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珍藏版)(精)

三十六计(珍藏版)(精)
作者: 校注:深度军事编委会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三十六计(珍藏版)(精)
ISBN: 9787302523659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由一群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写作团队中的作者有国内知名军事论坛的版主,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内容简介

第1 章 胜战计 胜战计是《三十六计》的第一套计谋,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六计。胜战计是己方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使用的计谋。当己方占据战场上的主动权时,如果能审时度势地使用胜战计,便可在收获胜利的同时尽量减少己方损失。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 文】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 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斗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且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相传伏羲以阴阳集成八种图形,即八卦。周文王又将其推演为六十四卦。阴阳在军事上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阴、晴、雨、雪等天时气象,还是山川湖泽等地理形态,又或是攻防进退等战略战术,都可以分为阴阳相对的关系。一般来说,柔、暗、后、奇、虚等为阴,刚、明、先、正、实等为阳。阴中寓阳,阳中隐阴,二者可以互相转化,阳发展到极端必然转化为阴,阴发展到极端必然转化为阳。 【译 文】 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人的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密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计谋。 编者解读 “瞒天过海”是指故意使用伪装的手段反复迷惑、欺骗敌方,制造公开的假象,使敌方失去警觉,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此计的关键在于“瞒”,瞒得过就万事大吉,瞒不过则弄巧成拙。当然,“瞒”并非此计的最终诉求,而是达成“过海”目的所需的必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瞒天过海”不能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等混为一谈,更不能与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做法相等同。虽然,“瞒天过海”和“欺上瞒下”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欺骗性,但其动机、性质、目的并不相同。“瞒天过海”的成功取决于它所采取的战略、方针,是有鸿鹄大志之士的谋事之道,称得上妙计。 在军事上,“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它意在利用人们习以为常的心理进行战役伪装,隐藏军队的集结和进攻企图,从而把握时机,实现预期目标。“瞒天过海”主要依靠指挥官对外界事物的掌握,因地制宜,利用手边的现有物资和天然屏障并放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从而达到迷惑对方的目的。 当敌人使用“瞒天过海”之计时,我们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以免自己陷入被动。首先,对于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挖掘它的本质。所有的隐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敌人的异常表现,提高警觉,并顺着身边的一切反常情况追寻可能隐匿在公开事物里的阴谋。凡事要尽可能见微知著,尤其不要放过习以为常的人或事,才不会被表面的假象所误导,进而努力确定敌人的真实意图,防备敌人的蒙蔽。其次,要尽可能地针对敌人的企图作出反应,制定有效的遏制对策。尤其当敌人的阴谋和行动方向有所变化时,一定要及时作出完备的信息反馈。防微杜渐,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做到在有利的时机给敌人以反击,以免造成损失。 经典战例 孙策脱离袁术 孙策自父亲孙坚死后,率父旧部退居江南,礼贤下士,以图东山再起。 可是,由于徐州牧陶谦与孙策的舅父丹阳太守吴景不睦,又深忌恨孙策,为立身计,孙策只好把母亲及家眷移居于曲阿,投靠了与陶谦为敌的袁术。 袁术得了孙策,见他英勇无敌,遣他攻克了泾县、陆康。并常叹息说:“如果我有孙策这样的儿子,死也不遗憾了。” 孙策在袁术处栖身久了,心中也十分郁闷。一天,他在庭中赏月,想到父亲一世英雄,而自己却沦落至此,不觉伤心落泪,扶栏大哭起来。这时,忽听背后一人大笑说:“伯符何故如此?先父在时,有事多与我策划,君今有什么难事伤心至此?”孙策回头一看,原来是先父的从事官,丹阳故鄣人朱治。孙策收住泪水,让座说:“策所哭的是恨我不能继父之志啊!” 朱治问:“君为什么不向袁公路借兵,佯说去救舅父吴景,而实去江东图大业?”未等孙策答话,突然一个人闯进来说:“公等所谋,吾已知之。 我手下有精壮兵马百余,可助伯符一臂之力。只恐袁公不肯借兵与你。” 孙策抬头一看,原来是袁术的谋士,汝南细阳人吕范。孙策在袁术处与吕范十分交好,此刻见他仗义而来,便让座与其共议。孙策对二人说:“我有家父留下的传国玉玺在此,以它作为质当,向袁术借兵如何?”吕范一听,拍案叫好说:“袁术欲得此物久矣!若以此物为质,他必肯借兵。”三人商议好后,便各自回去歇息。 次日,孙策去拜见袁术,一见面就哭拜在地说:“臣父仇未报,如今舅父吴景又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迫。我母亲及家眷都在曲阿,若老母再遇兵害,我还有何面目再立于世间?策请求借雄兵数千,渡江去救母难。主公若不肯信,我可留下亡父遗下的玉玺作为质当。” 袁术见孙策竟以玉玺为质来借几千兵马,心中暗自高兴,欣然应允:“我不是要你的玉玺,而是舍不得你啊!我借三千精兵,良马五百给你,你平定扬州后,可要速回来。你现在官职低微,难掌大权,我现在封你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即日领兵便行。” 孙策见袁术答应得如此痛快,心中暗自庆幸。当天便带领朱治、吕范,及先父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率兵南下。 《三十六计(珍藏版)》是为适应当代读者需求特别编写的国学经典普及丛书,对中国古代经典兵书《三十六计》进行了深入解读。本书综合了各代表注家的精彩注评,博采众家之长,并且对原典部分按节做了精短的评鉴,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珍藏版)》的配图严谨、恰当,与文字一一对应,还收录了多幅传统名画。 《三十六计(珍藏版)》讲究学以致用,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兵法本身,还可以将其活学活用,用在政治、外交、经济、经营、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提高自己运筹帷幄的能力。 《三十六计(珍藏版)》纸质优良、印刷精美,使用大32开,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