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少儿
原售价: 17.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笠翁对韵(青少彩绘版)
ISBN: 9787537671613
李渔(1611-1679),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他所创作的笔记体散文集《闲情偶寄》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身为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的李渔,于饮食之道也颇有心得,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正是李渔毕生讲求饮食之法的专著,生动地再现了明末清初的乡风食俗以及江南食话。 漫画以《闲情偶寄》“饮馔部”的原文为脚本,刻画了李渔这个热爱生活、聪明勤劳、善良而又略显吝啬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全面展现了江南饮食的风貌。
对于对联来说,平仄的对应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我国古代,语言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而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两部分。古人把上、去、入 三个声调都称为“仄声”。平仄是否对应是一副对联 好与坏的重要评判标准。 清朝时,一个姓戴的举子进京赶考。当他乘船过 江的时候,听见船上的人们都在议论着一个木匠的事 。据说那个木匠曾经替县衙门制造过很多副木枷,没 有想到如今自己犯了法,也戴上了枷锁。当时摇船的 艄公灵机一动,根据此事出了一个上联让大家来对, 那个上联是: 木匠造枷枷木匠 当时大家都没有对出来,等船摇到了岸边后也就 各自散去了。 不久后,那个举子中了进士,得以入选翰林院。 后来,戴翰林因为文字狱而被捕,并最终被判斩刑。 巧的是,行刑时朝廷派了一位同样是翰林的官员 去监斩。戴翰林见了监斩的翰林,忽然想起当年老艄 公出的上联,下联便脱口而出:“翰林监斩斩翰林。 ” 同旁指的是两个汉字的偏旁相同。而将汉字中同 旁的汉字加以排列,使其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叫作 “同旁法”,也叫“偏旁法”。 运用同旁法对句的难点在于要将词语排列得自然 合理,不能牵强,也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显得生 硬而呆板,失去对联的意趣。而使用同旁法的对联一 般有三种情况: 一,全同,即上联和下联使用同一种偏旁。 二,横同,即上联和下联各使用一种偏旁。 三,竖同,即上联和下联对应的字偏旁相同。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这副对联就属于同旁对联中全同的情况。 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望的秀才到一座叫“十佛寺” 的寺庙游玩,由于尽兴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便在 寺中留宿。刚刚睡下不久,隔壁房间里就有一阵说话 的声音把秀才吵醒了,他侧着耳朵仔细一听,原来是 有人在反反复复念着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 十佛寺”。 第二天早上,秀才就去问寺里的僧人:“住在我 隔壁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书生,十天前寄住到寺里, 本来是要到京城去赶考。前几天他想出了一个上联, 但却始终对不出下联。他这几天苦思冥想,不吃不喝 ,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 秀才仔细琢磨着这个上联,发现确实不容易对。 因为上联中不仅嵌入了四个数字:万、干、百、十, 并且这四个数字还是递减关系,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 。 沉思了很久,秀才忽然眼睛一亮,拉着僧人快步 向书生的房间走去。到了房前一听,书生还在念叨着 那个上联。 秀才站在书生的门外,大声地应对道:“一船二 桨四人摇过八仙桥。” 话才出口,书生就从房中冲了出来,拉着秀才的 手惊叹道:“这个下联实在太妙了!下联中不仅也嵌 有四个数字,而且还是递增关系。真是太妙了!” 此后不久,书生的身体就康复了,高高兴兴地上 京赶考去了。P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