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薛涛儿童小说名家导读本)
作者简介
薛涛,1971年生于辽宁铁岭昌图,营口*报社编辑。辽宁省政协委员、营口市政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河杂志、文学少年杂志编委。 1994年,薛涛转入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长篇小说十余部。《黄纱巾》《古典人》《女孩的暖冬》等多篇作品选入开明书店、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中学语文课本,译到*本等国。 获第十四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五、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第三届蒲公英奖;以创作成就奖获中国少儿出版社首届俊以儿童文学奖金和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
我家的月光电影院 我家的露天电影院只演了六天, 电影院不在了,月光还照耀着我家的院子。 ——题记 **天 那天放学,发现胡同口槐树里的蝉不叫了。问树 下的擦鞋老徐,老徐爷爷告诉我,立秋了,这些小东 西就老实了。闹了一个夏天突然没有声音了,就觉得 要有什么事情发生。 晚上,赵叔叼着长长的烟卷来了,告诉爸爸造船 厂他们的车间大检修,这两个月不用上班了,工资发 百分之五十。 爸爸把赵叔的烟卷折下一半,点着长长吸了一口 ,“嘿,不错啊,自由了……” 我正在写作文,题目是“金色的秋天”,撕了六 页纸,才写出这样的开头:“在秋天里,农民伯伯高 兴的收割果实,工人叔叔兴高采烈的加班加点……” 爸爸放假了,去哪加班加点,开头还得重写。 我扔了铅笔,凑过去,“爸,是不是下岗啦?看 你那样子就是下岗了。” 爸爸打起精神,眼睛也明亮起来,“没听清楚吗 ,是短期检修,一入冬咱就又上班了。” “啊,是这样,那你蔫什么呀?”我歪头看着爸 爸。 爸爸马上挺直了身子,“谁蔫了?这不是好好的 吗?” 这还差不多,像个男人。 晚饭时妈妈也听说了爸爸的“悲惨遭遇”。妈妈 劝爸爸,那就闲着,有机会再干点别的。我向全家保 证,以后每顿饭吃半饱,宁可饿死也不再买零食。爸 爸嘿嘿笑了,说,你混那么惨要我还有什么用。妈妈 也笑了,让我别捣乱,赶紧写作文。其实我心里明白 ,以后我们得靠妈妈在服装厂工作的收入了。我和爸 爸,两个男人,让一个女人养着,真惨啊! 我跑进自己的房间,做的**件事是给李小蝉打 电话,告诉她以后再买零食别带我份了,除非她买单 ,我爸爸造船厂放假了。李小蝉也理解成了下岗,所 以特别同情我,说以后都是她请客了,只要她兜里有 钱我就饿不死。我感动得直流鼻血,一口气写完了那 篇作文。 李小蝉够朋友。这几年我俩一直在一个班,我可 没少请她吃这个吃那个的。算算,单是虾条也有一百 袋吧! 爸爸喜欢看电影频道。平时爸爸是坐在小客厅的 沙发看,我只能偷偷的从门缝瞥两眼。爸爸以前在电 影放映队工作过,所以对电影有点特殊感情。爸爸一 直这样说,他跟张艺谋徐静蕾是同行,都是电影工作 者。听听这话也没毛病。 今晚演的是个*战片,我刚在门缝里看两秒钟, 爸爸啪的关了电视,一头钻进储藏间开始翻东西,稀 里哗啦的。过了一会儿,顶着一头灰尘出来了,手里 抱着一个很旧很旧的大箱子。真不知道我们还有这么 一个家底。我问这是什么,爸爸并不答话,很神秘的 样子,小心的把箱子放下。 爸爸长长呼出一口气,“哎,搞个问卷调查,你说现 在还能不能有人愿意坐在院子里看电影?” 我想都没想,“愿意啊。那多有意思啊,比憋在 家里写作业强多了。要是大人和老师同意,我们班同 学***都愿意。” 爸爸又问妈妈,妈妈见爸爸认真,想了想,“老 电影院早改成大众舞厅了,要是能坐在院子里看看露 天电影,挺美的。” 爸爸得意的笑笑,把那个大箱子调了个方向,用 袖子掸掸灰尘,一按卡簧,盖子迟钝了一下,还是砰 的弹开了。里面躺着一架破烂机器。 妈妈说:“你把这玩意找出来干吗?” 爸爸不多说什么,只说有用有用,一会你们都得 服我。 爸爸把那架机器轻轻搬出来,怕碰坏了零件喊我 帮忙。我伸手接了一下。接着爸爸又找出一个工具箱 ,里面也藏着许多家什,那些东西我只认识钳子,其 他奇形怪状的就不知道叫什么了。但是爸爸还是要我 给他当帮手,给他递这样那个的,像侍侯手术师一样 ,开始修理那架破烂机器。他对这架老机器兴趣浓厚 ,一会儿“钳子”一会儿“螺丝刀”。我稀里哗啦的 翻腾,*后还是他自己找出来的。结果令爸爸很沮丧 ,跟妈妈要钱,说明天要去五金商店买零件。妈妈不 肯给钱,说没必要再往这个东西上搭钱了,你要是闲 得没事做出去下棋得了。爸爸说你知道什么,拿钱买 零件修理它是正常投资,有利润的。妈妈不相信这个 破烂机器还能产生利润,死活不给钱。 爸爸急了,说,“我家的电影院就要开业了。你 还怕什么!” 爸爸修理的机器是一架电影放映机,当年电影队 解散时爸爸用两条烟换了这架废品,只图留个纪念。 谁想到现在它要发挥余热了。 妈妈想了想,同意给爸爸“投资”,但是要求爸 爸合法经营。爸爸说合法经营要办不少手续,咱们先 试试再补办手续。妈妈勉强同意了。听说爸爸上学时 就是一个爱违反纪律的学生,他这么干也不奇怪。 P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