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身
作者简介
乌尔夫·丹尼尔森(Ulf Danielsson),物理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弦理论和宇宙学方面的专家。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2020年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时常上电视电台节目担任嘉宾,也参加过许多国际辩论。
内容简介
"第1章 一切都是物理 任何事物……人们首先要体验,然后才能总结关于它们的理论。——埃德蒙德·胡塞尔 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生命不是机器,我们的头脑之外没有数学理论规则,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任何事物的仿制品,电脑不能思考,你的意识不是幻象,你的思想由你控制。 我是理论物理学家,以在数学规则的帮助下探索宇宙为生。历史已经证明,数学是一种成功的理论学科,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复杂宇宙。物理学已经验证了,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由受一般法则约束的微小元素构建成的,而宇宙有近一百四十亿年的历史。因为我们陶醉于我们发现的这些数学理念,所以就很容易忽略数学的概念模型跟现实世界的差别。 数学规则没有统治这个宇宙,我们只是用这些规则来阐述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事物,符合数学规则的也符合自然法则。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原子,这些事物都没有受到自然法则约束,自然法则只是我们总结自己对宇宙的认识的方式。自然就是它原本的样子,而我们作为自然界中的有机生命体,试图尽可能了解和认识我们在其中的经历。 认为数学规则统治整个宇宙的观念是基于一种有历史渊源的二元化生存观念,即人类意识高于世界本身。我们幻想着有一个永恒存在的地外世界,控制着地球上的一切物质。虽然科学已经揭示了宇宙的一切,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摆脱从根本上而言宗教化的世界观,我们仍然在使用扰乱我们思维的概念和神话传说形象。物理学是一种探索美好的数学规则的学科,这种规则以独立自主的方式支配着物质。在很多情况下,追求简单和美是取得成功的方法,但却也有其风险,因为并没有什么能保证,宇宙从根本上而言是美的,简单的。 所有这一切都与对超凡灵魂的信仰密不可分。但是,自我植根于身体这一观点肯定是正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没有真实的自我,也就没有数学规则,没有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一切就没有意义。自我本身并不是幻象:它是具体的存在,是物理学一定能够描述的一种物质。在这本书中,我提出一切都是物化的,除了物质,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我们已经差不多了解了这个物质世界具备的能力。考虑到人的生理机能的局限性,现在,很可能有一些关于世界的核心理念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以至于我们甚至无法就这些理念提出问题。这与难以理解的奇异现象无关,而是关于我们所处的和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世界的各个方面。想要知道人的主观体验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活物与死机器之间的差别,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产生的核心理念,这种方法不是从细节上去考虑的,而是关于理论体系的转变的,就像牛顿刚提出力学理论,或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刚产生时一样。这也对我们看待自身的生活方式,对评估我们的生活很重要。" "☆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者乌尔夫·丹尼尔森作为瑞典最领先的科学家之一,在本书中超越了物理世界去寻找了解世界的答案。 ☆ 一本关于我们如何从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科普读物,阐述了宇宙、世界、生命科学视角下对世界本源的认识。 ☆ 译文晓畅通俗,清晰易懂,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