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作者: 黄磊 郭艳伟 杨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ISBN: 9787300323282

作者简介

黄磊,河南商务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工程学校校长、省职教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省优秀成果奖主持人、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省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辅导老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编多部教材。杨娟,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高级讲师、基础部主任、省优秀成果奖获得者、省学生技能竞赛及素质竞赛一等奖辅导老师,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曾主编《现代经济管理》等教材。

内容简介

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劳模精神
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争创一流”是工作中善于 “比”,敢于 “拼”,争当各行各业和岗位的排头兵; “艰苦奋斗”,是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 “勇于创新”是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是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精神内涵;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价值追求,彰显心甘情愿、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境界。
2.劳动精神
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是正确的劳动态度,奉行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尊重一切劳动价值,激发劳动热情; “辛勤劳动”是要达到的劳动强度,是诚实劳动的条件与基础; “诚实劳动”是指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工作标准,坚持初心、恪尽职守。
3.工匠精神
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执着专注”是精神状态,专于其心,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是品质追求,不断改进,永不止步;“一丝不苟”是职业态度,用心琢磨、态度严谨;“追求卓越”是信念追求,自我超越,不断突破。在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从古代的鲁班雕木成凰、庖丁解牛,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
4. “三种精神” 的内在关系
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群体,劳动精神的主体是普通劳动者群体,工匠精神的主体是拥有专业特长和一技之能的技能人才群体。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一脉相承。一方面,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从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劳动精神。另一方面,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所具备的精神,能够对全社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工匠精神注重追求极致、自我超越,都是对劳动精神的升华。
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靠全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
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 《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 “中国梦”。“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涵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
2.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相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者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广大劳动者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精神内涵。
3.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精神基础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培育青年人深厚的劳动情怀,使其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刻苦钻研,才能践行 “技能成就梦想”的响亮口号,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精神基础。
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根本上要靠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
1.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工厂车间,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要精心耕作,努力增产增收;在商场店铺,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干一行,还要钻一行,把 “敬业”上升为 “精业”,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就能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
2.把握时代潮流, 开拓创新, 敢为人先。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广大中职生要把握时代潮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努力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党和人民事业甘于奉献,才能知重负重、勇毅笃行,以 “小我”成就 “大我”。广大中职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去,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意义的人生。这是一个呼唤劳动创造、鼓励拼搏进取的时代,让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劳动托举复兴梦想,靠双手开创更好明天。
课后拓展
1.阅读下面的故事,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张明刚进入某高技术公司的时候,看见宣传墙上醒目地写着:“不要满足于99.9%的成功,我们要的是100%。”起初,他无法理解这句话,他认为无论哪种工作都难免犯错误。后来,张明惊讶地发现老员工们确实都做到了100%的达标。于是他就向一经理请教。经理平淡地回答道: “咱们是生产卫星设备的公司,99.9%的成功就等同于不合格。当然,咱们并非只对工作任务提出100%成功的要求,更对工作态度提出100%的要求,因为只有以这种态度面对工作,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者,才能让自己的职业道路走得更远。”
问题一:你是否因为在学习或实习中做到99.9%的成功而陷入满足?
问题二:你是否有过做事情 “差不多就行了”的经历? 谈谈如何改变这种心态。
2.举办 “最美劳动者” 摄影比赛。
(1)观察周围劳动者的劳动情况,用手机拍下劳动者的感人瞬间,并附上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然后上传到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2)各学习小组派出代表组成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
(3)获奖作品老师将在课堂 PPT 上进行展示,并根据获奖情况对个人和小组按“平时成绩”赋分。
(4)后续也可以在班级宣传栏或网络教学平台等继续进行展出。
延伸阅读
从流水线女工逆袭成世界冠军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 “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00后”女孩姜雨荷,荣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从流水线女工逆袭成世界冠军。
姜雨荷老家在农村,她从小学习就不太好,到初三下学期,拿到初中毕业证后直接去广州打工了。半年多的务工经历让她意识到,掌握一门真正的技术,自己的生活也许会有更多的选择。
2018年姜雨荷进入技校,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涯。她上课时总是坐在最前排,课后时间总是扎在实验室里练习,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十来个小时。第一学年结束,她被老师选中参加学校的世界技能大赛培训队。有了明确目标后,姜雨荷更加努力地学习,一路从省赛走到国赛,并拿到了2022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
在备赛的三年半时间里,姜雨荷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就到实验室训练,除去吃饭时间,最晚要训练到凌晨一点。据她自己粗略估计,这几年的训练总时长超过了14000小时。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要求选手独立撰写大篇幅、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初中毕业的姜雨荷 “几乎只记得26个字母”,为了啃下这块 “硬骨头”,她随身带着英语单词本,吃饭时背、睡觉前背、走在路上背。
2022年11月,在奥地利萨尔斯堡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上,姜雨荷出色完成了三天的比赛,一共二十个小时左右,包括三个实验和11页的英文报告,荣获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该项目金牌 “零”的突破。载誉归来的姜雨荷,成为最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如今她又有了新的身份,成为母校最年轻的老师。
2023年4月,姜雨荷荣获第27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2023年4月25日,姜雨荷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