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神
作者简介
保罗·巴奇加卢皮:美国科幻界备受瞩目的作家,横扫包括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他的作品因引人思考的主题、生动的世界构建和引人入胜的角色而广受盛赞,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此部“血与锈”经典科幻系列,包括《海洋之神》《淹没之城》《图尔之战》三部作品。作者以极具张力的想象,带我们沉浸于环境资源剧变的未来世界,又不乏人文关怀和现实视角,探讨人类共同的抉择。在科幻的包裹中,让我们得以一窥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气候危机、基因工程等问题。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魔鬼之子 内勒艰难地爬过一条维修管道,用力拉扯里面的一根铜线。铜线越来越松动,终于被拽了下来。年头久远的石棉纤维和分解成粉末的老鼠屎也随之腾起,弥漫在他周围的空气中。他再次费力地往管道深处爬去,同时努力从 U 形铝钉下拽下更多铜线。U 形铝钉纷纷掉落,弹在狭窄的金属通道内壁上,叮当作响,仿佛人们祭祀拾荒之神时投掷硬币的动静。内勒急切地跟着这声响向前摸索,追寻那些暗淡的光点,然后把它们通通收到腰上的一个皮袋里。他再次拉扯铜线,这回他扯下了一截一米长的宝贵铜线,一团灰尘顿时包围了他。内勒额头上抹的 LED 磷光涂料发出幽幽的绿光,照亮了占据他整个视野的维修管道。混合着尘垢的汗水刺激着他的双眼,几乎要沿着他的过滤面罩的边缘流下来。 他抬起疤痕累累的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绕开 LED 涂料,将腥咸的、如小溪般淌下来的汗水抹去。涂料让他的额头痒得要命,不 过,他知道,在一片漆黑中他是不可能爬出这迷宫一样的管道的,所以他只有忍了这瘙痒,再次确认自己的位置。在他前方,数根锈蚀的管道消失在黑暗中。这些钢管道和铁管道都是重工的活儿。内勒只用管那些轻巧的东西,比如铜线、铝和钢夹,都是可以装进袋子或拽出管道、交给等在外面的轻工同事的东西。 内勒转身继续沿着维修管道往前爬,但不小心脑袋撞上了管道的顶。碰撞产生的巨大声响久久回荡在管道中,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正待在基督教会的一口钟里。灰尘扑簌簌地落进他的头发里。尽管戴着过滤面罩,他还是咳嗽起来,因为面罩边缘密封不严,终究还是有细细的灰尘漏进来。他打了一个喷嚏,紧接着又打了一个喷嚏,眼中顿时泪汪汪的。他抬起面罩,抹了把脸,然后又把它扣回到口鼻处,但愿这次能贴合好,但他知道希望不大。 这面罩是他爸爸留给他的,戴上不但让他脸上发痒,而且因为大小不合适,从来都密封不好,可这毕竟是内勒唯一的面罩。面罩一侧印着一行褪色的文字:使用 40 小时后请丢弃。但是内勒没有可替换的,别人更是一个面罩都没有。他能拥有一个面罩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尽管其中的微纤维已经因为在海水中的反复洗涤打绺儿了。他每次清洗面罩,女工友斯洛特都会拿他打趣,问他干吗还要找这个麻烦。戴面罩只能让本就糟糕的管道工作变得更热、更难受。“这样做毫无益处。”她说。有时候,他觉得她说得对。但是皮玛的妈妈曾告诫他和皮玛,无论如何都要戴着面罩工作。况且他在海里洗面罩的时候的确在过滤器里发现了不少黑色的污垢,这说明戴面罩有用。皮玛的妈妈说过,要不是面罩,这些污垢就进到他肺里了,所以他才始终戴着它,尽管每次透过这些被他的气息浸润过的细密纤维呼吸潮湿的热带空气,他都感到窒息般的憋闷。管道中传来一个声音,“你拿到铜线了吗?”是斯洛特,她就在外面等着呢。“快好了!”内勒又努力往管道深处爬了几步,扯下更多铝钉,急急将更多铜线拽了下来。他还没爬到管道尽头,不过现在他得到的已经够了。于是,他用轻工刀刀背上的锯齿将线割断。“好了!”他大喊。斯洛特也大声回应道:“明白!”接着,那条铜线猛地被抽离了他身边,蜿蜒地穿过狭窄的管道,随之腾起一路烟尘。在错综复杂的管道之外,斯洛特正用曲柄转动着卷筒,像从一碗陈记汤面中吸溜出一根米线似的将铜线盘绕起来。她皮肤上闪着亮晶晶的汗水,一头金发湿漉漉地紧贴在脸上。内勒拿起轻工刀,将巴皮的轻工标记刻在了他刚刚割断铜线的地方。这个标记和内勒两颊上旋涡状的文身类似,这就是他的劳工标记,标志着他是巴皮手下的拆船工。内勒捏出一小撮粉末涂料,往上面吐了口唾沫,在手心里将粉末和唾液混在一起,然后将其抹在那标记上。现在,就算隔着一段距离,人们也能看到他刚才潦草画上去的标记闪闪发光。他用一根手指头和剩下的涂料在那标记下面写了一串之前记住的数字符号:LC57-1844。这是巴皮的许可代码。虽说目前还没人跟他们抢这片地盘,但标明势力范围总是明智之举。 内勒收好剩下的铝钉,手脚并用,急匆匆地沿原路退回,小心绕过金属管道中无法支撑他重量的地方,同时还警惕地听着他爬行时搞出的叮叮当当的动静,以便及时发现管道要散架的迹象。借着他前额的磷光涂料发出的微弱光线,他看到铜线刚刚积着灰尘的管壁上在划过的痕迹。他经过一具具老鼠的干尸和鼠穴。就算在这里,在这艘有年头的油轮深处也有老鼠,不过这些老鼠很久以前就死了。爬到前面,他又看到了更多小的骸骨,应该是猫和鸟的。空气中到处飞扬着羽毛和纤细的绒毛。这里已经和外面的世界很近了,管道成了各种迷路的生物的坟场。 前方闪现出一缕阳光,明亮而耀眼。内勒朝着阳光爬去,眯着眼想:生命神教所谓的“重生”恐怕就是如此吧——就是向着纯净而强烈的阳光爬去的感觉。然后,他终于爬出了管道,来到了被晒得发烫的钢甲板上。他扯下面罩,急喘了几口气。沐浴在明亮的热带阳光和腥咸的海风中,他环顾四周,看到一群群男女聚在这艘破旧的油船上的各处,正努力将它拆散;耳畔尽是一把把长柄大锤敲击在铁板上的巨大声响。这些重工用乙炔割炬将铁板切割开。这些铁板像棕榈叶一样从船身两侧剥离,随着海浪冲上沙滩,插在沙子下面。沙滩上有更多工人将乘浪而来的船体部件拖走。\" \" ★ 一套由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大奖科幻小说,借助AI生图技术演绎真实且富有意境的科幻场景,为读者呈现震撼人心的视觉与文学盛宴,亲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和未来的可能性。 ★ 美国科幻大师保罗?巴奇加卢比“生态末世”三部曲重磅集结,横扫各项科幻文学大奖的诚意之作!本书斩获2011年迈克尔·普林兹文学奖金奖、2010年轨迹奖最佳青少年科幻小说、2011年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最佳小说,并入围201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重磅奖项。 ★ 一套来自“未来”的警醒之作,三段自我救赎的希望之旅:意料之外的逃亡之路,战火中不离不弃的友谊联盟,寻找自我和归属的正义之战;在资源枯竭的末世,他们的命运在生存的边缘起舞,让我们从未来看见现在的光。 ★ 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交织,在追逐精彩故事情节的同时,别忘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