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家经典书系《孔子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庄科村人,1910年10月30日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他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传》等。
内容简介
孔子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他担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另一回是当“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孔子说:“叫我管会计,我就要让账上不会出错儿。”果然他管的账都是一点岔儿也没有。他在青年时期工作就是这样踏实,这样负责的。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士”这一社会阶层的。孔子是第一个把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普及给一般人的人。当时的社会条件也已经容许他这样做,并且要求他这样做。孔子曾说:“只要谁拿十条干肉来做入学礼,我没有不教他的。”自然,能备得起十条干肉的,绝不是最穷的人,所以能够获得教育的人,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比起以往来,这就是个大进步了。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得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得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根本的立国精神,能够历久不变,能够浸润在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够表现中华民族之独特伦理价值的话,这无疑就是孔子的思想。作者李长之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读者在读孔子一生中的一个个故事中,既可以收获知识,增加国学素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