大赞准得不得了! 小琪发出一个怒气冲冲的表情。 我不再开玩笑逗她,让她告诉我网址,我进去看解答的内容是什么。 上面写着: 你的恋人住在天上。你用一个 100% 完美的幻想作为标准, 唯一能给你的建议,就是等你从云端清醒的时候,才“有机会” 步入爱情。 看完以后,我问小琪,有没有试着列过自己的择偶条件? “有啊!要看着顺眼、身高体态适中,要独立自主,头脑 要好,有经济能力,会照顾人,也要关心我、体贴我,不能太黏人,也要能听我说说话。” “什么叫作看着顺眼?金城武你看着顺眼吗?” “顺眼是顺眼,可是他太宅,不是我的菜。” 我相信小琪的择偶条件并不特别,身边有太多单身者所开的条件也差不多如此,可是或许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你的择偶条件很多都是互相矛盾的。 举例说明。 你想找一个独立自主、有经济能力的恋人,但你忘了他的生活重心多半是工作,就不见得有时间照顾人、体贴人。 你想要恋人关心、体贴,那他就必须先了解你的生活作息, 但你又不喜欢他太黏人,那怎么可能? 或者,你想找的头脑好的恋人多半会有自己的想法,他可能只想要说话,不见得愿意听你说话。 我们可以从小琪的例子中反思自己的择偶条件是不是太过矛盾,以至于让你至今仍然脱离不了单身的行列。 喜欢一个人是一种能力,互相喜欢是一种运气,互相喜欢一辈子是一种经营,经营需要能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小琪总是看不上身边的人。 直到去年我收到小琪的喜帖,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她告诉我她要结婚了。我替她开心,却也好奇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今年我们几个朋友聚餐,小琪才神神秘秘地说出答案。“你之前不是说我的择偶条件有点矛盾吗?” “对啊!你后来有新的择偶条件吗?” “有啊!我们讨论完以后,我还看了另一个人的分享,她 说再多的条件都没有用,其实只要看三件事就好。” 再多的择偶条件都不如这三件事:吃得来,聊得来,睡来。 小琪列出的三件事说简单也很简单,说难也蛮难的。吃得来除了口味相仿,也代表有类似的价值观。 有些人吃山珍海味还不满足,有些人只需要路边摊的一碗热汤,即便口味不是完全契合,但若是愿意接受彼此的喜好、考虑对方的感受,那就是一种付出。 很多时候,吃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你吃饭的人以及吃饭的心情。 当遇到一个吃得来的人时,每次吃饭都是享受,即便不说话,也能享受那个宁静的时刻。 聊得来代表彼此能够沟通、相互欣赏,这样关系才能维持得长久。有些人刚认识是在互相理解不多时暂时聊得来。 “你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吗?” “我只听黑胶唱片。” “那家餐厅的菜蛮好吃的,你觉得呢?” “我吃过更好吃的。” “周末要不要出去走走?” “我有点累。” 刚开始认识的情侣,有时候会为了了解对方而聊很多,但那并不代表对话的内容让彼此有共鸣。 我曾好奇地问小琪,真的有那么多话可以聊吗? 她说,也许日子久了爱情会升华成亲情,专属两个人的亲密话题少了,但生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话题。 真正相爱的人有太多可以聊的:人生、工作、理想、孩子、八卦……久了不是没话聊,而是彼此太过了解,培养出默契, 一个眼神和一个动作就能代表千言万语。 她迈入婚姻生活前也自问过,能否想象老了以后和这个男人闲话家常的样子?而她也发现正是这份期待,让她决定步入婚姻的礼堂,与他携手共度一生。 睡得来指的不只是“啪啪啪”,更多的是“啪啪啪”后的安全感和自在。 睡眠占了一个人一辈子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你的伴侣和你睡眠不合拍,那么影响的层面可多了,容易造成疲劳、易怒、焦虑,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小琪说,以前听过有些日本男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老婆素颜, 实在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另一个人面前时刻保持完美形象,那样的生活得多累,连睡觉也不得安宁。 睡不睡得来,就是最最最严苛的考验。 只有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才会愿意放下所有心防和脆弱, 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即便不完美也没关系。 小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最关键的,我想是她改变了看待人、事、物的方式。 一个人若只看到别人的缺点,那么任何感情都很难修成正果。每个人都有缺点,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给予包容。 若想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必须用完美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不完美的人。幸福从来不取决于两个人的关系是否完美,而是存在于彼此都享受相处中的所有酸甜苦辣。 为什么你总是被已读不回 为什么会在意“已读不回”?多半是你爱上了一个人,却没有得到回应。 曾有个朋友分享过这句话:“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生怕少打一句话后悔,多打一句话又怕误会。” 有个女孩喜欢同班一个同学,她心慌意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又怕发短信询问让对方感到困扰。 最终她选择主动出击,但发完信息等了好久都没有回应, 她被“已读不回”了。 虽然怕对方觉得她在骚扰,但她又发短信问了几次,还是没有收到回应。 她认为爱情应该主动出击,最后决定主动找到对方,当面问清楚。 “我对你的示好,让你很困扰吗?” “不会困扰,只是也没什么回应的必要。” “为什么?” “因为我没有喜欢你,不想你误会,也觉得没有回应的必要。” 女孩被彻底拒绝了,却还是不死心。即便周遭的朋友都劝她放弃,但她认为彼此之间的缘分不该轻易结束。她沮丧又无奈地问,不是应该主动一些吗? 是应该主动出击,但主动出击,是要你先对得起自己,不是要你强求一段感情。 无论是梦想还是爱情,都是一种“坚持”和“妥协”的扯。 当一个人选择已读不回的时候,如果不是太忙或者误会 (没看到,没收到之类的),那么他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只是这个答案你不想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已读不回是令人难受的,但真正让自己难过的是仍然执意追看手机的自己。 我告诉那女孩:“失望以后还是赶紧离开吧!转移目标, 写下自己曾经想做却迟疑不决的事,列一份愿望清单努力去实现它。” “可是,我就是走不出来,他到底为什么不喜欢我?” 她说得很委屈,我听得很生气! 人生没有那么多“可是”,没有那么多八点档的剧情,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开始,别人再怎么劝也没有用。 终于,她静心写下愿望清单,不再废话,不再替自己找理由。在愿望清单上,有一项是毕业前去跑马拉松。 她把重心放在这件事上,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完成了马拉松项目,整个人变得精神奕奕。 完成马拉松后,她告诉我,她终于明白我说的那句话—— 失望过后还是赶紧离开。 有些话心痛时不会懂,必须走出来了才明白。 原来自己死缠烂打的样子, 等伤口好了你只会觉得特别难看。 不过,我想提醒的是,真正让女孩走出来的不是马拉松, 而是完成目标的喜悦和成就感。 若你也是一个被“已读不回”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人爱, 真的不要让自己难过太久,学着转移生活目标,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感情强求不来。爱就像歌中唱的那样,让人一夜长大。 先学着长大,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尤其在一开始就注定没有结果的时候,趁着自己的伤口还 不太深,赶紧学着转身,不要用侥幸的心态去尝试。 你的时间不是拿来挥霍的,过程中有遗憾有失去,慢慢地会遇到一个人,跟你一起学着珍惜彼此的存在。 我的学弟是个出了名疼女友的人。 他平常不会在自己的脸书上发照片,但吃饭时非常喜欢拍照。 我曾好奇地问:“你又没有经营粉丝团,平常也没在发照片,到底是拍给谁看?” “我确实很少在脸书上发照片,但我会发给我喜欢的人看, 如果她下次想来,我就会带她来。”学弟说话的样子神采奕奕, 眉宇间都是柔情。 他做什么都会想到女友,就连我家附近开了一家日本料理, 号称“新北十大日本料理”,不能预约,每次排队至少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入座用餐,他也不嫌麻烦,外带给女朋友尝鲜。 真爱上一个人时,全部的心思都是他。你根本不会忘记, 也不必刻意记得。想到对方,跟对方分享自己的心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发生。 这份爱若传递到对方的心里,对方也会这么对你,彼此有了安全感,当然就不会在意“已读不回”的存在。 找个会跟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骂的,而不是冷冷看着你哭、看着你笑,在背后偷骂你的人。 向“已读不回”挥手说声再见吧!你可能也让别人在等。 我们为什么会搞砸自己的亲密关系? 我们过往生命中未曾解决的人生问题——缺爱、性格缺陷、安全感缺失、价值感缺失——都将被我们投射到亲密伴侣身上,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失恋教会我们什么? 分手的痛感,会迫使我们直面内心那些强迫性重复的创伤,看清我们内在尚未疗愈的自己,这是自我重建和成长的绝佳时机。 如何在分手后实现内在成长? 本书构建的40堂“爱后自我重建”心理课,将助你一步步实现“破除执念——重塑自尊和自信——走出创伤——实现自我成长”,在破碎中看清自己的问题,重塑独立、自信、内在安宁的自我。 女性的成长,基本是靠失恋完成的! 失恋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那些强迫性重复的创伤——缺爱、性格缺陷、安全感缺失、价值感缺失——当我们被迫直面这些创伤时,我们内在的成长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