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魂育人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培育/西政文库](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807/11/20240807115127354.jpg)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84.00
折扣购买: 新时代铸魂育人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培育/西政文库
ISBN: 9787100230353
邓斌,男,汉族,1969年9月生,四川富顺人,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重庆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担任国家一流专业、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重大课题7项,3次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这个社会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重视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张岱年认为,所谓民族精神是指“过去的人们作为生活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为多数的先民所信奉,能够激励人心,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思想导向和客观要求,是体现全社会价值共识的一项重要工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是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性根源,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底蕴与思想载体。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习近平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要认知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认同并了解我们的传统,要认同我们的传统,就必须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需要回归到伟大而深沉的中国历史传统当中,从中国古代人的思想世界中寻找符合时代要求与民族精神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培育是一个既“向前看”,又“往回看”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理研究和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