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艺术(精)
作者简介
主编卡罗尔·弗里兹( Carole Fritz),史前艺术考古专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研究员与图卢兹人类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艾米乐·卡太哈克史前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CREAP-Cartailhac)。 编委会 吉勒斯·托塞罗( Gilles Tosello),巴黎第一大学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历史学博士,史前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米歇尔·巴尔巴扎( Michel Barbaza),图卢兹大学考古学家和名誉教授; 热纳维耶芙·潘松( Geneviève Pin?on),考古学家,法国国家史前研究中心主任( CNP)。
内容简介
欧洲 在欧洲大陆上,史前艺术这一门类一直到20世纪初期才被学术界广泛承认,继而展开相关研究。这其中按照时间线,有两个分类特别值得关注: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艺术,绝大部分都被掩埋于地下,也有少部分因为岩洞的庇护而保存了下来。大多诞生于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末期,校准后距今40 000—13 000 年之间在这个关键时期,无论是气候还是文明,都产生了彻底的断裂。在接下来的10 000年里,新石器时代艺术几乎是在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发展。伴随着人口剧烈增长和经济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地理扩张与多样化,一个基于狩猎、采集、农林畜牧业,以及第一批城镇的史前文明社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21 000 年前的地球,虽然也会有气候温和的时期,但总体来说,旧石器时代末期受到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影响,全球气候基本上是极其干燥且寒冷的。这一时期的欧洲,智人(Homo sapiens)出现了,这一人种是从已经存在了近 200 000 年的尼安特德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演化而来。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尼安特德人是在距今约 40 000 年消失的,这也间接证明了智人的出现要比这一时期更早。 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将近30 0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集体狩猎采集经济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考古学家基于工具的变化将之分为五类:奥瑞纳文化(Aurignacien)、格拉维特文化、索鲁特文化(Solutréen)、巴德古勒文化(Badegoulien)和马格德林文化。这些名字取自它们首次被发现的地点 [ 奥瑞纳(Aurignac)、格拉维特(La Gravette)、索鲁特(Solutré)、巴德古勒(Badegoule )以及马德莱娜(La Madeleine)]。这一编年学上的分类也确定了文化的多样性。这几种文化有的始终仅在欧洲大陆范围内传播,而有的则突破了地理局限。…… 1.横跨七大洲,众多知名学者领衔的当今史前艺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2.汇集 700 余张实景摄影图片与说明性图表 3.涵盖考古学、符号学、肖像学、社会学等跨学科领域研究成果 4.具有全球视野的鸿篇巨制,法国亚马逊 5 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