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野马图书历史馆)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野马图书历史馆)
作者: 毛翔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野马图书历史馆)
ISBN: 9787550206359

作者简介

毛翔,重庆人,资深三国历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国末期。此时的吴、蜀、魏三国各有各的隐 忧,吴国因为孙权立太子一事陷入权力纷争之中,大都督陆逊受牵连而死 ,朝中人人自危;远在西部的蜀国,皇帝刘禅被宦官们夺权,已经无法获 知前方的战事情况;而魏国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随着曹爽集团势力的一步步膨胀,以及四朝老臣司马懿的一步步退让 ,魏国朝政大权几乎被曹爽一人所掌控,年幼的皇帝曹芳被架空了,成了 傀儡。曹爽是已故前朝重臣大司马曹真的儿子,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后, 原本谦虚谨慎的他走上了权力扩张之路。魏明帝曹叡驾崩以后,年幼的皇 帝曹芳少不更事,权力和私欲极度膨胀的曹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同时排挤四朝老臣、先皇唯一的托孤重臣司马懿。 曹爽一次又一次的威逼,司马懿一再地忍让,但曹爽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 思,因为司马懿是这个朝廷中唯一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人。 这天,司马懿中风非常严重的消息传来了,曹爽高兴坏了。在他看来 ,司马懿已经到了这般田地,生活尚且难以自理,生命尚且难以自保,何 谈和他争夺权力?而没有了司马懿,那他曹爽夺取大权甚至一统江山也就 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么长时间的钩心斗角、权谋争斗,已经让曹爽精疲 力竭了,如今,司马懿败下阵来,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于是,曹爽叫来了 他的幕僚们,商量着第二天一起出城打猎,庆祝一下。 曹爽的幕僚们皆叫好,唯有生性谨慎的桓范皱起了眉头,他劝曹爽说 :“大将军,如今局势虽然日趋明朗,我等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毕竟大事 未定,如果我们全部出城,假使城里有人作乱,恐怕对我们不利啊。” 曹爽听了这话,哈哈大笑道:“元则(桓范字元则)多虑了。司马懿重 病在床,尚不能动弹,何谈对我等不利?而除了司马懿以外,朝中其他人 尚不足挂齿,欲呼无应。如今,兵权掌握在我的手上,况且城中我们的眼 线众多,之前又剿灭了很多叛党,谁人敢来作乱?” 桓范回答说:“微臣担心的正是司马懿。大将军千万别忘了,自从司 马懿称病隐退以后,我们所了解到的只是打探来的一些表面消息,究竟是 虚是实,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古人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微臣 担心司马懿正是装病在家,静待机会。倘若真的这样,一旦我们出城打猎 ,司马懿就有可能伺机反扑,这样,我们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 听了桓范的一席话,曹爽帐下的另一位谋士何晏也有些不安起来,于 是,他向曹爽建议,应该派一位信得过的人亲自前往司马懿府上试探一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曹爽手下的人平时和司马懿几乎没有什么 来往,此时如果突然前往,很难不引起司马懿的疑心,这样的话,仍然看 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面对这个难题,曹爽发愁了。 正巧这时,李胜接魏少主曹芳的命令由河南尹改任荆州刺史,作为曹 爽的党羽,他来到曹爽府上作别。曹爽灵机一动,李胜要去外地做官,前 来道别,这不正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拜访司马懿的理由吗?于是,曹爽令李 胜以道别为由前往司马懿府上一探究竟,看看司马懿到底是真病还是装病 。李胜领命即刻前往。 司马府的大门紧闭着。事实上,从司马懿抱病回家至今,这扇大门几 乎没有打开过。高高的院墙阻挡了曹爽及其党羽对朝中最后一股异己势力 的掌控,让曹爽等人难以摸清里面的虚实,但对于里面的司马懿父子来讲 ,这却是一块天然的庇佑屏风,他们越是安静,越能听清楚外面的声音。 当李胜叩响了这扇厚重的大门时,里面响起了琐碎而纷乱的脚步声, 因为很轻,李胜并没有觉察到。 “吱呀——”李胜见有人开了门,便毕恭毕敬地自我介绍道:“在下 河南尹李胜,即刻前往荆州赴任刺史,特前来向老前辈道别。”开门的下 人回敬了一个礼,便带着李胜进了门。 下人带着李胜径直来到司马懿的房间——没有办法,这位四朝老臣已 经老了,病重了,动不了了。来到司马懿的病榻前,映入李胜眼帘的是一 片污浊不堪的景象,司马懿披散着花白的头发,窝在老旧退色的被子里边 ,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双目黯淡无光。一旁的婢女手拿着帕布,不时地 擦去司马懿嘴角流下的口水。枕头旁边还有一些粥汤蒸发后留下的残迹, 应该是半身不遂的司马懿在婢女喂食的时候从嘴角流下的。“司马懿真的 老了,只剩一口气了!”李胜心里这样感叹着,表面上装出一副非常关心 和同情的样子,往司马懿的床边走去。腐朽的酸臭味变得更加浓烈了,李 胜不禁皱了皱眉。 司马懿的眼珠子歪斜着,见有人来了,便在两位婢女的搀扶下艰难地 挪起了身子,整个人仍然显得颤颤巍巍的。 李胜坐在司马懿的床前,假惺惺地说道:“好久不见太傅了,我原本 只听说太傅生病了,没想到病得这么重。如今,天子让我远赴荆州任刺史 ,所以特来辞拜太傅。” 司马懿皱起眉头,双目呆滞,但仍然努力仔细地听着,听完后问道: “什么?并州?哦,那个地方离朔方近,对防备有利啊。” “我说的是荆州,可是司马懿却听成了并州,看来司马懿病得还真是 不轻啊。”李胜心里这样想着,差点儿没笑出声来,不过还是努力地憋住 了。他马上又假装非常同情地说道:“太傅大人啊,小的是去任荆州刺史 ,不是并州。” “啊?”司马懿大声地接过话,疑惑地问道,“你刚从荆州回来吗? ” 看来司马懿不仅耳背,还有点儿老糊涂。李胜摇了摇头,纠正道:“ 是荆州,在汉区域上的那个。我来时,众位大臣都说太傅旧病复发,所以 特来拜访。我不是去并州,也不是从荆州来,而是奉调离开京城去家乡荆 州上任。” 司马懿呵呵笑道:“去荆州找人,找谁啊?”笑中还带着几分痴。 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这样实在难以沟通,于是,李胜转身问司 马懿的家人:“太傅如何病成这个样子?” 司马懿的妾柏夫人无奈地摇摇头,说:“太傅年纪大了,耳聋了。” 李胜心想,原来叫了半天,人家都没听见,真是浪费感情。既然没法 讲话,那就改成写的吧。于是,李胜命下人取来纸笔,写下几个大字:我 调任荆州刺史。 司马懿用颤颤发抖的手接过纸,凑近了细眯着眼看,那样子颇为滑稽 。过了好久,李胜见司马懿没有什么反应,便觉奇怪,也凑近去看,差点 儿没笑出声来。原来,司马懿把纸拿颠倒了。经过李胜的纠正,司马懿这 才勉强看懂了上面的字,明白了李胜的来由。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