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一方阳光
ISBN: 9787539930121
王鼎钧,山东兰陵人,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1949年到**。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丰,成就*大。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和《我们现代人》三本励志小品文),在**总发行量逾60万册。他淡薄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丰沛的内在能量,不渝的创作忠诚,对散文艺术的努力开拓,使之成为一代散文大家。
秦岭看山 书上说,渭河以南的山,凡是大山、都叫秦岭, 所以秦岭不是一 座山,是一大片山地。这片山地有多大?它的北面是 渭河,南面是 汉水,渭河在陕西境内造成一片沃野,古称八百里秦 川,秦岭山地 从东到西,大约就是这么宽。南北纵贯秦岭的道路叫 子午线,书上 说,这条路有六百六十华里,秦岭山地从南到北,大 约就是这么长。 穿过秦岭山地,除了栈道以外,有三条山路可走 ,我们走的这 一条是:安康,镇安,柞水,西安。 从安康旧城出北门,渡汉水,向漫天嵯岈的秦岭 山地进发,蓦 然忆起“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高高低低的山 ,一层一层的 山。行人沿着斜斜的石径往上爬,转一个弯又一个弯 ,路似羊肠, 人好像一直往山里钻,又怎么也钻不出它的包围。因 为有这样的 经验,所以后来对杨万里的一首诗过目成诵:“莫言 下岭便无难,赚 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在镇安住宿的那**,中秋刚刚过去,月亮反而 *团园皎洁。 坐在山村的小院里,暮色中四围皆黑,我们先看见光 ,后看见山,* 后看见月,想起“创世纪”,先有光,后有*月。月 光下看重重叠叠 山,世界如同废墟,人和月的关系反而亲切,忘了月 球也是废墟。 同行的人说这天气是饮酒的天气,我陪他们喝了几杯 ,恍惚第三次 世界大战结束,文明毁灭,唯我幸存。又以为自己是 李太白,笑傲 江湖,五岳看山不辞远。 过镇安县城,人山渐深。秋山云气疏薄,山景明 净,山不知名, 各有面目神态:有的如老伴互相搀扶,有的如守门犬 作势拒人,有 的如谗巨暗暗窥伺古今,找机会中伤无辜。山溪湍急 ,过了一条又 一条,好像大自然在慌张逃走,而文明在后面紧紧追 赶。记得经过 柞水,山势*高,山成群成簇,也有主有从,好像一 个大**统率许 多小**,好像许多小天才追随一位大天才。一座山 走到尽头,就 像一个艺术流派已经确立,下一座山再给你新的惊奇 。 那些山挡在你面前,逼你看了又看,你不看、他 不放行。我是 征人,不是游客,“山阻人行人不从”,山不让人, 人自己找路,偏要 人山出山,登山下山。山中七*,跟山抗争,有时越 山而行,从山下 看到山上,有时绕山而行,从山前看到山后。俗话说 宁走平地十 里,不走山路一里,行路难,步步沉重,不留脚印。 我起初对山很厌烦,后业生了欢喜心,自然风景 是没有成规也 没有成见的,看得多了,喜欢那千般颜色,万种姿态 。“山形步步 移”,走短短一段路,大片山景全新全换。山有生命 ,山是活的灵, 拔地而起。“泉使山静”没看到,“石使山雄,云使 山活,树使山葱” 看到了。“泰山如坐,嵩山如卧,华山如立”,泰山 嵩山没到过,如坐 如立的山全在秦岭过眼。 雨后乍晴,云特别漂亮,“云拥山动”,“青山 断处借云连”,都看 到了。登上高处,太阳显现,走到低处,太阳隐没, 山色*色变幻不 定,*光常挤进两峰之间的空隙处,胳臂伸得很长很 长,指指点点, 无非“石破苍藤绾,崖倾老树撑”。夕阳西下时,山 路昏墨,峰顶金 光辉煌,令人想低头膜拜。这般感*,也不知前代诗 人可曾有过。 山峰罗列,看山如看画,一条又一条皱褶清清楚 楚,加上阳光 扫瞄,细小处又有许多勾勒烘托,种种线条可爱到极 点。山不过是 一些美好的皱褶,这是国画老师刘孟卿教给我的观念 ,他是山东莱 阳人,穿长衫,留长须,形貌近似后来在**的画家 张杰。我未能 学会描画任何东西,但是得到一双看山的眼睛。他无 条件肯定每 个学生作画的能力,他说没有不会画“画儿”的人, 伏羲氏一画开天 也是“画儿”。 秦岭绵延几百里,没留空白。那些无法形容的皱 褶,天造地 设,极尽变化。所谓美,大概是需要载体的吧,所以 开天辟地,留下 山川,预设了多少承托,层层叠叠,半藏半露,留下 美以待画家 诗人。 我开始明白,画家为什么画一个人,一动不动的 坐在船上、看 那一动不动的山、不改变也不分离。读旧诗沾惹上身 的士子息气 弥漫开来,假如可能,我幻想把祖国的名山像摆在画 廊里那样一一 观看,我愿意化身千千百百,一动不动留在山前。 这条路上*高的那座山叫太白,太白山三千七百 六十七公尺, 高度超出华山。李太白五岳看山不辞远,他没进过秦 岭,却留下这 样一个名字。它附近有首阳山,伯夷叔齐宁愿饿死的 地方;有终南 山,名士等待朝廷起用的地方。我们这批左奔石突的 初生之犊,在 两者之间经过,若有山神来问今生愿意住在哪座山里 ,真不知怎样 回答才好。 登上峰顶,有一片平地,没长树也没长*,居然 有座庙,庙门居 然加了一把大锁。山风如海啸,逼得我们不能走,在 地上爬。这地 方没有鸟,山坡挡风,树木才有机会歪着插在石缝里 。我大喊一 声,声音被风裹去,连我自己也听不见。高山比较接 近太阳,反而 比平地冷,书本上说,高处水气少,热量散发也快。 不敢想象*高 寒处,四顾无路,不知道自己怎么能来到这里。天空 大了几圈,下 望群山罗列在云中,一望无尽,云无尽山也无尽,看 山尖把云海戳 破,冒出头来,想象海上仙山。我并不指望遇见神仙 ,只盼出来个 和尚,可是没有。 我们一路朝北走,只注意山阳,这时回首一望千 山紫,看见的 是山阴,如同一群朝夕相伴的人忽然戴上面具,心中 一惊。山向阳 的一面总是有坡,向阴的一面总是陡峭危险,所以上 山容易下山 难。山阴的路是凿石开成,曲折,没有起伏,很窄, 搂着两旁的岩石 小心走,还以为抱起地球。北望*远处雾气茫茫,白 色中夹着灰 黑,应是渭河。渐渐听见鸟声,渐渐一颗心落了地。 下了这座山,地势平坦多了。有一段路简直是深 谷,抬头不见 天*,脚下铺满一代一代枯叶,艰难如在沙漠上行走 。从一个很大 的岩石拱门下穿过,相信是谷口。出谷后路渐平坦, 渐渐看见古道 瘦马,心中一喜。看见瓦房黄犬,看见举世闻名的窑 洞,没多远,就 是西安城南的王曲了。 我常常为秦岭抱不平。徐霞客华山归来,下汉口 ,秦岭擦身而 过,他没正眼瞧一下,傲慢势利。韩文公看秦岭,居 然说脖子看酸 了,什么话。寒山越秦岭,走襄阳,秦岭不提一字, 糊涂。 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