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公法学大师(精)/法律史译丛
作者简介
彼得?黑贝勒(Peter H?berle),1934年生,德国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t Bayreuth)欧洲宪法学教授,曾任圣加仑大学(Universit?t St. Gallen)终身客座教授(法哲学)以及罗马、格拉纳达和拉丁美洲等地大学的客座教授,共出版55部著作,相关著作被译为十余种语言。 米夏埃尔?基利安(Michael Kilian),1949年生,德国哈勒-维滕贝格大学(Martin-Luther-Universit?t Halle-Wittenberg)法学院和经济学院教授,曾任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宪法法院法官,自2014年起为德累斯顿执业律师。 海因里希?沃尔夫(Heinrich Wolff),1965年生,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自2014年1月3日起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公法、环境法、科学技术与信息学教授。 译者简介: 王银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1)。 柳建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
译后记 《20世纪公法学大师》终于译完交稿了。本书以彼得·黑贝勒(Peter H?berle)、米夏埃尔·基利安(Michael Kilian)、海因里希·沃尔夫(Heinrich Wolff)所编的《20世纪国家法大师》(2018年第2版)为基础,选择了44位公法学大师的内容翻译而成。诚如本书的编者所言,“任何选择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关于本书的目录,译者也曾考虑按照现代学科领域分类编排人物目录,例如,格奥尔格·耶利内克(Georg Jellinek)、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等人应当归为公法理论,将海因里希·特里佩尔(Heinrich Triepel)、费利克斯·埃马克拉(Felix Ermacora)、阿尔弗雷德·费尔德罗斯(Alfred Verdross)等人列入国际公法学也几乎没有异议,但是当时相当一部分国家法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现在的诸多学科领域,无法简单地归类为宪法学、行政法学或者其他领域,因而本书遵照第二版的国家法学者的目录顺序排列。 这些20世纪的公法学大师的人生和学术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令人感慨万千:有的学术大师英年早逝,有的学术大师得享天年;有的学术大师一生顺遂,有的学术大师人生坎坷;有的学术大师的经历令人激昂,有的则令人唏嘘……这些学术大师各有特性和品格,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也成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但是,相同的是他们的学术成就以及他们对于公法学和人类智识的贡献。从这些公法学大师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感受到“导师”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受到导师和其他老师的关心、关爱和关怀,没有他们的导师和老师,他们的人生之路和学术之路可能是另一种样态。借用卡尔·科里内克(Karl Korinek)对于任奥地利宪法法院院长近二十年的瓦尔特·安东尼奥利(Walter Antoniolli)的论述:没有他们,这些学术大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取得如此成就。现实中的我们也承蒙导师和诸多师者的厚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此,我们也对我们的导师和老师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书是合作翻译的成果,感谢王锴、柳建龙、周万里、赵真、吴国邦等诸位老师和同学的付出与合作,同时也要感谢王静编辑的催促、认真和敬业。本书由王银宏统稿,主要是统一全书的人名、地名和一些出现频次较多的语词,在最大程度地尊重各位译者成果的基础上也作了部分译文和脚注的译改。原著中的人名主要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修订本)译出,其中没有的则主要根据其德语发音译出。书中不当和欠妥的译处,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王银宏 2021年12月21日 (辛丑年冬至) 本书展现了20世纪德语区公法学者的人生之路和学术之路。 本书是一部公法思想史的名著,以人物为中心和视角,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德语区公法领域赫赫有名、极具影响力的44位学术大师。本书可读性较强,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借助这本法律思想史的名著,不仅有助于学界理解20世纪的法学家及其著述,而且有利于我们理解现有的法律制度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