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修订升级版)

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修订升级版)
作者: 杨思卓//林海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修订升级版)
ISBN: 9787517829737

作者简介

\"杨思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治理和竞争力国际组织教育委员会常委、世界联合大学副校长、第三代领导力理论开创者。著有《中国管理顾问手册》《统驭》《新领导力》等18部专著。他运用领导力理论,指导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变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果,曾受邀在哈佛大学发表学术演讲,并曾荣获201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奖,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理论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 杨思卓是新型商业智库的创立者。18年来专注于为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领导力解决方案,包括星巴克青年领导力提升、理光中国战略转型、三一重工组织变革、比亚迪战略调整、新明珠企业传承、南宁市党政干部领导力提升和四川省招商引资规划等。他领导的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首创的“九段私董会”成为冠军企业的摇篮,他的“思卓私房课”成为教育公益化的典范。 林 海 深圳市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前北大汇丰领导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星巴克宋基会中国10所高校《青年领导力》教材撰写人 深圳市汇海商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非常财经观察》电视节目特邀嘉宾 中国百佳管理培训名师 美国国际训练协会理事 \"

内容简介

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职业生涯最难的不在于开始, 而在于能否一直走下去。 在很多人眼中,培训师俨然是个“金领”职业,“不做 CEO, 就做培训师”,培训师收入丰厚,时间自由,还能顺便实现“得天 下英才而育之”的君子之乐。但想成为培训师的和被迫转岗分流 的人一样多,不能如终。那该如何?不妨以终为始,先确立目标, 明确角色,再寻找路径,学习技能。 那么,培训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职业? 1. 培训师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职业和岗位,培训师是为组织 生存与发展服务的 组织必须不断变革,以敏捷地应对社会与市场的环境变化。 新经济时代,组织最具张力的变革因素就是人,从决策到管理, 从管理到执行,所有参与组织因变而变的最大竞争力都来自于人。 宝洁公司前总裁白波曾经说过:“永远要保持自己被改变的能力。” 需要保持被改变的能力的不仅是组织,更是构成组织的每个职 业人。 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执行者,保持应变能力都需要 学习。而组织中的人的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培训。 但是大多数培训都聚焦在个人身上,而要提升真正的组织竞 争力,除了注意个人方面,还必须注意集体方面。要提升深度变 革的容量能力,对一个组织而言,应该首先让这种变革发生在组 织领导者身上,但却不能仅仅发生在组织领导者的身上。因为组 织的成功不能只依靠领导者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要依靠集体智慧,必须激发集体智慧,必须在工作团队中培育真正的共同思考 和行动的能力。“获取系统的能力,这是一场必要的革命。”(彼 得·圣吉) 这就是培训的价值。 有培训需求,就得有为需求提供服务的人—培训师。 依传统的分法,培训师可分为职业培训师和企业内培师,现 在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为两者尽管广度和深度不同,但其 目标是一致的— 在应对环境变化时,企业团队能够共同成长, 形成高度协同性,让“内部交易成本最小化”(科斯定律)。这就 是培训师的价值。具体如图 1-1 所示。 2. 培训师在何处最可彰显价值 培训师是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能力的提升而服务于企业的。培 训师以组织从上至下的职业者为对象,以提升职业者的工作绩效 为目标,以改变其理念、传授其知识、训练其技能为手段。职业 培训师的价值创造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支持 人获取专业能力和通过产品支持组织发展两类。从培训的价值链分析中可以得知,无论是培训师的专业能力还是培训产品,都从 支持组织中人的成长中获取价值的。 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是卓越的培训师呢?从市场需求和客户 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从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了人才的提升与 成长,从而助力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卓越的培训师的特征用 VRIO 模型衡量就是,有价值(value)、稀缺性(rarity)、难以模仿性 (inimitability)和组织性(organization)。 同样,确立培训师的职业竞争优势,也要从确定自己的价值 所在和稀缺性做出判断。换句通俗的话说,为人所不能为,才有 价值。何谓人所不能为?对标导向就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从 低到高,其价值与难以模仿性成反比。 \"1. 本书浓缩了知名职业培训专家杨思卓教授上百期PTT培训精华、20年管理培训经验。 2. 对新手培训师来说,本书是一部通俗易读的培训指南;对已有一定经验的培训师来说,本书是一部助其进行自我原有知识体系梳理和能力提升的手册。据统计,学完本书所介绍的内容,能让培训师的课程满意率达到95%以上。 3. 本书是一部助其进行自我原有知识体系梳理和能力提升的手册。通过学习本书所阐述的理念和方法,众多知名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逐渐成为培养下属的优秀教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