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作者: 《环球人物》杂志社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ISBN: 9787520723886

作者简介

《环球人物》杂志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时政类期刊。 自2006年3月创刊以来 ,《环球人物》秉持“以人物记录时代”的宗旨,依托国内外强大采编团队,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高端人物,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重大选题包括《大国领袖习近平》 《2014年度人物彭丽媛》 《青年王岐山》 《特朗普为什么行》 《郎平勇者无敌》《别杨绛》 《董卿,诗意的回归》等,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内容简介

科学巨擘钱学森: 他的伟大源于爱国 钱学森(1911 年12 月11 日—2009 年10 月31 日), 中共党员。1934 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 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 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 父亲教他“生当有品” 自2009 年10 月31 日起,杭州市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 号——这座白墙黛瓦的小院,将从“钱学森旧居”更名为“钱学森故居”。 一代科学巨擘钱学森,98 年前即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孩提时光。后来,他随父到北京读书。1929 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和独子离得近些”,父母又把家从北京搬回杭州。至今,这个小院的房产所有人一栏还登记着“钱学森”的名字。 据考证,钱学森是吴越国王钱镠(852—932 年)的第33 代孙。作为吴越钱氏宗脉发源地,杭州钱氏历代名人辈出。而当今最为著名的,应数钱均夫和钱学森父子以及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钱学森的祖父是一位丝绸商人,家境殷实。父亲钱均夫,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后留学日本,研修教育学。回国后,钱均夫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提倡“兴教救国”,颇具影响。1911 年,也就是钱学森诞生的那一年,钱均夫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之女,受过良好教育。她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超群,具有数学天赋。 有人说,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才华,正是来自母亲的遗传。早在三岁时,钱学森就已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邻居因而传言钱家生了个“神童”。五岁时,他已能读懂《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有一天,他对父亲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父亲高兴地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谈起父亲的成长经历,颇多感慨。钱永刚说,父亲小时候并非“神童”,也不是那种每次考试拿第一的尖子生,但家学传承对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不容忽视。钱永刚告诉记者,钱家在教育子女方面,只有两个字:“身教。”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和认真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 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钱永刚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出国时的一个细节。1935 年8 月,钱均夫送钱学森赴美留学,一同登上“杰克逊总统号”美国邮轮。临开船时,钱均夫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郑重地塞到儿子的手里:“这就是父亲送给你的礼物。”说罢,老人快步走下舷梯。钱学森怔怔地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出口处,这才连忙打开手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 ——乃父告之 钱学森看罢潸然泪下。他默念着父亲的临别教诲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1由《环球人物》杂志社主编;贴合新时代主题和主旋律特点,强调榜样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2.钱学森、程开甲、孙家栋、袁隆平……所选人物代表性强,故事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翔实。 3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各行各业的人士更加努力奋斗的重要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