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忠告(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策)
作者简介
张养浩,字孟希,元朝时济南历城人,是当时有名的勤政爱民的官员。幼时就饱读诗书,到年长时才被举荐为官。在官十年,颇有政绩,百姓曾为他立碑颂德。 在张养浩担任监察御史时,奏时政万言,大忤当时宰相,并因此而被免职。延祐初,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又升为礼部尚书。至治初,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所著的《从政忠告》,人称淳厚明粹,而又切实近理,不涉迂阔,一经面世,则广为传阅,并被奉为统治者抚民求治的圭臬。
内容简介
【原文】 命下之日,则拊心自省:有何勋阀行能,庸兹异数?苟要其廪禄,假 其威权,惟济己私,靡思报国,天监伊迩,将不汝容。 【解译】 自受命那一天起,自己就应该扪心自问:有什么特殊的功绩,或者是 有什么超乎常人的品行和才能,承受这种特殊的礼遇?如果只是设法取得 俸禄,借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不思报效朝廷,上天也会监视你,也不会 宽容你。 【事典】田文镜不敢一事苟且 田文镜(1662-1732),字抑光,汉军正蓝旗人,雍正五年(1727)因功 选入正黄旗。祖先原居广宁(今辽宁北镇)。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十二 岁的田文镜以监生任福建长乐县县丞,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自从步入仕 途,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过六旬的田文镜历官四十载,不过当 到内阁侍读学士,而且政绩平平,史书上只留下了他凭着资历而缓慢升迁 的记录,却未记载下一点可以扬名的政绩。直到雍正帝登基后,田文镜才 开始显露出他的才干,并很快成为地方督抚之楷模。这当然与他多年在官 场磨炼出的精明才干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能够识别、提拔他的 英明君主。雍正元年(1723),田文镜受命告祭西岳华山,途经山西时,他 得知山西官员匿灾不报,以致百姓遭殃,便如实向雍正帝汇报,雍正帝极 为赞赏,嘉其直言无隐,命速往山西赈灾。当田文镜圆满完成救灾任务后 ,即被任命署理山西布政使,他“清厘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之一新” ,因而使雍正帝对他更加器重,遂于雍正二年(1724)正月调任河南布政使 ,后又升为河南巡抚。从此,田文镜得以一展宏图。 田文镜受“知遇”之恩,报效心切,用他自己的话说,“即鞠躬尽瘁 ,亦难报效,惟有矢此血诚,不敢一毫怠惰,一事苟且。”因此,尽管他 到河南上任时已六十三岁,而且身体多病,但他全然不顾,一上任便大刀 阔斧地对官场长久以来的陋规、科派,以及州县逃赋、隐匿土地等问题进 行了整顿。他还特别注意认真执行雍正帝的各项改革措施,使之在河南得 以落实。整顿吏治,清查亏空,是雍正帝登基后进行的第一件大事。田文 镜在河南亦以此为先务,他一到任,“即查核豫省亏空”,而且“不遗余 力,檄委各府州互相觉察,总期彻底澄清,不容纤毫短少”,对那些有贪 污行为者,俱“令其涤虑洗肠,痛改前非”,否则“立即揭参”,毫不留 情。由于措施严厉,河南清查亏空事进展较快。此外,田文镜严肃吏治, 对属员要求极严,对贪赃枉法,以及玩忽职守者同样严惩不贷。赴豫仅二 年,他就劾罢属员达二十三名之多。田文镜锐意兴革,必然受到保守势力 的攻击,特别是他惩治贪官卜分严厉,必然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因而保守 势力对田文镜恨之入骨,经常向雍正帝密奏田文镜之“刻薄”。雍正帝对 田文镜的干劲十分赞赏,但为了使他不致陷入孤军奋战,曾下谕劝他讲究 斗争策略及方式:“豫抚之任,汝优为之。但天下、事,过犹不及,适中 为贵,朕不虑汝不及,反恐报效心切,或失之少过耳。”田文镜十分感激 雍正帝的善意提醒,对各种诽谤及攻击毫不介意,仍旧对河南政务不停地 进行整顿。他不怕挨骂、不怕孤立、认准的事就要一干到底。在贯彻雍正 帝关于“士、民一体当差”政策的过程中,田文镜狠狠打击了保守势力的 进攻,迅速解决了一起旨在反对改革的“罢考”事件。 田文镜抵豫之前,河南连年遭灾,人民苦不堪言。上任之后,他通过 深入了解情况,发现与河堤工程长年失修有关,以致无雨干旱,遇有大雨 又酿洪灾,于是决定由政府拨款兴工修筑,并提出人夫应由各少州县分遣 ,“按照百姓地亩,或半顷或二顷出夫一名”,“绅衿里民,一体当差” 。这本是个利国利民的政策,但却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有田半顷 或二顷者自然是地主,他们一向与绅衿等享有特权,官府也不敢轻易触犯 ,没想到新上任的布政使却毫不留情面。于是在一些人的挑唆下,开封府 封邱县绅衿、武生等赴巡抚衙门控告;反对一体当差。要求维护儒户、官 户的特权,最后发起罢考,一时声势浩大。田文镜受“知遇”之恩,报效 心切,用他自己的话说,“即鞠躬尽瘁,亦难报效,惟有矢此血诚,不敢 一毫怠惰,一事苟且。”因此,尽管他到河南上任时已六十三岁,而且身 体多病,但他全然不顾,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对官场长久以来的陋规、科 派,以及州县逃赋、隐匿土地等问题进行了整顿。他还特别注意认真执行 雍正帝的各项改革措施,使之在河南得以落实。 整顿吏治,清查亏空,是雍正帝登基后进行的第一件大事。田文镜在 河南亦以此为先务,他一到任,“即查核豫省亏空”,而且“不遗余力, 檄委各府州互相觉察,总期彻底澄清,不容纤毫短少”,对那些有贪污行 为者,俱“令其涤虑洗肠,痛改前非”,否则“立即揭参”,毫不留情。 由于措施严厉,河南清查亏空事进展较快。此外,田文镜严肃吏治,对属 员要求极严,对贪赃枉法,以及玩忽职守者同样严惩不贷。赴豫仅二年, 他就劾罢属员达二十三名之多。 田文镜锐意兴革,必然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特别是他惩治贪官十分 严厉,必然触及某些人的利益,因而保守势力对田文镜恨之入骨,经常向 雍正帝密奏田文镜之“刻薄”。雍正帝对田文镜的干劲十分赞赏,但为了 使他不致陷入孤军奋战,曾下谕劝他讲究斗争策略及方式:“豫抚之任, 汝优为之。但天下事,过犹不及,适中为贵,朕不虑汝不及,反恐报效心 切,或失之少过耳。”田文镜十分感激雍正帝的善意提醒,对各种诽谤及 攻击毫不介意,仍旧对河南政务不停地进行整顿。他不怕挨骂、不怕孤立 、认准的事就要一干到底。在贯彻雍正帝关于“士、民一体当差”政策的 过程中,田文镜狠狠打击了保守势力的进攻,迅速解决了一起旨在反对改 革的“罢考”事件。 田文镜抵豫之前,河南连年遭灾,人民苦不堪言。上任之后,他通过 深入了解情况,发现与河堤工程长年失修有关,以致无雨干旱,遇有大雨 又酿洪灾,于是决定由政府拨款兴工修筑,并提出人夫应由各州县分遣, “按照百姓地亩,或半顷或二顷出夫一名”,“绅衿里民,一体当差”。 这本是个利国利民的政策,但却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有田半顷或 二顷者自然是地主,他们一向与绅衿等享有特权,官府也不敢轻易触犯, 没想到新上任的布政使却毫不留情面。于是在一些人的挑唆下,开封府封 邱县绅衿、武生等赴巡抚衙门控告;反对一体当差。要求维护儒户、官户 的特权,最后发起罢考,一时声势浩大。当时,河南的学臣对此竟“无一 言严饬”,而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更“将罢考一事置若罔闻”,声称 :“我只管人命盗案,余事非我职掌。”形势对田文镜极为不利,他也感 到“势甚孤危”。但是,为了把一体当差这项改革措施进行到底,田文镜 敢犯众怒,就在河南一些大员袖手旁观的情况下,他“捐弃身家,不避嫌 恕”,对地主、绅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迅速将为首者捉拿严办,杀一儆 百,终于使考试照常进行,地方很快恢复了平静,而各处堤工也按原计划 兴办,无一例外。在这个问题上,雍正帝态度鲜明:“果能任怨任过,真 实为国家竭力报效,何危之有?”实际上是全力支持了田文镜。 有雍正帝的支持,田文镜更加勤奋。他曾多次表示,为了把河南工作 搞好,他要“益加敬谨,夙夜匪懈,竭尽驽骀,以仰报我皇上知遇之隆恩 ”。在严厉打击保守势力的同时,田文镜对地方各项工作也是兢兢业业。 他忠于职守,且精勤于钱粮、治河、刑名、防盗诸务。雍正帝曾下令在全 国实行“摊丁入亩”的赋役改革,田文镜积极贯彻,他在调查了河南各州 县的情况后,于雍正四年(1726)奏请自五年(1727)始,河南全面推行摊丁 入亩,“各邑丁粮均派地粮内,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轮将”,获得批 准。使河南成为在全国比较早实行这项改革的省份之。 治河,兴修水利,历来是封建政府的大事,对河南来说,尤其突出。 田文镜对此更是努力之至。他在雍正二年修筑堤工的基础上,从雍正三年 (1725)正月起,又对原来负责河工的堡夫,以及由江南调来协助防护的河 兵进行训练和约束,并对管河官员重其职守,力图训练一支干练的护河队 伍,以保证豫省河堤的坚固。同年夏季,遇有大雨,黄河“净长水四五尺 间至七八尺不等,势亦汹涌”,且多有“出槽漫滩”之处。田文镜“晓夜 查催,不遗余力”,并严格要求各处官员必须“率领兵夫昼夜住宿堤上, 多备料物,人夫协力,加紧修防”,终于使这次洪水未能成患,而“禾黍 畅茂”。雍正帝闻讯,高度赞扬说:“如此在地方上忧勤不懈,何事弗克 办集耶?”事后,田文镜又安排各地务必在“今冬明春,乘农务闲暇之时 ”加固堤岸,“庶堤岸巩固,安如磐石”。 在田文镜的努力下,河南的治河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释评】 田文镜正是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地方政务的百废俱兴,并成为全 国督抚之楷模。田文镜在被授予担任河南巡抚时,即表下心志,“即鞠躬 尽瘁,亦难报效,惟有矢此血诚,不敢一毫怠惰,一事苟且”。 雍正帝曾对田文镜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盛赞道 :“及为巡抚后,三年以来,整饬河工,堤岸坚固,河汛安澜,年岁丰稔 ,绅衿畏法,正己率属,地方宁谧,而每事秉公洁己,谢绝私交,实为巡 抚中之第一。”从此,田文镜成了朝野闻名的能臣,而且是雍正帝最为称 许的三大臣(鄂尔泰、李卫、田文镜)之一。 只要认真研究一下田文镜的经历及其对工作的态度,就不难发现,他 在河南取得的成就,正是他励精图治、锐意兴革的结果,为后世的为官者 树立了“在其位,谋其政”的典范。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