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国殇(第8部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ISBN: 9787512619692
施原,大学理工科教育背景。上海土著。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块资深写手。 已出版《国殇(第四部)——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一、日本投降 1.1945年的何应钦与冈村宁次 1945年春,中国军队拟订了“白培计划”,准备全面反攻侵华日军。白培计划以收复广西为起点,然后全面向日军发起进攻,收复全部沦陷区。为此,中国战区总司令部的具体部署是: 1.任命参谋总长何应钦上将兼任全国陆军总司令。 2.除全国已有的各战区司令部、郑洞国缅甸远征军新一军、重庆卫戍部队及军委直属部队外,另外组建一支直接由陆军总司令指挥的部队。这支部队由新形成的四个方面军、陆军总司令部直辖部队及杜聿明的昆明防守司令部联合组成。新组建的四个方面军司令是: 第一方面军司令卢汉,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第三方面军司令汤恩伯,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 3.建立全国总动员机制,以“一寸国土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为动员口号,号召青年学生暂时放下书本,参加部队,完成光复国土之大业。在全国有关省份成立了9个师,且在各师之前,冠名“青年军”。 4.何应钦指挥的这支军队共有21个机动野战军。此时,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空运到中国大后方,其数量足够武装30几个中国陆军师。国民政府决定将这批武器装备,首先武装其中12个军,它们是:第2军、第5军、第6军、第8军、第13军、第18军、第53军、第54军、第71军、第73军、第74军、第94军,总共35个师,以增强正面战场反攻力量。 正在此时,日军开始全面退缩,抽调兵力保护运输通道和加强日本本土防卫。倭京大本营为隐匿此意图,掩盖他们进行战略撤退与转移的事实,决定继续玩弄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的手段进行欺骗。他们同意冈村宁次先发动袭击老河口机场和芷江机场的作战,目的是迫使中国军队退回防守。但日军的目的没有得逞,特别围绕芷江机场周边的湘西会战,日军惨败。国军趁势在广西全境发起攻势。显然,此时中国军队经八年抗战的磨练,已经成熟,拥有的飞机和武器装备也明显优于日军,在取得制空权的条件下,用新装备武装的中国军队必然进入攻势。何应钦受湘西会战胜利的鼓舞,他想再打几个大仗,一洗抗战八年来国军连遭败仗的耻辱,也洗刷当年自己因参与签订《何梅协定》等屈辱条约而留下的臭名。 十年前,何应钦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日军利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之后,他们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日本人为了扩大侵略,把魔掌伸向中国华北地区。这当中,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土肥原贤二、酒井隆、高桥坦尤其穷凶极恶。其中,酒井隆、高桥坦的丑恶行径更是令何应钦终身难忘。因当年军事实力的悬殊,何应钦同意签订那些屈辱条约实在是出于不得已。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经历,他不堪回首。与他相关的国耻,一直压在自己的心头。每每想起这个流氓酒井隆,何应钦依然感到阵阵恶心。 给自己耻辱的酒井隆、高桥坦此时正在华北继续从事罪恶活动,何应钦感到,清算其罪行的一天就要到了。 大反攻的仗从收复广西打起。何应钦盼望着,在最后胜利之前能多打几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他指挥6个军14个师,进攻广西日军笠原幸雄的第ll军。5月初,何应钦直辖的汤恩伯第三方面军向日军第13师团发起攻击,21日收复河池。接着的目标是柳州、南宁、桂林。此时,由于日军采取了收缩战略,日军第11军的第3、13师团一路向江西南昌撤退。因此,何应钦以一场小规模遭遇战,完成了抢占柳州的作战。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搬进柳州。 随后,何应钦几乎是兵不血刃地一鼓作气收复了南宁、桂林、全州等南方重镇。8月17日收复广西全境,没有遭遇规模战争。这样,何应钦虽然收复了广西全境。但打大战的目的没有实现。接着,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原定在7月份出动40万大军反攻广州的大决战也取消了。因为此时,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仗用不着再打了。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明确指出:三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将在所有联合国家支援下,继续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并警告日本政府,如果不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即将像德国一样迅速完全毁灭。公告要求战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清除侵略的罪魁祸首并严厉制裁战犯;消除阻止日本民主趋势之复兴和增强的一切障碍;取消日本的军事工业。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规定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岛、北海道岛、九州岛、四国岛及其他小岛之内,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占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归还中国,将日本从被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一切领土上驱逐出去,并确定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对日本的指定地点实施占领,一旦达到本公告提出的各项目标并建立了能表达日本人民的意志、倾向和平的民主政府,同盟国便当即撤走全部占领军。 《波茨坦公告》使日本陷入绝望,倭京闹成一团,政变传闻不断,日本军国主义末日来临。 《国殇(第8部审判日伪战犯纪实)》由施原著,本书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远东地区的南京、上海和日本东京对日本战犯和本国汉奸进行了审判。 我们或许还感到美中不足,感到遗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他们的许多罪恶,没有被彻底清算。还因为许多原因,相当数量的日本战犯,他们本应受到正义的审判,结果却漏网了。有些该从重处罚,结果被轻判了。但,这不是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的过错。应该说,远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和汉奸的审判是正义的,是公正的。审判中受刑处的罪犯个个都是罪有应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大审判为国际社会明确了这样一个观念: 侵略是人类**的罪行,是一切战争罪行的总和与根源。 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 对此,我们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