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草根创业六堂课
ISBN: 9787516417881
杨秀勇,草根出身的连续创业者。出生于贵州铜仁一个小山村,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后因意外事故致残,结束打工生涯。随后多次创业,经历了许多坎坷,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教训。《草根创业六堂课》就是他多年创业经历的总结。
第一章 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章节导读: 所谓定位,就是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选对方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如果方向错了,执行力越强,就错得越深,失败得越惨。 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定位最好量力而行。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能承担的风险是什么。 用最小的成本、从最小的目标开始创业,等做大了再谨慎考虑扩张。 这样的创业,是很容易成功的。 1.先订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 很多创业者都志向远大,刚开始创业时,就想着要做一个传承百年的伟大公司,要融资上市,要改变世界……但这种想法可能是错的。 上市绝对不应该是创业的唯一目标,哪怕是精英式创业也是如此,很多企业根本不适合上市。 能上市的企业凤毛麟角,而能创办和管理上市企业的创业者,更是凤毛麟角。 如果你奔着上市的目标去创业,做法大概就是A轮B轮C轮融资,然后迅速做大做强上市。这样你失望的概率会很大,甚至会输得很惨。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没能撑过5年。所以创业界才有句话:“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 草根创业者没有什么资源和人脉,缺乏高新技术和资本加持,就更不应该这样做了。 我给草根创业者的建议是,可以有远大的理想,但是最好先订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不是王健林说的“先赚他一个亿”,而是根据你的现实情况,订一个经过努力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 如果你曾是打工者,我建议这个小目标是你打工时工资的2~3倍;如果你没有工作,这个小目标就是赚到够自己生活,并能养家糊口的钱。 只要你足够努力,这个小目标其实是不难实现的。先实现了这个小目标,再去考虑如何做大做强。 事实上,高新技术变革、整合大量资源、寻求创业风投、迅速做大做强式的创业,只是精英人士玩的游戏。草根创业者大多数没有什么本钱,输不起,所以最好也别太冒险。先订个小目标,赚点钱,生活会好一点,是比较稳妥的。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开始创业时,也都是“目光短浅”的。他们大部分人在创业初期,是先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的,先赚口饭吃,很少有人一开始就订出一个宏伟的规划。 浙江义乌“吸管大王”楼仲平,曾经把每根只赚几厘钱的吸管做到了上亿的产值,一度成为知名的吸管生产企业。他最早也是从“鸡毛换糖”的小生意开始,后来卖过牙刷、搞过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最后才成为了“吸管大王”。 郑州有一位珠宝界的大佬,现在身家上亿。他当初创业,只是因为家里欠了几十万元外债,他觉得自己靠打工还不起这笔债,就和妻子一起创业。他们开了个珠宝小档口,规划是工作到50岁,用25年的时间把外债还清。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我第一次创业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 1993年,我在广东打工时受了伤,右手残疾,不能再打工了,就回到老家贵州铜仁的乡村,一边养伤,一边想找点事做,养活自己。 我的家乡比较偏僻落后,当时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大家都用收音机,但是没有人会修理收音机。我在打工时学过无线电维修技术,就借了点钱,在镇上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修理收音机和录音机。 当时我真的没有大目标,只是想找点事做,赚点生活费。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市场的空白点,收入很不错。 现在很多人都很浮躁,一开始就想做家大公司,但自己的资源、能力不匹配,很容易失败。草根的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旦失败,可能就没有翻身机会了。 所以我再次强调:草根创业者,切勿好高骛远。最好从小事做起,先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努力完成它。这样你的创业就是安全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得到了学习和试错的机会。在你的企业没有做大之前,把该犯的错都犯了,得到足够的经验教训,以后再做大事时,就会避免犯很多错误。 2.不妨选择“长不大的公司” 风险投资界有个词叫“长不大的公司”,意思是这种公司能赚点钱,不至于饿死人,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大。孙陶然先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你市场选错了。创业者应该尽可能选一个最‘肥’的市场,这样公司才有发展前景,才可能做大做强。” 孙陶然先生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草根创业者在初创业时,选择做一家“长不大的公司”,反而可能是安全的。 因为更“肥”的市场,也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如果做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就可能被大资本方、大公司盯上,草根创业者是竞争不过他们的。 所有行业,一旦资本进入,模式可以快速复制,竞争就会十分激烈。市场一片“血雨腥风”,先行者未必能赚到钱,而很可能会黯然离场,赔得一塌糊涂。 中国首先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并不是新浪微博,而是饭否。而现在,新浪微博已经成了微博的代名词,还有多少人知道饭否? 草根创业者拥有的资源很少,抗风险能力不强,所以尽量不要去选择那些容易被资本复制的项目。选择一个看似不大的市场,选择做比较麻烦的脏活累活苦活,资本和品牌就很难介入,你的公司就可以安全地存活下来。 做下去,很重要。 先赚到钱,就会有新的机会。 你可以永远做一家“长不大的公司”,但是要有让自己满意的回报,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先做一家小公司,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再去做大公司。 3.创业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前文提过,很多人理解的创业,就是要去拉风投,进行A轮B轮C轮融资,最后做大上市。 这个逻辑并不适合草根创业。草根创业者没有太多的人脉和资源,也不具备高精尖的科技水平,但也正因为这样,草根创业更符合商业的本质。 什么是商业的本质呢?就是把一个产品(或服务)卖给别人,从中赚取利润。 自从人类有了商业行为以来,这个本质就没有变化过。 区别只是,有人卖得好,有人卖得不好而已。 区别只是,你选择出售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它是否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这部分人贡献的利润是否可以达成你心中的目标? 如果你选择利润很低的产品(或服务),那你就需要足够大的客户基数;但如果你的客单价和利润足够高,你可能只需要少量客户就足够了。 通常来说,你应该尽量选择复购率高的产品(或服务)。因为开拓新客的成本往往很高,而老客户能为你节省成本。 所以,草根创业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把它卖出去。 对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你需要经常问自己6个问题。 (1)哪些人需要我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在哪里?基数有多大?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有效抵达他们? (2)他们用产品(或接受服务)做什么?他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我还可以做些什么让他们更满意? (3)我的产品是否足够好?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具备唯一性或差异化? (4)他们是否可以接受我的价格?如果不能,我该怎么办?我该怎样订出可以让他们接受的价格? (5)他们是否可以重复消费?是否可以消费其他能为我带来更高利润的产品? (6)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帮我宣传? 4.创业者确保你的现金流 本书的出版策划人李鲆,他也是一位草根出身的创业者。我们就创业这个话题进行了长谈,他提到,创业的优先法则第一是现金流,第二是利润,第三是规模,第四是远景,我十分赞同。 现金流非常重要。 我观察过一些创业者和企业,他们其实做得都很好,但最终败于现金流匮乏。他们有太多的应收账款还没有收回来,或者他们做了一些没有现金流的事情,最终导致整个资金链的崩断。 有些本身非常有前景的项目或者企业,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前段时间的贾跃亭事件,也是因为公司扩张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 草根创业者往往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所以要重视自己的现金流稳定。 选择现金流非常好的项目,这样你的公司就可以健康稳妥地做下去。 5.利润是创业者的生死线 如果是一件没有利润的事情,你一定不可能做长久。 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获得合理利润是你必须考虑的事情。 合理利润的平衡点在于以下两点。 (1)你有足够的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 (2)你还能留出足够的利润让你来生存发展。 过于相信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没有留出合理的利润,往往是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之一。 6.谨慎控制企业的规模 最好先用最小成本创业。投入过大,一旦遭受打击失败,很可能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需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创业之前的预算,永远是不够的。 通常情况下,实际支出会超过预算的3倍。 在创业初期,控制规模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有些人一开始创业就做很大的公司,支出是惊人的。 曾经有一位朋友创业时,排场很大。他在市中心租了整整一层的办公楼,买了豪车,招了几十名员工,包括司机、前台和厨师。公司其实还是赚点钱的,但是因为支出太大,入不敷出,勉强撑了一年,就不得不“关门大吉”了。 鲍勃?菲费尔早就提醒过企业家们,要严控办公空间:“就办公空间而言,你需要奉行的原则非常简单:选中某个便宜的郊区地段;只要有可能,将每单位空间中的员工人数增加2~3倍;消除宽敞明亮而又通风良好的中心闲置区域;办公室的大小应该考虑其实用性,而不求奢华。这样会提高生产效率,让员工觉得工作氛围更严肃,不能浪费时间。” 务必提醒各位,草根创业者要做到尽量减少成本。如果可以在家办公就先别租办公室;如果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别去招聘员工;如果可以外包,就没有必要聘请固定员工。 很多草根创业者就失败在这里,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要先有个大的办公室,要有前台,要有服务人员,要看起来很有排场,很有面子。但这样做,你的固定开支就会增加很多,如果现金流支撑不下来,最终会导致公司倒闭。 生存下去,才是草根创业的根本。 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会有让自己的企业做大的欲望,但是你一定要克制这一点,一定要把规模控制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7.生存下来比未来更重要 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生存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远景、未来、趋势,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很多创业者开口必谈远景、未来,说未来10年、20年、30年怎么样,这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1)你预测的未来,未必是准确的。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很难预测到几十年之后的事情。10年前,我们不知道会有微信;1年前,我们不知道有抖音。我们怎么能确信未来是什么样呢? (2)就算你的预测是准确的,你的公司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生存到那个时代。 未来很美好,但是你的公司可能生存不到那个时候。 互联网创业最早的是8848、红旗网,创始人都看到了未来,但他们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做大的是新浪、腾讯、网易和凤凰等网站。 拥有大量资源的精英创业尚且如此,草根创业者更要充分警惕。 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未来不重要,生存下来才最重要。 你需要有预见性,但更需要专注当下,专注小目标,做好现在能做的事。 草根创业者要做眼前的生意,不要做未来的生意。 8.把喜欢的事情做到专业 乔布斯说:“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定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的勇气。” 做你喜欢做的事,过你喜欢过的人生,这是创业者最好的状态。 你所从事的工作,可能是你要做一辈子的事情。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件工作上。 我完全不能想象跟一个我讨厌的人度过一生,也不能想象从事一辈子我特别讨厌的工作。 做喜欢的事情非常重要。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你喜欢做的,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你都会觉得是在做游戏,不是在克服困难。 有些创业者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想到要创业,但他们也创业成功。 比尔?盖茨在地下车库创业源于热爱。他喜欢计算机,喜欢软件,于是退学开始创业。 有个女孩子,喜欢各种香皂和肥皂,她从世界各地购买了很多,并收藏起来。她又专门拜了一个师傅,学习怎么制作手工皂。后来她索性辞职,开了个做手工皂的工作室,产量不高,但可以保证她自己衣食无忧,自由开心。 有位时尚达人,特别喜欢用丝巾摆造型,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纷纷向她咨询怎么搭配服装和丝巾。于是,她开始办巡回讲座,讲丝巾的造型和搭配,做得很成功。后来,她做了丝巾厂的代理,在讲课的同时还可以销售一部分丝巾。 有一位女性朋友喜欢穿衣搭配,喜欢让自己变得更美,后来她成了一名形象指导师。仅仅是陪人购物、整理衣橱,她的一个月收入就达到3万元。 某位宝妈特别喜欢吃辣椒酱,她自己去学做辣椒酱。做成后,她每次都送给妈妈群里的妈妈们品尝。她做的辣椒酱好吃,得到了妈妈们的认可。妈妈们开始找她预定辣椒酱,现在她每周做几次辣椒酱,也足够家里开销了。 喜欢做什么事情就努力去做,做成专业,然后这件事情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可观的收入,以及很好的影响力。你再慢慢地把影响力扩大,你的事业就可能慢慢好起来。 我对草根创业者的建议是:如果你没什么资源和人脉,也没有多少启动资金,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先做你喜欢的事情吧! 把你喜欢的事情做到专业,可能就会简单顺利地开始你的创业之旅。 9.喜好、专业与需求三重合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选择你喜欢的事情,把它做成专业,然后以此为中心去创业,你就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但真的那么轻松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现实更为复杂。 我也见过很多出于喜爱去创业而失败的例子。 白领人士、文艺青年创业,往往会去开家咖啡店或书店,但大多数都很难维持。这是因为他们只有喜好,没有考虑市场。 所以我们创业,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做,但是只有喜欢还不够,还需要准备更多。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可能对某件事情充满热情,充满了喜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你喜欢的这件事付费。 这就是核心。做你喜欢的事情的同时,还要满足某一部分群体的需要,使他们愿意为你喜欢的这件事付费。 选择你的喜好与某一部分人需求特定的交集,就是你的创业方向。选择你的项目要让别人有所收益,这样他们才会对你的项目产生喜好。 创业者最常犯的错误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如果你不研究市场,不管这个需求是否存在、是否属于刚需、是否有前途,是盲目地创业。你就等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让自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在选择创业方向时,你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长和用户需求,找到三者之间的重合部分,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 我第一次创业,是在贵州铜仁的一个小乡镇,开了一个家电维修店。因为我发现当地人有很多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的需求,但是没有人来服务他们。而我喜欢无线电,也懂相关技术。这个店满足了喜好、专业和市场需要三结合的条件,所以一开始生意就不错。 找到你的喜好、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交集,那么创业就很容易成功。 那些看似只凭本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成功的人,隐藏的逻辑也是因为他们满足了特定人群的需求,使这些人愿意付费。 10.理性地判断和分析 想要创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就需要更加理性地判断:我们的喜好是什么?我们擅长做哪些事情?这件事对他人有多少用处?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我们,并为此买单?这是创业的一个重要法则。 说得更简单明了一些,你可能不会因为你的爱好本身而获得报酬,但如果你的爱好帮助了别人,你就会获得报酬。 我们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每一种喜好都能够引导我们成功创业,商业和爱好是截然不同的。真正让你创业成功的,是你满足了特定人群的需求,他们才为你付费,并不是单纯因为你的喜好。 做你喜爱的事情,会让你在创业路上更有乐趣;做市场需要的事情,会让你更容易成功。 把喜好做到专业,是你创业的内在;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找到机遇,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回报,这是创业的外在。当内在和外在完美结合的时候,你就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基于你的喜好,用你的热情和专业为特定人群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帮他们找到合适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匹配到你的项目,就可以大获成功。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热情驱使着你,那就让理智握住缰绳。”他所说的热情就是喜好,理智就是对市场的分析和把控。 在创业之前,需要做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 (1)是否有人向你求助? (2)这个市场是否有迫切需要满足而还没有人来满足的需求? (3)是否有足够的人愿意付费? (4)你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是否有同类竞争者?如果没有,你是否可以填补市场空白?如果有,你是否可以提供不同的模式? 11.为你的企业做用户画像 找到精准受众的方法,是做用户画像。 简单地说,用户画像就是根据用户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抽象出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 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是给用户贴标签,通过多个标签,你会清晰地知道你所服务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例如,你经常购买玩偶玩具,电商网站可能替你打上“有孩子”标签,甚至还可以评估出你孩子大概的年龄,再贴上“5~10岁”这个标签。如果你同时又购买化妆品和裙子,网站可能会给你打上“女性”这个标签。再根据你的收货地址,打上“一线城市”这个标签。所有的标签加在一起,就是你的用户画像。 利用用户画像,可以做到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做到精准销售。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建模,草根创业者可以简单地列几个问题。 (1)我的产品(服务)的目标客户是谁? (2)他们在哪里?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能否确定到某个具体的区域? (3)他们的年龄、性别是什么属性? (4)他们从事什么职业? (5)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多少? (6)他们的消费水平和购买习惯怎么样? (7)他们的作息习惯是什么? (8)他们有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 你不可能为所有人服务,你只能为特定人群服务。用户画像可以让你更精准地设计产品,做好服务。 需要提醒的是,用户画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发生动态的变化,你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它。 12.最好选择你熟悉的行业 在创业时,如果有多个选择,应该尽可能选那些更容易赚钱的领域。不过,你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否则有很大风险。 隔行如隔山。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刚刚起步的创业者在很多方面都经验不足,如果再选择一个不熟悉的生意,无疑是给自己挖坑埋雷。 行业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但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规律,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进入。 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如果看到别人赚钱,就贸然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可能很难做好,搞不好就会赔得血本无归。 小林是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工作压力比较大,一直希望自己能开店。正好一个朋友的咖啡厅要出让,他就接了下来。 但对于咖啡的品种、如何研磨冲泡等,他一窍不通;咖啡厅应该如何做才能盈利,他也不懂。于是开业不久,顾客抱怨咖啡的口感不好,点心也不对味,连原来的老顾客也流失了。 有一次他在订购原料时还被蒙骗了,花了优质咖啡豆的钱,拿到的却是劣质咖啡豆,损失惨重。没撑过3个月,咖啡厅就不得不关门了。 会做生意的人,都会遵循“不熟不做”的原则。 潮商张庆杰在深圳的发展基本上是进入一行,就旺一行,但他所谓的跨行,其实还是在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因为每跨入一个新行业,他都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让自己成为内行。 他说:“做生意,很重要一点就是不熟不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做零售业,比如卖手机、电脑等,这些零售业务都大同小异,只是经营的商品不同。还有一个原则,无论哪种投资都要控制风险,投入资金不要超过自己心理承受的范围。” 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好的生意机会,但对这个领域并不够熟悉,那就需要谨慎从事。如果决定做,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先让自己成为内行。 13.专心做好擅长的一件事 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到非常专注,集中你所有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要分散精力。 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发现眼前有无数的机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都舍不得放手,什么都想插一脚,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如下。 (1)时间和精力不够,照顾不过来。 我们在竭尽全力做一件事情时都未必能够做好,何况是在精力分散的情况下呢? (2)当你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时候,你在别人心中的定位混乱的。 你如果同时做几件事,那别人就记不住你到底在做什么,不知道该怎样跟你合作。 (3)到处都有竞争对手。 你做A领域时,A领域的人是你的竞争对手;你做B领域时,B领域的人是你的竞争对手;你做C领域时,C领域的人是你的竞争对手。 当你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各个领域都有你的竞争对手。那么你就只有敌人,没有朋友,也没有合作伙伴,很难把事情继续做下去。 而只做一件事,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同时也可以跟其他领域的人合作共赢。 就算你已经做得比较成功了,想要扩张的时候,也要非常的谨慎。你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你的时间和精力够不够? (2)你在这个行业是否足够专业? (3)你的资金能否支撑? (4)会有多大风险?你是否可以承受最坏结果? 14.创业要顺应时代和趋势 成功除了努力,还要顺应时代和趋势。 我的家电维修店生意一度做得非常好,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赚了不少钱。但几年后,怎么努力也做不好了,生意越来越清淡,最后还欠了一笔钱,不得不关门。 现在回头反思我这段创业经历,经验教训是:我做得好,是因为顺应了当时的时代和趋势。因为那个时代,在贵州铜仁的乡下有很多家电、无线电,却没有人维修。我满足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就可以挣到钱。 但后来更新的事物出现了,我的业务过时了,如果我不进步,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做好。 我们创业,要顺应时代和趋势。 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项目,通常都会面临以下4个阶段。 (1)市场需求无比巨大,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来满足这个市场。 这个阶段,只要能先行一步就很容易赚到钱。因为市场上没有什么竞品,价格可以由你来定,你可以有非常高的利润。 如果你是一个感觉敏锐、行动力超强的人,那么你的创业方向就是去发现市场空白并满足需求。 有人永远只做新品,一旦有人跟风,就马上放弃,再去寻找下一个新的爆品。 (2)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加剧。 在这个阶段,看到别人赚钱之后,很多人都会跟风。这时候,市场竞争加剧,整体利润下滑。这个市场已经不是暴利市场了,但大家也都还能赚点辛苦钱。 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跟风和复制也可以是一种创业模式。但是最好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形成独特优势。 (3)资本和品牌进场,形成垄断巨头。 在这个阶段,竞争进一步加剧,可能产生一个或几个巨无霸式的垄断者;大品牌、大资本也会进入,普通从业者根本无力跟他们竞争。如果你做不了巨头,那出路就有两条:要么跟巨头合作,要么寻找差异化经营,否则只能退场。 (4)整个行业没落。 这个阶段是最可怕的阶段,整个行业已经落伍,被时代抛弃。 传呼机曾经火爆一时,后来手机普及后,这个行业就消失了。 无论你在这个行业做得多好,当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取代你之后,你需要的是尽快退场,减少损失。 我第一次创业最终失败,就是被产业发展趋势打败的。 创业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具体做哪件事情,先做哪一件事,并不是一辈子的。你需要了解趋势,不断地修正、调整你的创业方向。 15.未想赚钱要先想到亏钱 很多创业者对自己的项目总是信心百倍,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可以把企业做到很大的规模、赚很多的钱。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亏多少钱。 未想成功,先想失败;未想赚钱,先想亏钱。 这是一种风险控制。先预估自己可以承担多大的损失,可以承受多大的失败,然后再去考虑能赚多少钱。 这也是我建议大家做小成本创业的原因。只有把成本控制到最低,才可能把风险控制到最小,企业就有可能比较长久地维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有些人为了创业卖房卖车、四处借债,我很钦佩这样的勇气,但是并不赞同草根这样创业。因为创业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你孤注一掷,把所有的资本都压上去了,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可能根本没有翻本的机会,可能真的就是一蹶不振。 草根创业者往往没有更多的资源和人脉,也没有多少资金可以投入。如果失败,可能很难再打翻身仗。 所以一定要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先不要想自己能赚多少钱,而要先想自己能亏多少钱?如果真的亏了要怎么办? 孙陶然先生曾建议创业者:“宁愿前进速度慢一点,宁愿收益没有最大化,但是凡事都要有B计划,任何时候都要留有余地,目的就是随时准备应付预想不到的意外,随时准备自救。”我很同意他的观点。 杨秀勇创业金句 1.草根创业和精英创业是两个不同的逻辑。 2.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初创业时,也都是“目光短浅”的。 3.不妨选择做一个“长不大的公司”,这样反而可能是安全的。 4.商业的本质就是把产品(或服务)卖给别人,从中赚取利润。 5.创业的优先法则第一是现金流,第二是利润,第三是规模,第四是远景。 6.过于相信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没有留出合理的利润,往往是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 7.通常情况下,实际支出会超过预算3倍。 8.把公司做小,把利润做高。 9.能在家办公就不要租办公室,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让别人做,能外包的就不要请固定员工。 10.未来不重要,生存下来最重要。草根创业者要做眼前的生意,不要做未来的生意 1.摒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高新技术变革、寻求创业风投等门槛高、难度大的创业方式,真实地从草根角度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操作,教你在缺乏资金、人脉、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创业。 2.教你理清商业逻辑,把握创业本质,跳出“创业九死一生”的魔咒,做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创业成功者。 3.《草根创业六堂课》里提到的创业方式是十分适合小型企业与民营机构的方式,从中你可以了解到,公司再小,也能赚取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