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
《2018中国年度短篇小说》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编辑部选编。 《小说选刊》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大型文学选刊。1980年,为新***个文学奖——全国**中短篇小说奖提供备选篇目而创办。茅盾先生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披沙拣金,功归无名英雄;名标金榜,尽是后起之秀。” 39年来,《小说选刊》已成长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被誉作“中国文坛风向标” “文学新秀鉴定书” “书架上的全家读物”。 在编选中,《小说选刊》编辑部全体同仁殚精竭虑,分头举荐佳作然后集中研究讨论,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文学本体的忠诚,对创作新变的思考,*终择定了入选篇目。这些小说汇聚了多个代际作家的作品,艺术风格多元,兼容并蓄,关注历史也关注现实,*关注未来,追求复杂性和时代性,能够呈现出人物的命运感和现实感,在短短的篇幅中拓展出人物的精神疆域,可以代表2018年中国短篇小说的成就和活力,反映2018年中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整体面貌,体现中国短篇小说创作队伍的梯队状态。
内容简介
四月里的**,宋万和杜迁早早起身,往半山 腰走去。 他们昨晚就约好,**一起过来赏花。 半山腰原本是一处树林,野*遍地,树木茂盛 且莫名其妙。宋万和杜迁很早就开始打理这一片地 ,让浓密的树林*浓密,混乱的小路*混乱,也让 一些地方显得整齐。 宋万和杜迁,本事小,口才差,胆气弱,眼神 暗,因此他们打理这一块田地,在别人看来是无害 的。这块田地因为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甚至具备 了一些后花园的特质,充满了世俗生活的光泽。如 果再有三五个妙龄少女在其中徜徉,击鼓吹箫,其 他的兄弟大概都会赖着不走了。 好在这里只有宋万和杜迁,朱贵一直在酒店里 把玩盆栽,只有需要接枝或者挖土时才来这儿一趟 。 四月的清晨令人心神**,宋万和杜迁像两位 老农一样在花丛中树林间缓步走着。他们先是仔细 看了看外围的一大圈老杏树和楸树,确实茂密,让 清晨的阳光只剩下细碎的影子。再往里走,是他们 亲手种下的槐树、流苏和青檀,高高矮矮的,彼此 混杂,色泽丰富而养眼。 “槐花开的时候,很好看。”宋万说。 杜迁附和说:“是啊,槐花很好看。” 两个人无话可说,看着原本就长得很高的几棵 榆树、泡桐和栗树。这些树仿佛生来就这么高大, 而后又随风飘零,扎根在此。反正,他们没有看到 这些树是如何长大的,**次见到这些树的时候它 们已经挺拔而茂密了。栗子花倒是见过几次。 “今年秋天,可以打一些栗子给朱贵兄弟下酒 。”宋万说。 “可惜这林子里没有野味,整个山上也不多了 。”杜迁附和一句。 他们继续往树林里走,几棵柳树和成排的水杉 在他们眼里出现又后退,像大街上的陌生人,像来 了又走开的兄弟。树林中间有一片小小的池塘,水 是活水,从山头流下来,在这里盘旋淤积,从看不 见的缝隙里流向山下。沿着这个小水塘,宋万种下 了很多的茶树,希望每年春天能喝上一杯苦茶。茶 树难伺候,开花不积极,宋万随后又种了很多的萱 *,还有海棠、蔷薇和玫瑰,在水边种了很多芙蓉 ,在水里种了几株莲花。为了这些花花**,宋万 原本纤细的身材*细*弱了,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 笑容和花香。 杜迁不爱花,但也不反对,在花与花的间隙里 种下了他*爱吃的大蒜、朝天椒和马齿苋,常常一 边在水边垂钓一边默默注视着这些菜的长势,似乎 ,他的目光可以施肥。 一阵微风吹过,两个人都有些沉醉,不肯离去 。 二十多年来,漓江版年度短篇小说积累了大批的忠实读者,他们是该书的固定消费群体。本年度的佳作选,在巩固以往固定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再配合网络及地面媒体的集中宣传,开拓新的读者群体,有望创造*好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