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论(新校本)/钱穆先生著作

人生十论(新校本)/钱穆先生著作
作者: 钱穆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人生十论(新校本)/钱穆先生著作
ISBN: 9787510838187

作者简介

钱穆(1895.7.30-1990.8.3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内容简介

一 人生三路向 一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 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对精神界向往的最高发展有宗教,对物质界向往 的最高发展有科学。前者偏于情感,后者偏于理智。 若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的话,“宗教是软心肠的 ,科学是硬心肠的”。由于心肠软硬之不同,而所向 往发展的对象也相异了。 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 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 恋爱又是偏情感,软心肠的;而追求财富则是偏理智 ,硬心肠的。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 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 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 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二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 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 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 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 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 ,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 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 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人生意义只在无尽止的过程上,而一切努力又安 排在外面。 外面安排,逐渐形成为一个客体。那个客体,终 至于回向安排它的人生宣布独立了。那客体的独立化 ,便是向外人生之僵化。 人生向外安排成了某个客体,那个客体便回身阻 挡人生之再向前,而且不免要回过头来吞噬人生,而 使之消毁。 西洋有句流行语说“结婚为恋爱之坟墓”,大可 报告我们这一条人生进程之大体段的情形了。 若果恋爱真是一种向外追求,恋爱完成才始有婚 姻。然而婚姻本身便要阻挡恋爱之再向前,更且回头 把恋爱消毁。 故自由恋爱除自由结婚外,又包括着自由离婚。 资本主义的无限制进展,无疑的要促起反资本主 义,即共产主义。 “知识即是权力”,又是西方从古相传的格言。 从新科学里产生新工业,创造新机械。机械本来是充 当人生之奴役的,然而机械终于成为客体化了,于是 机械僵化而向人生宣布独立了,人生转成机械的机械 ,转为机械所奴役。现在是机械役使人生的时代了。 其先从人生发出权力,现在是权力回头来吞噬人 生。由于精神之向外寻求而安排了一位上帝,创立宗 教,完成教会之组织。然而上帝和宗教和教会,也会 对人生翻脸,也会回过身来,阻挡人生,吞噬人生。 禁止人生之再向前,使人生感受到一种压力,而向之 低头屈服。 西方人曾经创建了一个罗马帝国,后来北方蛮族 把它推翻。中古时期又曾创建了一种圆密的宗教与教 会组织,又有文艺复兴的大浪潮把它冲毁。 此后则又赖借科学与工业发明,来创建金圆帝国 和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现在又有人要联合世界上无产 阶级来把这一个体制打倒。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