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解惑三书

朱光潜解惑三书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49.40
折扣价: 88.20
折扣购买: 朱光潜解惑三书
ISBN: 9787559661005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知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他是中国学者中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人,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散文兼具文学韵致与哲学思辨,通俗晓畅、亲切随和,文笔又流利畅达,在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中风格独树一帜,可谓“头头是道,如行云流水”。

内容简介

?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 ?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 ? 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 ? 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 ?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 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 ? 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 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功夫。 ? 世间可学习可追问的事理甚多,知识技能须学问,品格修养也还须学问;读书人须学问,农工商兵也还须学问,各行有各行的“行径”。 ? 读书不过是学问的方法之一种,它当然很重要,却并非唯一的。 ? 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锐敏,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 ? 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向坏的方面走。 ?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学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 ? 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这两点本是天经地义。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 ? 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 ? 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谋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 ? 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 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 世间决没有自身无兴趣的学问,人感觉不到兴趣,只由于人的愚昧或懒惰。 ? 一般学子有两种通弊。一种是聪明人所尝犯着的,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思考力而忽略前人的成就。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另外一种通弊是资质较钝而肯用功的人所常犯的。他们一味读死书,古人所说的无论正确不正确,都不分皂白地接受过来,吟咏赞叹,自己毫不用思考求融会贯通,更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自己去求新发现,这是学而不思,孔子对于这种办法所下的评语是“罔”,意思就是说无用。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一般人谈话写文章(尤其是写语体文),都咕咕喽喽地滚将下去,管他什么声音节奏! ? 用外国文语句构造法来运用中文,用不得当,就像用外国话腔调说中国话一样滑稽可笑。 ? 说来说去,做人只有两桩难事,一是如何对付他人,一是如何对付自己。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对于自己是天生成的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 ? 我们像蚕一样,作茧自缚,而这茧就是自己对于自己所错认出来的幻象。 ? 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多见。 ? 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作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见天边愈远。 ? 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 你如果不盲目,看得见世界的博大,也看得见世界的精微,你想一想,世间哪里有临到你可凭以骄傲的? ? 说话作文,都要一时兴到,随感随发。预定货品,限期点交,不是我的能力所做得到的事。 ? 一切烦闷都起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真正的自信力要有自知力做基础。 ? 一般青年不患不能自信,而患不能自知;不患没有志向,而患把妄想误认为志向;不患志向不能远大,而患不“度德量力”,不切实,想得到而做不到。 ? 青年人不满意于现在,都欢喜在辽远的未来望出一个黄金时代。 ? “延”与“误”两字永远是联在一起写的。 ? 我常把我的信条称为“三此主义”,“三此”者“此身”、“此时”、“此地”。 ? 我的信条可以一言以蔽之:“从现世修来世。” ? 我希望每个中国青年不要让来世的天堂麻醉他的意志,且努力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里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天堂。 ? 聪敏者唯唯否否,圆滑不露棱角;奸猾者则钻营竞逐,窃禄取宠,行为肮脏而话却说得堂皇漂亮。 ? 老年人难得的美德是尊重理想,青年人难得的美德是尊重事实。 ? 中国青年的毛病在洁身自好者不能团结,能团结者又不免同流合污,所以结果龌龊者胜而纯洁者败。 ? 目前环境对于纯洁的青年是一种恶性刺激,对于意志薄弱的青年是一种恶性引诱。 ? 世间大概没有比中国大学教授与学生更孤僻更寂寞的一群动物了 ? 我不敢说现在多数青年都已到了颓唐麻木的阶段,但是我相信他们都在彷徨烦闷,如果不及早振作,离颓唐麻木也就不远了。 ? 我们旁观者固不能以豪杰之士期待一切青年,但是每一个青年自己却不应只以庸碌人自期待。 ? 如果每个人都肯拿一点同情出来对付四周的人,则大家互有群居之乐,寂寞感觉不至发生。 ? 人生来需要多方活动,精力可发泄,心灵有寄托,兴趣到处泉涌,则生活自丰富,空虚感觉不至发生。 ? 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你我们青年——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 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子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佛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祈财求子的三姑六婆和秃头肥脑的蠢和尚。 ? 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 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 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 ? “摆脱不开”是人生悲剧的起源。 ? 十年以来,说了许多废话,看了许多废书,做了许多不中用的事,走了许多没有目标的路,多尝试,少成功,回忆师训,殊觉赧然,冷眼观察,世间像我这样暗中摸索的人正亦不少。 ? 请问街头那纷纷群众忙的为什么?为什么天天做明知其无聊的工作,说明知其无聊的话,和明知其无聊的朋友假意周旋?在我看来,这都由于“摆脱不开”。 ? 国民美学大师朱光潜2022全新散文系列! ? 《朗读者》深情怀念,黄磊、杨澜、刘同推荐的热读经典!季羡林、沈从文、余光中都超爱他的书!据调研,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个人在读朱光潜。朱光潜作品深刻影响了三代国人的价值观。 ? 你的很多苦恼和疑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不想读书?——《人看多了,还是书好看啊》 焦虑又内卷?——《人生的进度条,该缓就缓》 心生厌弃,自我否定?——《走自己的路,戴自己的花》 ? 解惑 & 方法 & 态度,三合一经典散文套装!生活兵荒马乱,幸亏还有朱光潜可以看!拒绝内卷,适时躺平;劳作有度,合理摆烂。 ? 完整收录《谈谦虚》《谈人》《无言之美》等名篇,在字里行间中领略美学大师的文字风范。 ? “ONE?一个”当红插画家黄雷蕾亲绘封面插图。知名设计师黄柠檬操刀设计。 ? 全书双色印刷,高明度马卡龙色系大胆撞色。高颜值小开本(130*185)轻阅随行俏皮可爱! ? 随书附赠猫咪主题可爱小画+趣味刷子体金句书签! ? 生活兵荒马乱,幸亏还有朱光潜看!越读越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