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现象(曾仕强谈中国式经营)

胡雪岩现象(曾仕强谈中国式经营)
作者: 曾仕强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46.80
折扣价: 28.10
折扣购买: 胡雪岩现象(曾仕强谈中国式经营)
ISBN: 9787500866985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1)胡雪岩跑街回到钱庄,为什么先躲在一旁 ,而不直接走进人群中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一般人的习惯是不动脑筋,也不搞清楚当时的情 况,便采取立即反应的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介 入,表示自己聪明,反应快;热心,一下子就闯进来 。 这种人是鲁莽而且不负责任,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我们虚拟一下,胡雪岩跑街回到钱庄,看见有很多 军人,还有一位军官拿出刀来,在那里大声吆喝。雪 岩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快步跑进去,结果会怎么样? 可能愈帮愈忙,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对不对? 胡雪岩并没有这样做,他按照中国人慎势的法则 ,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了再说,做不对 再来后悔。他十分谨慎,先不声不响地躲在一旁,看 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官兵闯入柜台,芮司库受到军 官威胁的时候,雪岩还没有动作。因为他不是站在那 里发呆,他是利用这十分短暂的时间充分思考该怎么 办?中国人主张谋定而后动,一方面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方面等到准备充分,才发生行动,以求立于不败 之地。雪岩还没有筹谋妥当,芮司库已被击倒,他的 女儿芮瑾一声喊叫,把雪岩喊出来,眼见时机紧急, 不能再拖,不得不就此时此地寻找出合理的决策。他 挺身而出,叫柳成祥、谭则云把银子借给官兵。他的 真正动机是为了钱庄,还是为了芮瑾,我们大可不必 去管它。只看他由缓而急的参与过程,十分合乎自然 的规律。凡事充分思考,然后当机立断,是一种良好 的反应。 (2)谭则云、柳成祥两人的反应,合乎危机处 理的原则吗?就管理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合理? 中国人喜欢讲一句听起来很奇怪,但是非常有道 理的话:对,没有用。则云和成祥,职责所在,当然 应该全力维护银子的安全,两人的反应很对,但是对 解决问题来说,完全没有用。可见尽忠职守也不能解 决问题。那么,到后面去把老板请出来,让他去挡, 看看老板平日威风凛凛,会不会对军人也同样地毫不 畏惧?这种存心考验老板,让老板难过的态度当然也 不对。 则云和成祥,如果具有危机意识,至少应该做到 三点: 第一,事先预测,外面风声吃紧,好像要打仗了 。赶快减少库存银票,把一部分存到更隐秘、更安全 的地方,银库里只保存少量的银票,随时可以打开, 总共只有这一点,要借请便。现在夜间开店的大多采 取这种办法。 第二,军人要借银子,先开口说好,再想办法推 脱。总比一下子拒绝,惹得军官发火要好得多。中国 人说好,含有不好的意思;说不好,含有好的意思。 既然随时可以改变,为什么不先说好,然后摸清楚左 宗棠的治军之道,以及王有龄的保证,再做定夺呢? 第三,军人的习性和一般人应该有所区隔,不可 以按照对一般人的方式来对待。就管理的角度来看, 则云和成祥两人都属于守规矩有余而应变力不足的执 行者,缺乏随机应变的训练,以至于事到临头,都不 知所措。 雪岩的决定,不管是对或不对,至少可以保住性 命的安全。只有先稳住局面,再从长计议,才有可能 化险为夷。 (3)胡雪岩说有事自己愿意承担,他承担得了 吗?老板喜欢这种干部吗?干部为什么常常如此表现 ? 很显然地,胡雪岩承担不了。当老板的人,最不 喜欢随便开口要承担责任的干部。他们比较喜欢发生 事情,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的人。偏偏干部很喜欢讲 这样的话,使得老板又好气又好笑,觉得十分为难。 胡雪岩讲这种话,他并不是说好听的,而且真的敢作 敢当。但是任老板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开革掉。我们 从任老板对待同事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知人 善任的好老板。他说话刻薄,根本看不起自己的干部 。胡雪岩认为如果老板不认账,他愿意想办法把银子 还上,但是在任老板的眼中,雪岩不过是一个臭跑街 的,两千两银子够雪岩一家人过几十年。他把雪岩的 越权,看成吃里爬外的行为,当然不能够容忍。 一个老板的职位愈高,对越权的行为愈加害怕。 职位愈低,对失责的行为愈看得严重。部属常常觉得 奇怪,上司为什么对越权那么重视,对失责却比较容 易原谅。这是因为部属没有尝过权力的滋味,当然不 了解越权的可怕;老板知道责任部属根本担当不起, 所以很不喜欢这样的部属。 (4)为什么钱庄出事情,任老板反而躲起来? 事后又为什么生雪岩的气?甚至用越权来开革雪岩? 很多人认为像任老板这样,有事时躲得很快,事 后又出来乱发脾气,实在太可恶。存这种感觉的人, 自己一定没有当过老板,而且不了解老板的心意。但 是,我们也会怀疑,有朝一日,他自己当上老板,也 很可能表现出同样的情况。这种案例太多,多到我们 不能不这样怀疑。 想想看,老板碰到紧要关头就马上挺身而出,他 能有几条命呢?军官一看老板出现,可能放过他吗? 如果芮司库不在,说不定任老板就死了。但是,老板 躲在里面,并不是像任老板所说的,躲兵荒马乱,躲 官兵勒索银子。而应该赶快动脑筋想办法。搞清楚状 况的时候,当机立断,跑出来解决问题。万一想不出 办法,像任老板这样,等到官兵走后,也应该合理地 善后。一方面要厚葬芮司库,因公致死,给予抚恤。 一方面要怒骂雪岩,指责他擅做主张,避免以后大家 有样学样。可是骂归骂,生气归生气,但不能把雪岩 辞退。因为幸亏有他越权,事态才没有闹得更大。店 员接受顾客的杀价,老板一定要骂,也一定要接受。 这样边骂边接受的行为,很常见到。骂是吓阻未来, 接受是面对事实。两边兼顾,才合乎正道。雪岩承受 越权的后果,一方面说要自行负责,一方面跪求任老 板把他留下来,继续给他机会,他才能够想办法还钱 ,一点也不矛盾。如果求也不求,说不干就不干,那 才是完全没有责任感的人。心目中没有家人的存在, 也没有老板的存在,只顾自己的面子和立场。 (5)胡雪岩失业后到茶馆喝茶,受倒茶小弟的 气。他为的是什么? 胡雪岩如果为了消磨时间,坐在那里穷喝茶,无 所事事;或者逢人就诉苦,见了熟人就埋怨任老板, 因而受倒茶小弟的气,那是活该,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雪岩不是这样,他人闲心不闲,想在茶馆听出一些 有利的信息。他在收集情报,深入市场调查,从事民 意测验,希望找出一条生路。由于这种积极的态度, 受倒茶小弟的气,他自己也不觉得委屈,反过来还挖 苦小弟,干什么也不要从事这种行业。如果怕受气, 不愿意看人家的脸色,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见人 。请问,这种人还有出息吗? 古人说,得意的时候不能骄傲,因为每骄必败。 许多人只得意一时,很快就败下来,都是由于骄傲的 缘故。失意时千万不可丧志,一旦对自己失去信心, 丧失了志气,那就永无东山再起的希望。很高兴的时 候,应该想想自己也有失意的时候,这时候务必格外 小心,以免再度陷入低潮。很失意的时候,也要想想 自己的风光事情,给自己一些信心,也给自己一些欢 乐,来减弱眼前的悲情。调节得宜,才叫做修养良好 。胡雪岩认为失业不过是一阵子的事情,总有一天, 他会赚钱养活家人,他会当上掌柜的。就凭这一点信 心,这一股勇气,穷得连买茶叶的钱都没有,满脑子 还是要做生意。就凭这股力量,会给他带来无比的希 望。 (6)柳成祥对任老板的感觉,为什么变得那么 坏? 成祥是个老实人,本来规规矩矩,安分守己在仁 德钱庄做事。对任老板的观感也不错,认为老板本来 就是这个样子,也应该是这种样子。官兵来借钱的时 候,他按照规矩,依照规定加以拒绝,尽力维护金库 的安全。 任老板辞退雪岩以后,并没有增加新人。把雪岩 的跑街工作交给成祥。跑街站柜一把抓,增加了许多 事情。成祥心想,老板可真会省钱,一句找不到可信 任的人,就省下一个人的工钱。自己固然成了大红人 ,可是也累得经常精疲力竭。这时候想起雪岩累死累 活地为钱庄工作,就为了救人要紧,擅自做主张借出 两千两银子,任老板完全不念平日的辛劳,说翻脸就 翻脸,岂不是一点儿也不讲仁义?因此对任老板的印 象有了大大的改变。原本忠心耿耿,现在也变成了一 有好的差事就“跳槽”。当老板的人,应该记住:对 死人厚待,是做给活人看的,而对犯错的同仁宽厚, 是留下其他人员的最好诱因。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