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秘密(从草履虫到达尔文)(精)
作者简介
扬·保罗·舒腾(Jan Paul Schutten) 荷兰著名学者和儿童科普作家。原是广告公司编辑,2002年出版了本书,获得广大回响,之后成为专职作家。主要撰写知识性读物。 凭《生命的秘密:从草履虫到达尔文》荣获“荷兰金铅笔奖”。 弗洛尔·李德(Floor Rieder) 荷兰画家。本为报刊杂志绘制插图,以细致的画风在荷兰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李德首次尝试创作童书插画便是与舒滕的合作。 凭《生命的秘密:从草履虫到达尔文》荣获“荷兰金画笔奖”。
内容简介
咦?怎么突然不是强的生存下来了? 许多人认为能适应周边环境的物种生存概率。如果你刚读了这章的话,这听起来完全符合逻辑。那为什么能适应环境的物种不是有可能幸存下来的呢?那就看看大白鲨吧。鲨鱼是会游泳的猎杀机器,能在数百万升的水里面嗅出一滴血的味道,游泳速度高达每小时40千米,可以轻松地用向内侧长的尖锐的牙齿捕获任何可能的猎物。看到这样的鲨鱼出动捕食,你就见证了数十亿年的进化结果:这些超级杀手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英语叫“survival of the fittest”,意为“适者生存”,也不是总能产生好的进化结果。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邋遢大王。如果你认识他的话,你就知道他不是数十亿年进化过程中出现的物种。邋遢大王有大肚子,不戴眼镜什么都看不见,他在丛林中连一个星期都无法生存。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棵树会希望自己长高吗? 动物,树木和其他植物不一定总是越变越好,只是在改变而已。因此,它们并不总是以的形式存在。比如说树,形状就很不方便。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棵巨大的树,人们称之为“同温层巨人”。那是一棵红杉,高达113 米,如果它长在乌特勒支教堂塔旁边,仍会高出塔顶。可是如果这棵树可以自己选择,它不会长这么高。树大招风,肯定不那么惬意,而且很容易被风吹倒。红杉一定也想变矮一点,因为那样的话被风吹倒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那为什么还要长那么高呢?因为红杉总是挡住对方。树木需要阳光,光带来能量,是树木的食物。在树林里要想获得多的阳光,就必须长得比其他的树都高。的树获得的阳光也多,所以树木都长得越来越高。如果这些红杉提前互相打好招呼,多只长到10 米的话,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为什么兔子的“视力”差? “同温层巨人”还没有长到。植物学家计算它还可以再长高约20 米,然后就到 头了。这样的树每天需要吸收1000 升的水。一棵树如果长得太高,就无法将水吸到顶部。 要是水的流通停止了,树枝就会折断。因此,大部分的树木都较矮。所以问题就是:“同温层巨人”是自己想长那么高的吗? 这里的关键点是平衡。树要长到合适的高度,好获取足够的阳光,但又不至于被风吹断。大部分的树木在很早以前就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于是不再改变了。红杉的高度已经保持了几百万年,也早已习惯了这个高度带来的不便…… 邋遢大王的故事证明,物种并不总是越变越好,而且他不是的例子。每种植物和动物都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想想之前提到的那些兔子,如果它们在数百万年里不断“进化改善”,那么它们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兔子的视力远远不如它们的天敌——猛禽。视力好的兔子比视力差的幸存概率要高,那为什么兔子的视力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没有得到改善呢?当然不是为了给狐狸和狼一个好机会。不, 是有其他的原因。请继续阅读下一节, 不过…… 进化论犯错了吗? 曾经存在过一种大角鹿,鹿角太大,雄鹿几乎无法前进。孔雀的尾巴长达一米半。雄性园丁鸟花费数月的宝贵时间,来搭建一个美丽但毫无用处的艺术品。鹿和孔雀一样,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猎食者的环境中。当你被一群狼或是一只老虎追赶时,后能使用的武器只有头顶沉重的鹿角,或是身后一米半长的尾巴。那么为什么这些动物长成那样呢?雄性园丁鸟不能把时间花在更好的事情上吗?难道进化论犯了错误? 雌性疯了吗? 达尔文就这个问题挣扎了很长时间,终得出结论:都是雌性惹的错。雌性园丁鸟对只会搭建呆板、安全鸟巢的雄鸟毫无兴趣,它们只对“艺术家”有好感,也就是“鸟界的伦勃朗和梵高”,它们会创作色彩鲜艳的艺术品。雄性园丁鸟建造的连巢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凉亭”:像是小屋子或者花园露台,甚至不能被用作鸟巢。雌鸟如果要下蛋,还需要自己另外搭建鸟巢。雌性孔雀的择偶方式也很奇怪:它们喜欢有着美丽、长尾巴的公孔雀。雌鹿也对头上有巨大鹿角的雄鹿着迷。如果这些雌性动物能作出更理性的选择,那么大自然就会更加和谐了。 雌性似乎是疯了!比如园丁鸟,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基本上每种雄鸟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建造自己的“艺术品”。首先,它们会选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周边所有可能挡住阳光的灌木和叶子都摘掉,接着把地面上的树叶和杂草清理干净,再用几百根小树枝搭成一张床。小树枝完好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坚固的“实木复合地板”。同时,雄鸟会用新鲜的长树枝,筑成厚达几厘米的墙。后用各种色彩鲜艳的小物品来装饰这个凉亭,其中受欢迎的颜色是蓝色。 如果你是一只鸟,会怎样让自己看上去更大? 雄性园丁鸟会用任何东西来装饰“凉亭”。曾经有人发现过一个凉亭的装饰物有:六种浆果、两种坚果、三种花瓣,还有蛋壳、蘑菇、爬行动物的皮肤、蜗牛壳、蓝色和粉红色的石头、铝箔、三种颜色的塑料、电线、昆虫盔甲、骨头和肥料。这仅仅只是一个凉亭而已啊…… 雄鸟的聪明才智还不止这些呢,有的还会在“亭子”里面放鹅卵石。它们站在亭子里时,在身前放上小石子,在身后则放上大石子。聪明呀!因为较近的小石子看上去比远一点的石子要大,通过将小的石子放在前面,站到上面,就使得鸟儿看起来更大了。雄鸟利用了视觉上的错觉,而且它们还有另一个小窍门:凉亭的开口总是向着太阳。这样,雄鸟就能保暖,看上去也更引人注目。 科学碰撞美学的另类科普书! 11个主题近200道生命科学命题,超过120幅与众不同的艺术插图。 以源自生活的例证,生动诠释进化论! ★欧洲原书规格精致装帧 运用5 pantone专色印刷 精装穿线装订 布纹书脊,烫金文字 书口金边质感呈现 ★荣获欧洲多项知识图书大奖 扬·保罗·舒腾凭本书荣获“荷兰金铅笔奖” 弗洛尔·李德凭本书荣获“荷兰金画笔奖” 荷兰“金色郁金香”*佳知识性书籍奖 德国年度青少年读物科学读本奖 德国LUCHS年度*佳书籍 德国文化电台年度青少年书籍 杨·沃尔克斯自然科学书籍奖 尼恩科·范希荷顿*佳图书奖 ★易读好懂 以小问题开头,每一小节至多半页,生动易懂,读者不会因为太长而失去阅读耐心。 ★插图特别 “荷兰*美书籍”奖艺术家精彩诠释进化论!不仅吸引目光,而且具有科学诠释力。 ★举例生活化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疑问,本书采取生活化讲解及举例,解决大朋友与小朋友共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