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精装)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精装)
作者: 张宏杰|责编:陈丽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95.00
折扣价: 58.90
折扣购买: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精装)
ISBN: 9787229163228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著有《饥饿的盛世》《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简读中国史》《简读日本史》《千年悖论》《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内容简介

同为农民天子,朱元璋的个性和刘邦的完全不同。刘邦骨子里有股无法无天的放荡豁达,他见到秦始皇车驾,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攻下咸阳之后,他沉湎于秦朝故宫的金帛子女,一门心思想住下来快活一番,最后还是在身边大臣苦口婆心地劝谏之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可见其享乐的性格。而在朱元璋的字典中从来没有“休息”二字。穿上龙袍后,他没有把一分钟的时间浪费在享受胜利上,而是匆匆奔向下一个目标:巩固帝业。在农村,家中有了几块银子,还要深埋进坑洞或灶间,何况这么大的家业,怎能不妥善打点! 遍数古今中外,我们找不到比朱元璋更热爱“安定”的统治者,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热爱甚至成了一种偏执和狂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强迫症患者的意志往往如超人般坚强。他们倾向用自己的意志来规定世界,最不能忍受的是无秩序状态。他们渴望把一切安排得条理分明,对任何事情都要求按部就班。比如,在生活中他会要求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摆放有序:洗漱间挂的毛巾花纹要对齐,刷牙杯子的手柄方向要一致,厨房用品的摆放位置要固定,甚至连性生活都要严格按规定固定在星期几。 朱元璋就是这样。如果他终生只是一个农民,他一定是个治家极严的家长,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家里一切东西都要摆得整整齐齐,田里的庄稼一定伺弄得生机勃勃。如果他是一位公司老总,一定会把公司管理得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成了“予一人”之后,朱元璋端居九重之上向下看去,中国社会还沿着元朝末年的惯性动荡着,到处充满混乱、矛盾和冲突。这让他感觉眩晕和害怕。他感觉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垂涎他的巨大家业。他怕乱,怕社会的自由演进,怕任何一粒社会原子逃离他的控制。 朱元璋的素质其实最适合当一个村长,给他一个百十户人的村子,他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以他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他会深入每家每户,掌握每只家畜的膘情。他会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们每块地上应该种些什么。我们可以想象朱村长拉着他那张驴脸,背着手,威严地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仔细察看每一株庄稼的长势。村民们见了他,远远地就向他行礼、打招呼。他微微点点头,走到他们身边,长篇大论地教导他们如何生产、如何生活,告诉他们尊老爱幼,热爱朝廷。 不幸的是,命运慷慨地把整个国家交给了他。对于朱元璋来说,中国社会过于庞大、过于复杂了。国家可不是村子的累加,治国不同于治村。对于在农村骑惯了驴的朱元璋来说,巨大的中国如同一头他没有见过的恐龙,他骑在上面,虽然紧紧地握住了缰绳,还是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他熟悉驴子的秉性,可有点摸不透这头恐龙的脾气。 不过,村长自有村长的办法。为了一个人的“省心”,他必须使其他人都“静心”或者“无心”。在朱元璋看来,要保证天下千秋万代永远姓朱,最彻底、最稳妥的办法是把帝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牢牢地、永远地控制起来,让每个人都没有可能乱说乱动。就像传说中的毒蜘蛛,朱元璋盘踞在帝国的中心,放射出无数条又黏又长的蛛丝,把整个帝国缠裹得结结实实。他希望他的蛛丝能缚住帝国的时间之钟,让帝国千秋万代,永远处于停滞状态。然后,他还要在民众的脑髓里注射从历代思想库中精炼出来的毒汁,将整个中国的神经麻痹成植物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这样,他和他的子子孙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享用人民的膏血,即使是最无能的后代,也不至于被推翻。 ☆ 三面书口精美喷绘特装版,喷绘采用的是明代《出警图》。描绘的是万历皇帝在宫廷侍卫的扩送下,骑马出京,声势浩大地来到京郊的十三陵祭拜先祖的场面 ☆ 附赠作者张宏杰亲书藏书票一张 ☆ 手工加盖作者张宏杰私章钤印 ☆ 《饥饿的盛世》姊妹篇、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代表作 ☆ 生动再现朱元璋草根逆袭的传奇经历,犀利剖析朱元璋统治的成败得失与深远影响 ☆ 超有料附录:朱元璋亲撰的治国宝典《皇明祖训》、朱元璋大事记、明太祖分封诸王表、洪武朝功臣世表 对很多人来说,朱元璋是既熟悉又神秘且极具争议的皇帝。 从乞丐到帝王,他的传奇故事,人们都非常熟悉,但他的真实相貌究竟是长脸丑像,还是圆脸俊像,又众说纷纭,非常神秘。 他勤于政事,康熙皇帝赞他“治隆唐宋”,有人却认为他短视、残暴,活在洪武时代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这样一个面目多样、极为复杂的帝王,本书作者张宏杰用冷静的笔触叙述了他的传奇一生及其主要统治策略。我们熟知的内容,如朱元璋的逆袭,张宏杰写得更生动,让我们了解朱元璋称帝这一极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多重原因:时代背景、运气和个人能力。而我们只知道零星片段的统治措施,作者便用细密的笔法详细铺陈。他没有停留在叙述朱元璋做了什么的表层上,而更注重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深入剖析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 他从“底层视角”这一概念出发,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容易忽略的常识,即在高雅的上层文化之外,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一种底层文化。这种文化对人的思维和个性影响至深。由此,我们理解了朱元璋为何会用“村长式”的手法管理偌大的帝国:一切必须井井有序,并且永恒不变。 张宏杰的分析并非浅尝辄止、泛泛而谈,而是有理论、有高度,有结构、逻辑,层层深入。如朱元璋屠杀功臣,一般的观点是君臣斗争和为太子朱标扫清统治障碍。张宏杰则把不同时期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详细述出:第一阶段:想与功臣共富贵;第二阶段:依赖功臣出征,维护大明统治;第三阶段:儿子们能挑大梁,开始屠杀功臣;第四阶段:太子朱标去世,本来为朱标留用的功臣也被杀掉。曲折的心路变化,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幽微。 再如,朱元璋晚年发起鼓动“民告官”的非理性运动,张宏杰用我们的中庸文化中一直有“激进主义”的暗流来解释。当然,群雄逐鹿时靠理性脱颖而出的朱元璋在晚年失去理性,也有部分原因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屠戮功臣、牢狱百姓之顺利、容易,几乎没有遇到反抗,又大大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和浮躁感。坐踞极尊、四周毫无约束,这种地位对人性的腐蚀,他也不可能避免。” 通过叙述与分析朱元璋独创或改进的各种驯化人民的统治措施,作者深刻地揭示出朱元璋是时代与文化的产物,又极为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时代,改变了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从某个角度来看,朱元璋是非常成功的。他不但成功地登上了皇位,更制定了一套无所不包、永远不变的运行模式,保佑他的那些多数昏聩低能、行为乖张的子孙在皇位上坐了两个半世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又是失败的。他建立了一个超稳定、超低效率的社会,给整个文化性格打上了深深的保守烙印。 本书所展现的深度和广度,远非谈论朱元璋一人,更是谈论古代专制主义的特质和表现。阅读这本书,能帮助你提升对历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