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明儒学案(民族文化再觉醒)(精)/经典宝库
ISBN: 9787510873980
吴与弼 明代儒家学术的开端人物,首先当提到的是吴 与弼。 中国儒家学说的起始与传承,可以称得上源远 流长,自从先秦时代的孔子、孟子以来,经历了汉 、唐、宋、元数个朝代千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其中 尤其是到了宋朝,更是出了不少杰出的人物,像周 敦颐、程颢和程颐兄弟、朱熹以及陆象山等人,都 是当时的大儒,深受当时求学者的敬重。这样使得 儒家学说的传承,不但没有因为长期的流传演变而 丧失了活泼的朝气,反而更注入了新血,开创出一 个新兴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一个中国文化发扬开展的生机, 因为宋朝为元朝所灭而活生生地被斩断了。元朝是 当时蒙古族人在汉族人的土地上所建立的朝代,由 于他们本身文化程度低,对于学术思想的提倡与人 才的培养都不怎么重视,因此经过他们长达百年的 统治之后,学术思想就像被一场大雪给封盖了一般 ,人才都逐渐凋零了。一直到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出 来,恢复了汉人的江山之后,儒家学说才又开始像 初生的小草从冰雪覆盖的大地中,悄悄地萌芽抽长 渐渐抬头。而在此大病初愈的时期,第一位复出而 又卓然有成的儒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一开始所提 到的吴与弼。 吴与弼,字子傅,别号康斋,抚州崇仁人(本 章的篇名“崇仁学案”,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明 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吴与弼先生诞生了 。他从小就相貌不凡,颇有气度。十九岁那年,他 去京城探望在朝中做官的父亲,同时跟着父亲的同 事杨文定先生求学。 他从杨先生那里得到一本名叫《伊洛渊源录》 的书,一读之下大为感动,明白圣人虽然了不起, 但只要自己肯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终有同样的一 天。于是立志要追求圣人的大道,从此也不再打算 求功名、做大官了,抛开一切琐事,一个人独居在 一间小阁楼上,每天就与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五经(《诗》《书》《易》 《礼记》《春秋》)和前代大儒的着作为伴,仔细 研读并加以深刻反省,就这样足不出户地度过了两 年的光阴,本来偏于刚忿的气质,从此也有了改善 。 二十一岁那年奉父亲之命,他回家乡成婚,半 路上在过江时遇到大风浪,眼看着船就要翻了,同 船的人都惊慌害怕,只有先生独自一人,衣冠整肃 ,端坐在船舱中,镇定如恒,毫不慌乱。脱离险境 后,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不怕,先生回答道:“大 丈夫处事但求执守正道,至于人生中会遭遇哪些吉 凶祸福,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所以我们不必放在 心上,一切听从上天的安排就是了,不必害怕。” 完婚以后,吴与弼就在家乡种田为生。这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