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史(从石器时代到超级强权的崛起插图修订第3版)
作者简介
马昕,武汉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曾供职于中华书局,现为自由译者及编辑。 李忠晋,1951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历史学硕士,专攻日本近代史。曾任报社编译11年,目前为自由译者,从事英文、日文图书翻译。 肯尼斯·韩歇尔(Kenneth G. Henshall),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日本研究所教授,从事日本研究三十余年。于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专攻日本文学,获一等名誉硕士学位,又在悉尼大学获日本现代文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并曾在日本多所大学担任研究员。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把日本介绍给更广大的读者。 叶渭渠,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院大学、京都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及横滨市立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叶渭渠著作集》(三卷:《日本文化通史》《日本小说史》《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化史》(图文本)、《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与唐月梅合著《日本文学史》(全四卷六册)、《日本人的美意识》等以及随笔集《樱园拾叶》《扶桑掇琐》《雪国的诱惑》《周游织梦》等四卷。译有川端康成的《雪国》等系列小说、散文约200万字,与唐月梅合译有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学史序说》、山崎丰子的《浮华世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等。主编名作家集20套,共约150卷。
内容简介
日本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日本领土不及 地球陆地的1/300,然而在经济高度增长的20世纪80 年代,它却具有占全球经济1/6的实力,并且是世界 第三经济体。很少有家庭或办公室不依赖日本的科技 产品;日本车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随处可见。尽管所 谓“日本式管理”最近出现了问题,但许多西方与亚 洲的经理们仍尝试用“日本方法”做事;日本外援支 撑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世界各地的项目开发者 寻求日本的投资;旅行社将大量出国旅行的富裕日本 人作为发展对象;在西方国家的民意调查中,日本被 列为人们最想观光的国家之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 作为世界舞台的重要演员,日本缺席任何重要的 国际论坛都是不可想象的。现代世界史不能不用大量 篇幅来叙述日本。 然而,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日本曾一度接近灭亡 。日本是唯一受到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日本的许多敌国认为,为了全人类的安全必 须消灭大和民族;甚至像美国罗斯福总统等人道主义 者,似乎也认为这样的“灭种”可能对全人类是有益 的。 结果,日本人幸存了下来。日本不但没被消灭, 现在还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日本不但没有被迫 混种,而且仍旧是全球最纯的单一种族国家。 日本走上世界舞台的过程是戏剧性的。从仅仅 150年前的稻田与封建诸侯之地,日本迅速成为帝国 主义列强中的竞争者,成为影响世界秩序的一个军事 威胁,然后在危机过后,成为经济强权国家。在许多 西洋人眼中,19世纪的日本是一个充满异国风味之地 :戴苦力帽的种稻农夫、洋娃娃似的艺伎、可笑的矮 人对外国人的模仿。这样的形象随后转变成愚蠢效忠 天皇的残酷军阀与狂热的武士士兵。战后这一形象又 有了变化,无情的资本家驱使奴隶似的工人以征服世 界,并且成功了。对于许多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与 韩国人,从前的“倭地”不再是落后的学生。学生转 而变成严厉的教师——一个邪恶的、贪婪的教师。虽 然亚洲人尊敬日本的经济成就,但大多数亚洲人仍然 不能原谅战前、战时日本在他们土地上的作为。 并非所有形象都是负面的。20世纪初,日本因为 战胜清朝与俄国受到西方国家尊敬,并被某些列强视 为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因为迅速从废 墟中重建国家受到世人的钦佩。“经济奇迹”很快成 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学者研究日本教育制度、政治组 织,尤其是企业管理方法,试图找出日本成功的关键 原因。在亚洲人眼中,一方面,日本的形象是战时的 强奸、抢掠及谋杀;另一方面,人们也承认,从获得 世人尊敬的角度来看,日本至少已把亚洲放在地图上 了,这改变了西方的傲慢态度。许多亚洲国家公开以 日本经济为榜样加以模仿,尽管其中有些陷阱。有些 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则极力推崇日本。 即使由于经济衰退与管理方法的缺陷,世纪之交 的日本已略微失势,然而很明显,日本目前的形象及 其对世界的影响本质上仍然是经济的,尽管最近几年 它也自称是技术和文化大国。事实上,日本牺牲生活 品质及其他方面,把焦点放在经济增长上,长久以来 受到世人的批评。但是,沉迷于经济事务的形象至少 比穷兵黩武的形象要来得好。 要了解日本如何成为经济大国,只检视其经济发 展是不够的。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因此本书以适当 的篇幅加以叙述。然而,日本战后致力于成为经济霸 权与日本战前努力达成军事霸权不能分开,也不能与 19世纪“明治维新”努力实现现代化并成为帝国主义 国家一事分开,甚至不能与古代日本希望被视为文明 国家的野心分开。我们必须从广泛角度来考虑日本的 历史进程。 国家的历史进程大多基于机遇与形势。古代中国 人与朝鲜人未认真看待日本,因而没联合起来占领日 本,13世纪的蒙古军队入侵日本列岛失败,这些对日 本来说应该是比较走运的。16世纪,日本又再度碰到 好运,当时的欧洲列强对开发新大陆比对日本更有兴 趣,这多赖于哥伦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