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词传(人间有味是清欢)/浪漫古典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也或许,苏轼已经接受了自己在宦海中无解的结 局并跳脱出来不再自怨自艾。 总之,接下来的时光里,苏轼不谈风月。 在这番任职知州的两年里,他凭着当今高太后的 支持,借助手中的地方军政大权,将更多的精力投注 到政事上,多有建树。 元祜四年(1089),苏轼刚到杭州即遭逢严重的自 然灾害。 杭州冬春水涝,早稻无法下种;五、六月以来又 闹旱灾,刚刚种下的晚稻也收成无望,早晚两季都受 损失,“民之艰食,无甚今岁。” 早在熙宁八年(1075)杭州曾发生过‘次类似灾荒 ,当时“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 为防止惨祸再现及饥民铤而走险,苏轼一面请求 缓交本路部分上供米,并求赈济,一面将官米减价出 售,使灾情得以缓和。 不料,次年五六月间,浙西数郡大雨不止,太湖 泛滥,庄稼淹没,灾情“甚于去年”。 苏轼忧心如焚。 更令苏轼难以忍受的,是一些地方官吏无意恤民 ,专务献谄,不仅讳言灾伤,并且报告朝廷,本春无 人死、声称丰收,要求收回赈济钱粮。 更有甚者,秀州嘉兴县因不受诉灾伤辞状,以致 踏死四十余人。 苏轼忍无可忍。 自七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四个月内连上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第二状,《相度准备赈济第 一状》、第二、第三、第四状六道表状给朝廷。 在这些表状中,他向朝廷反复阐扬了有备无患的 思想,强调“先事处置之力”,呼吁朝廷必须急速采 取行动:“仁圣在上,理无不救。” 与此同时,他又写信给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 ,向他申述灾情,请求尽怏施行积极措施。 当时,“吏不喜言灾者,盖十人而九”、“争言 无灾,或言有灾而不甚。” 唯苏轼一人,“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为全活浙西一路亿万性痛苦的承受和化解更为有力 。 他晚年很赞同南华寺明长老的观点:“宰官行世 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浸涠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 ” 认为遇有“儒释不谋而同者”可将世间和出世间 统一起来。 这一次,苏轼不再问“隐”与“不隐”。 这是苏轼的智慧。 他只是善用方外之人而行世间之事。 元祜四年(1089),高丽僧寿介等人借祭奠杭州僧 源阁黎为名来中国朝廷对入贡的态度。 苏轼派“学行甚高,综练世事”的下天竺净慧禅 师思义出面接待他们。 思义天天和他们讲谈佛法,实际于交谈中摸清寿 介等的真实来意。苏轼根据思义提供的情况,妥善处 理此事,在外交上打了一个小小的胜仗。 苏轼第二次仕杭,原熙宁中陈述古任杭州太守时 开凿的钱塘六井已经废坏。 元祜五年(1090),苏轼找到“年已七十,精力不 衰”的当年负责建井者的老僧子,采用他的方案修复 了六井,使“西湖之水,殆遍全城”,卤不入市,民 饮称便。 修复事毕,苏轼向朝廷上《乞子硅师号状》,将 功劳记在僧人名下。 “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 苏轼再度来杭,政治地位、生活条件都优于前期 。 然而,他的心境已经不似悴杭之时。 将近两年的时间,他的足迹竟没有离开过杭州。 他不提“归隐”,却胜似“归隐”。 P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