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集(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鲁迅杂文集(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作者: 鲁迅|编者:立人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2.50
折扣购买: 鲁迅杂文集(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ISBN: 9787545524567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鲁迅从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师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大的变故,经济状况逐渐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这使他饱尝了世俗的冷眼和蔑视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898 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 年到日本学医。当时中国正在经受外国列强的欺凌,鲁迅认识到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比医治肉体的病痛更加重要,从此便弃医从文,用犀利的文笔唤起民众的觉醒。1909 年鲁迅回国,1918 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之后鲁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 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代表作品有《野草》《朝花夕拾》等。1923 年鲁迅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该书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的其他知名作品还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1930 年3 月,“左联”正式成立,鲁迅被推荐为常 委,成为中 国 共 产 党 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1936 年10 月19 日,一生笔耕不辍的鲁迅病逝于上海。鲁迅去世后,他的文章长久鞭 策着国人,毛泽东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内容简介

作家生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 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鲁迅 从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师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 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大的变故,经济 状况逐渐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这使他饱尝了世 俗的冷眼和蔑视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 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到日本学医。当时中 国正在经受外国列强的欺凌,鲁迅认识到医治麻木的 国民精神比医治肉体的病痛更加重要,从此便弃医从 文,用犀利的文笔唤起民众的觉醒。1909年鲁迅回国 ,1918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 》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第一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之后鲁 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 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代表作品有《野草》《 朝花夕拾》等。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呐 喊》,该书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的其他 知名作品还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 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等。 1930年3月,“左联”正式成立,鲁迅被推荐为 常 委,成为中 国 共 产 党 领导下的左 翼文化运动的一员 干将。1936年10月19日,一生笔耕不辍的鲁迅病逝于 上海。 鲁迅去世后,他的文章长久鞭策着国人,毛泽东 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 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创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洋务派实施“新政”,维新派发 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 ,最后均没有完成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失败 告终。这时,一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总结历次社会 变革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中国民众的封建愚昧思想需 要启蒙,中国的封建专制文化需要彻底颠覆,否则社 会将无法进步。在这种精神启蒙救国的热潮中,五四 运动拉开序幕。这场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 的口号,要求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并以此作为清算 反人道、非人性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思想武 器。这场运 动猛烈抨击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和封 建礼教。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能体现他的精神和创造力。他 弃医从文的目的是唤醒麻木的民众,拯救落后的民族 。当时的政府越发腐败,残酷地剥削和镇压人民群众 ,鲁迅毅然站在反抗者一边,以笔做刀 *,投向敌人 的阵营。尤其是五四运动的爆发,更激发了鲁迅的爱 国热情,开始用杂文的形式宣扬“民主”与“科学” ,揭露和痛斥政府的腐败、无能,讽刺那些利己主义 者,以唤醒民众。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 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 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 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鲁迅站在民族的高度,对 腐败的国 民 党 政府和那些卖国求荣者进行了无情的讽 刺和坚决的痛击,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和《拿来主 义》等。鲁迅的诸多杂文创作为新文体的确立奠定了 基础。 作品速览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热风》《华盖集》《华盖集 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坟》《而已集》《三 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多部杂文集中的经 典作品。 这些杂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意蕴丰富,言简 意赅。有的篇目短小精悍,有的篇目则幽默诙谐。在 这些杂文中,鲁迅抒发着自己的愤怒,痛斥封建礼教 ,对麻木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具有强大 的时空穿透力,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深刻影响。许多 杂文,对于当今的青年人也具有很深的启示,我们阅 读时总会得到心灵的震撼。 文学特色 鲁迅杂文极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在他的杂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文章如同刀剑刺 痛敌人,唤醒麻木民众。鲁迅先生勇于承担起知识分 子的社会责任,其杂文的总特点是批判性、否定性和 攻击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以小见大,总是能够上升到 人性和社会的高度。鲁迅杂文中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 人及人的心理和灵魂,能够一针见血地分析时弊和社 会问题的实质。如《论“他 妈 的!”》,从国人司空 见惯的“国骂”背后,看出封建等级扭曲人性的现象 ;又如《长城》,在国人引以为傲的长城看到封建制 度对人的压迫。 其次,鲁迅的杂文具有时空穿透力,具有深刻的 批判性和对社会深层次的精确把握。鲁迅的杂文至今 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如《导师》给青年人的指 导,对当代青年人仍有很大的影响。 再次,在表现手法上,将比喻、夸张,嬉笑、怒 骂融为一体;有时只寥寥几笔,但却逼真生动,极具 战斗力。如《略论中国人的脸》,在轻松的行文中, 道出中国人的性格和心理,将批判融人其中。 最后在语言上,自由无拘、幽默诙谐的独特的语 言风格。时而文言,时而外文,其间又夹杂着方言俚 语。这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适应,如《夏三虫》 中,语言简洁明了,但其中蕴含深意。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