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杭州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0.00
折扣购买: 无双毕竟是家山
ISBN: 9787556514069
山雨欲来 清代乾隆五十七年 (1792)七月初五(8月22 日)午时,在浙江省仁和县 (今杭州)城东的马坡巷, 一位婴儿在小巷的一座宅第 里出生。孩子的父亲龚丽正 将孩子取乳名阿珍,名自逻 。后来,这个孩子改名自珍 ,字爱吾,又字尔玉,并成 长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杰 出的文学家和诗人。 龚自珍所出生的城市, 是这个帝国南方曾经最为繁 华的城市。在元代,意大利 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来过 这个城市,在他的游记里, 对这个城市做了非常夸张的 描述:行在城(杭州乃南宋 时期的“行在”,因此被称为 行在城)是“世界上最美丽 华贵之天城”。马可·波罗表 示杭州有上万的桥梁,还有 一个大湖,桥梁下都能允许 船只通过,楼阁壮丽,建筑 繁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他用了一个欧洲人可以想 象的例子来说明:“行在城 每日所食胡椒四十四担,而 每担合二百二十三磅也。” 如此巨大的香料消耗量,足 以让同时期的欧洲人惊叹于 这个城市的富庶。 在龚自珍出生的年代, 杭州城仍然是一个令欧洲人 艳羡的富庶城市。在龚自珍 出生后的第二年,英国派遣 马戛尔尼为正使、斯当东为 副使的使节团来到中国,希 望通过谈判打开中国的大门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但被 清政府拒绝。回程中,马戛 尔尼使团在杭州停留了数日 ,马戛尔尼在城外遥望,“ 即知此城必为南省名城之一 ”。在马可·波罗以后,无数 的欧洲人制作的地图上都有 “Quinsay”(行在)这个地 名,使得西方人对杭州充满 了美好的幻想,而在马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