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集(宋集宋诗宋人研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后 记 一 1982年9月,十七岁的我从西子湖畔负笈北上,踏 入北京大学校园,就没再离开,到如今已整整三十四年 。如果把我的生活经历作一分段的话,那到目前为止, 可以说前三分之一时光我是地道的南方人,而后三分之 二时段,则成了生活在燕园的北方人。 1986年我本科毕业,面临考研选择,是回家读杭州 大学,还是考本校?内心很是纠结。这时候,一个契机 出现了。1985年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申报《全宋诗》 编纂,被立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规 划项目,工程浩大,亟需专业人才,故1986年中文系古 典文献专业特别招收宋诗整理研究生班(仅此一届)。 于是在征求了班主任严绍璗老师的意见后,我便与同班 的八位同学齐齐考入了这个研究生班。从此《全宋诗》 如影随形,渗透到了我的学习教学科研当中,直至今日 。 从1986年起,我开始学习和参与《全宋诗》整理编 纂工作。《全宋诗》主编有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 陈新、许逸民五位先生,孙老师、倪老师主持编纂组日 常工作,傅、陈、许三位先生则常抽空来北大住上几天 ,共同商议、审稿。 起初布置我们做辑佚,分配给我的是我国第一部雕 版印行的丛书《百川学海》。我将此书所收73种宋元人 笔记,全部翻阅一遍,将里面的宋诗一一摘抄,还辑考 出宋人佚诗62首(句)。后撰为《〈百川学海〉所收宋 元笔记中的宋诗辑佚》一文,经孙老师推荐,1990年10 月发表在中华书局《古籍整理与研究》第五期上,这是 我的文字第一次被印成铅字。 《永乐大典》是宋诗辑佚的渊薮,但当时还没有相 应的《索引》编制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缩印本 10册,其中第一、第二厚厚两大册,就是我负责辑佚的 。就这么一行行看过去,一页一页翻过去,标记、复制 、剪贴或手工抄录,从中辑出了大量的宋诗材料。 《全宋诗》除了700多家有诗集传世的作者,其余 占94%的诗人仅存零篇断句,散见于各类文献当中,我 们通常称作“小家”。《全宋诗》小家的整理工作基本 由编纂组的师生承担,我们需要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撰 写诗人小传,索查原书、核对文字、查补缺漏、编次诗 句,注明出处。宋代名家的诗集,主要是与学术界合作 ,聘请校外学者整理,不过返回的稿件良莠不齐,有的 问题严重不便退改,就交给我们年轻人重新点校、补遗 。此外剩余的一些中等大小的集子也放手给我们整理。 在编纂组工作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向主编们讨教。 一口常熟话,一笔蝇头小字,是陈新先生的标志,他年 纪最大,把关最严,往往是他在稿子上圈出疑似错误的 字句,发还给我们去查原书,结果几乎都被他说中,某 字确当作某字,令我们敬佩不已。 那时候,还没有科研考核之类的压力,我们每天泡 在编纂组资料室、图书馆善本部查书、整理小家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