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星

中国的红星
作者: 编者:林轶青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10
折扣购买: 中国的红星
ISBN: 9787010189574

作者简介

林轶青,抗战时期为国统区一进步作家,该书撰写属于编著形式,作者已过世,身份已无可考,通过该书的写作口吻,初步推断其为同情中共人士。

内容简介

贺龙的灵魂——周逸群 周逸群在红军中是一个有名的要角,他曾经做过红军 第六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鄂西红军学校校长,第二 集团军政治委员,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他 还当选了苏维埃政府的中央委员。他在初期的红军中,地 位很高,朱德、彭德怀、贺龙、黄公略以下,就要数到他 了。曾经称霸洪湖的段德昌,和一度雄踞川北的徐向前, 当时还都是他的部下。但现在红军的首领中已再没有周逸 群的名字了,周逸群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已经死了。 周逸群原籍是湖南益阳,曾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肄业 ,和毛泽东同学,那时他的思想就很受毛泽东的影响。毛 泽东在湖南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逸群首先参加①, 但直到民国十五年,他在湖南共党中还没有任何地位。他 于十三年下半年到广东,后来考入了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 ,那时候他早已加入共党②,不过未露头角。在黄埔第二 期同学中,他和余洒度、杨引之等同称活动份子,论能力 学识,他也和余杨两人不相上下,但他的风头却比余杨两 人健得多。 当时正是容共时代,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极为活动, 周逸群是属于共产派的健将,共产派在校外有一个团体, 名为“青年军人联合会”,是共产党吸收群众的外国团体 ,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机关杂志“中国军人”,最初就是由 周逸群主编。周最初在共产党内本无何种地位,自办青年 军人联合会后,就成为黄埔方面的重要份子了。 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毕业以后,曾有一短时期,专在青 年军人联合会工作③,但不久即入政治训练部工作。其时 军队政治训练尚未普遍推行,除黄埔军校外,仅第一军有 政治部。当时政治工作之最高机关为军事委员会之政治训 练部,主任为陈公博,部中重要职员全属共党,如秘书长 为共党张其雄,而周则任宣传科科长,其阶级虽仅属中校 ,但以毕业不久之军校学生即能得中校阶级,在黄埔第二 期同学中,周已为阶级最高之~人矣。在国民党清党反共 以前,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几全为共产党一手包办,主要 人物固属周恩来,而张其雄周逸群,实为周恩来手下最得 力的两条膀臂。张周两人在政治训练部内广植党羽,使政 治工作为之全部赤化。 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军委会之政治训练部取 消,改为总司令部政治部,由邓演达任主任,宣传科长改 由郭沫若担任,张周两人遂亦均脱离政治训练部。张其雄 由刘文岛(任命)为第八军政治部秘书(长),未几又升 为副主任,且兼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至于周逸群 ,则奉共党秘密命令,于北伐军克复长沙以前,即已秘密 入湘,在湘西工作,运动当地杂色军队与土匪,而与贺龙 之联络尤为成功。 及革命军底定湖南,湘西之杂色军队均告归诚,贺龙 所部改编为第九军第一师,由贺任师长,共党以周联络贺 龙有功,乃命周为贺师之政治主任,周乃朝夕追随贺龙, 向之灌轮唯物史观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新知识。贺龙虽为一 政治水准极低之绿林豪杰,但天资亦颇聪慧,在周之政治 训练下,受其影响颇深。其后贺之加入共党①,参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