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遗梦:柳如是小传

红豆遗梦:柳如是小传
作者: 汪兆骞|责编:秦琥//何彦彦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10
折扣购买: 红豆遗梦:柳如是小传
ISBN: 9787229181130

作者简介

汪兆骞,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原副主编,《文学故事报》原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文学即人学》《我们的80年代》《启幕》《别来沧海事》《香盈碧莲花》《春明门内客》《李叔同传》《纸上起风雷》等,深受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第九章自芙蓉庄泛舟拂水 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柳如是四十岁,至顺治十八辛丑(1661)柳如是四十四岁。 丁酉年(1657),钱牧斋曾有诗记其与柳如是在红豆庄的生活: 松火柴门红豆庄,稚孙娇女共扶床。 金陵无物堪将寄,分与长干宝塔光。 柳如是时年四十岁,女儿已八岁,院中“红豆树大合抱”,遮天蔽日。次岁戊戌年(1658)中秋日,钱牧斋张罗酿制的美酒告成,戏作《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柳如是善饮,程嘉燧的《朝云诗》中有“拣得露芽纤手瀹,悬知爱酒不嫌茶”之句便是证据。柳如是不仅善饮,还善酿。《牧斋尺牍 · 与侯月鹭》中记有:“秋间欲得洞庭葡萄酿酒,苦不能得其熟候。彼时得多饷,以酬润笔。知不厌其贪也。内子辱深念,并此驰谢。”钱、柳二人夫唱妇随,同研同乐。 孟冬(十月)十六日,钱牧斋偕河东君自芙蓉庄泛舟拂水,瞻拜祖先。 出游拂水,见石涧流泉,清冽澄洁。钱牧斋索性脱去鞋袜,赤足濯水,不胜欢愉。柳如是见状,笑道:“此清渠水,岂秦淮河耶?”这等刻薄贬损,钱牧斋面有恧容。 拂水山庄在西郭锦峰之麓,乃钱家别业,其侧有钱家先人茔。山庄内有耦耕堂、秋水阁等。此次偕柳如是偶来,已是深秋,山庄最好的时节乃是和风拂面、梅花将绽之时。坐小舟而来,令僮子击鼓舟中,音节清越,谓之“催花信”。 岁月如拂水,不知不觉就流走了春秋。 …… 钱牧斋、柳如是并没有被吓倒,仍在暗中支援义军。为了联络抗清力量,在柳如是的支持下,钱牧斋以游览访友之名先后到过崇明、金华、松江等江浙各地,频繁往 来于南京与苏杭之间。有时柳如是会与钱牧斋一同前往,更多的时候,她以为钱家购买绫罗绸缎、湖丝等物之名前往苏杭的商行,暗中运送物资银两,支援义军。 岁次到了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郑成功和张煌言北伐的消息不断传来: 郑成功率师攻克镇江,又兵临南京。 兵部侍郎张煌言统领之部光复芜湖,芜湖父老,担酒牵羊,犒劳义军。 张煌言将芜湖之兵分数路:一出溧阳、广德;一镇池州,截长江上游;一军往和州,以固采石;一军入宁国,以图徽州。 不长时间,有二十多个县揭竿而起,庐州、凤阳积极支持,义军发展成二十多万的浩荡之师。 江南沦陷为奴的百姓,翘首盼望义军打过来,复兴明朝。钱牧斋也欣喜若狂,慨然赋诗,“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但战事瞬息万变,郑成功因轻 敌而败退出南京,准备撤回厦门。 钱牧斋暗暗着急,于八月初十日从芙蓉山庄附近的白茆港乘船驶向崇明岛,去见郑成功,希望共商复起之计。钱牧斋作《后秋兴八首》慰别柳如是,其中“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之句,是用王维诗、李龟年故事及杜甫诗的古典,隐喻自己对柳如是的别后相思和夫妇二人共同的故国之思,以及他们对于反清复明事业的必胜信心。 说起柳如是,或许大众的第一印象是“秦淮八艳”,而一代巨匠陈寅恪先生却在晚年花费十年时间写就了《柳如是别传》,国学大师王国维也为柳如是题诗赞颂。柳如是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看完了“柳如是小传”,不得不让人叹服:即使在身份等级分明的时代,柳如是也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柳如是,明末清初的名妓、才女。原名杨爱,十三岁堕入章台,在乱世风尘中漂泊求生,她哀叹命运的凄凉和对自己的不公,据唐朝韩翊的《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改姓柳;后读辛弃疾词《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起初跟随名妓徐佛学艺,后入宰相(周道登)府为妾,不久出宰相府以“相府下堂妾”的名号往来于江浙。才貌双绝的柳如是,深受当时名士才俊的追捧,与云间诸子过从甚密,与才子陈子龙山盟海誓,与富商汪然明往来密切,但岁月蹉跎,顾忌柳如是的身份,社会名流不敢迎其进门,而柳如是也不肯轻易入大户人家做一个困于深宅的低贱的妾室。她的人生路要自己走,伴侣自然也要自己选! 柳如是活得热烈而有信仰,虽身陷泥淖,但一生都在努力主宰自己的人生。她蕙质兰心,用才华敲开了陈子龙的家门;她玲珑剔透,主动追求文坛盟主钱谦益;她刚毅果敢,在南京城破后力劝钱谦益一同殉国;她赤心报国,全力援助郑成功等抗清义军;她傲雪欺霜,为了维护钱家不惜以死抗争。 柳如是的一生可谓传奇,拿了一手烂牌却活出了王炸的人生。但在封建道德纲常的约束下,柳如是身上的美好特质被抹杀,“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为后世轻薄者岁厚诬”,真实的柳如是被隐匿在了各种传奇话本中。 从孤女,到名妓,到尚书夫人,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本就是一个奇迹。柳如是还活成了女人最羡慕的样子。 《红豆遗梦 : 柳如是小传》意图走出故事,还原一个“活出真我的乱世佳人柳如是”。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忠于自己,热爱生活,或许是我们现在还要读柳如是的意义。 为了全面而真实地展示柳如是的才情,《红豆遗梦 : 柳如是小传》还附赠了柳如是的画作和诗集。希望在阅读这本美好的小书过程中,美好的女子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