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起飞实验--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78)

中国的经济起飞实验--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78)
作者: 马泉山|责编:张林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118.50
折扣购买: 中国的经济起飞实验--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78)
ISBN: 978752032283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展开正文以前,有 必要就引入的经济起飞概 念有一个交代,同时说明 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 这一概念的。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经 济飞跃现象与罗斯托的经 济起飞概念 一 人类经济社会固有 的飞跃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也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与改 造自然的历史。人在同自 然界的斗争中,总是结成 一定的生产关系,又总是 力图用较少的劳动获取较 多的收获,或者用同样多 的付出谋求更大的成果。 历史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的出现,或者新型劳动组 织形式的诞生;人类认识 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每一次 重大发现或一项重要生产 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 都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 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促使 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 增加远胜过以往。例如, 远古的几次社会大分工, 最初历法的出现对农业耕 作技术进步的意义,铁犁 的发明及深耕法的推广, 手工纺车与织机的制作成 功与普遍采用,甚至大规 模集合劳动方式的应用, 都具有这样的作用。在中 国的历史长河中,在繁荣 经济、抵御自然灾害中发 挥了巨大作用的南北大运 河,以及都江堰等伟大水 利工程的修建,应该说, 都是大规模集合劳动的成 果。没有这种“集合劳动” 方式,在古代要兴修这些 工程是不可想象的。社会 生产的每一次重大进步, 无不是一种质的飞跃现象 。只不过在漫长的古代社 会里,这种情况并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