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书画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28
折扣购买: 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说
ISBN: 9787547928844
一、说“古”“今”:汉字的 性质 人类有了语言,为何还 要创造文字? 人类可以画画,为何还 要使用文字? 要理解汉字的性质,我 们不妨先把汉字放下,从 人类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以 上两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语言的产 生比文字要早得多。有一 种说法是“自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许多 语言至今没有对应的文字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一 般情况下,人们只靠说话 便足以达意,为什么还要 写字呢? 这大概是因为,当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 然会产生长时间保留历史 的需求,以及远距离传递 信息的需求。而依靠“口耳 相传”的语言,在时间上、 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局限 。当面说都明白,过了时 、隔了空,多次转述,难 保不走样。或许正是为了 突破这些局限,古人才创 造了文字,把语言通过文 字转录到某些物质载体上 ,使之流传下去,让后人 知晓;使之传播开来,抵 达远方。 不过,让语言突破时空 ,必须要靠文字吗?似乎 绘画也可以?人类在几万 年前就画得一手好画,甚 至早就有了描绘事件的“连 环画”。哪怕在文字产生之 后,单就记录物体形态而 言,文字也未必比图画高 明。比如商代青铜器上描 绘眼睛的目纹(图1.1), 和同时代的象形字“目”(图 1.2)相比,就难分你我。 但是,在古今中外任何 一种语言里,比具体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