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作者: 曲韵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ISBN: 9787540773489

作者简介

曲韵,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心理门诊专家,积极心理治疗中心(中国)主任、首席专家,德国总部认证的积极心理治疗师。2010年独创的“家长角色”模型获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创新奖。 拥有近10年的家庭问题诊断治疗经验,一对一治愈率100%。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嘉宾、《嘉人》杂志心理访谈专家、《健康之友》特约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特邀专家。曾在中组部、外交部、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类讲座、工作坊数百场。

内容简介

长身体 宝宝生下来后,所有的妈妈首先看到和关注的是 宝宝的身体:多长?多重?身上 的“零件”全不全?希望别多什么也别少什么。宝宝 长牙了,宝宝会爬了,细心的妈 妈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孩子身体上的变化,也最关心孩 子长身体所必需的营养:奶粉、 辅食、补铁补锌……但很多妈妈不知道的是,长身体 不仅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营养的影 响,也受心情、精神状态的影响i而身体的发育和成 长,也反过来影响心智的发育, 身体一心理一智力是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的。我们重 点来探讨几个家长平时容易忽略 与误解,但是又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的问题吧。 长得快等于长得好? 从生理发展来看,儿童期孩子的身体长得最快。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两岁 时的身高已经是成人后最终身高的一半(若想知道孩 子将来能长多高,两岁生日的时 候量一量孩子的身长是多少吧);刚出生的婴儿大脑 重量是成人脑重的四分之一,到 两岁时,这一数字就增加到了四分之三!可是,我们 也都知道,此时孩子的智力水平 远达不到成年人的四分之三。但是,因为长得快,许 多家长会倾向于认为,是不是应 该抓住这个快速增长期,快速、大量地写入信息啊? 不少早教提供商给出的理由就是 这样的,快点学啊,快点记啊,不然就晚了……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事实是:生长速度快并不等 于已经长好、长成了,身体很多 功能的分化和强化是逐渐完善的。 比如,眼睛和手。让孩子学习阅读和书写,必然 要用到眼睛和手。婴儿因眼球 较小,故均系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加长 ,至青春期方发育完成。但如果 孩子长时间看近处的小字,使睫状肌过度疲劳,调节 功能减弱,就容易造成近视。至 于手呢,我们都知道,孩子身体神经末梢的分布和发 育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做好精细的 动作。美国家庭搞笑录像中,很多节目记录的就是小 朋友因微细动作做得不到位而跌 跌撞撞所造成的笑料。影响手部动作的因素,除了神 经末梢肌肉的发育外,还有骨头 的生长。人的手腕有八块骨头,一般情况下,女孩儿 到11岁左右,男孩儿到13岁 左右,这八块腕骨才能长全。4岁的孩子只有四块左 右的腕骨。在种种生理条件都不 具备的情况下,让6岁以前的孩子长时间看书、写字 ,还要求写得好,横平竖直,是 不合理的要求。还有的家长让孩子画画,不是大写意 的涂鸦,而是要求画得细致、画 得像,这与写字一样,对孩子的眼睛没有好处。更为 不利的是,如果孩子写得不好、 画得不好,家长还会批评、失望、拿孩子与别人比较 ,造成孩子自信心、自尊心受 挫,使得孩子对家长、对写字画画产生畏惧、厌恶、 憎十艮的情绪,反而影响到年龄后 正常的学习。 心情好个子高,心情坏个子矮? 大脑中有一个腺体,叫垂体,它会分泌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促进孩子身体的生 长发育。除了营养和热量外,充足的睡眠和外界的恰 当刺激也是保证生长激素分泌的 必备条件。 发展心理学家曾经调查过纽约地区的孤儿院,那 里的食物是充足的,也没有虐 待孩子的情况发生。但经过统计发现,孤儿院孩子的 平均身高要比正常儿童低3厘米 左右,发育年龄平均晚2~3年。经过综合分析,孤儿 院的孩子们缺少关注、缺少主 动积极的活动(如自由自在地玩闹等)而造成心境淡 漠、话少、交流少等,是影响其 生长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要拍电影《简·爱》, 主角应该选矮小、消瘦的女演员, 外形上会比较合理。 那么,外界刺激是不是越丰富越好呢?也不是。 孩子的神经兴奋起来后,不容 易自我控制,易引发“人来疯”;或者白天玩累了晚 上反而闹觉,不肯睡,即便睡了 也睡不踏实,在梦中还伸胳膊蹬腿,这些都是神经过 度兴奋的表现。这就要求家长不 能过度“逗”孩子,别让孩子玩疯了。要保证孩子充 足的睡眠。曾经有一个家长跟我 反映,说自己下班到家已经7点多了,吃完饭收拾完 快8点,总觉得应该多陪陪孩子, 孩子也比较黏她,总拉着她看书或者画画、做游戏。 于是,她两岁半的孩子睡觉时一 般都十点半左右了。虽然孩子第二天早上8点才起床 ,睡够了9个小时,但对于两岁 半的孩子来说,十点半入睡还是晚了些,应该让孩子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好中午 再睡个午觉。 还有一种外界刺激,哪怕很少,也足以影响到孩 子的睡眠和生理发育,那就是 会引起孩子恐惧、困惑、伤心、担忧、焦虑、烦恼、 生气等情绪的刺激。常见的有: 父母吵架(不是一般的争执,是激烈的争吵)、冷战 ,如果有老人同住,则婆媳不和 或母女不和同样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而惊恐。 我有一个朋友,30多岁了,小时候父母工作忙, 她是在姥姥和舅舅家长大的。 据她回忆,常常是突然妈妈来看她了,刚高兴没多久 ,突然妈妈又消失了。家里人怕 刺激她,怕她闹着不让妈妈走,常常骗她,总趁她高 兴时让妈妈悄悄溜走。久而久 之,她渐渐养成了一惊一乍的习惯。独自看书、玩儿 或者不论干什么,从来不能持 久,过个十几分钟,就会有一种惊恐从肚子里产生, 就像饿了一样,然后迅速到达大 脑,一阵头晕,并伴随咽喉发紧发干。每当这样,她 就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走动走 动,捏点儿零食什么的,让自己静心。长期这样的心 情下,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不 能安心吃饭睡觉,不能安心玩儿,总是在惶惶地期待 什么或担心什么。她的个子确实 没有妈妈高,没有达到父母遗传所可能达到的高度, 而且还伴随着胃病等身体不适以 及古怪的脾气和极其不良的人际关系。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