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3000年的中国)(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4/19/20221124195032785.jpg)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8.50
折扣购买: 枢纽(3000年的中国)(精)
ISBN: 9787549586080
从上古时代起,途径内亚传来的西亚肥沃新月地 带的物产、技术等,陆陆续续进人中原地区。因地利 之便而率先接触到这些技术的周人、秦人,在中原的 王朝更替中占尽了优势。嗣后的历史中,来自印度和 波斯乃至地中海东岸地区的宗教,如佛教、摩尼教、 祆教、景教等,也陆陆续续通过中亚传播到中原以及 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形成了新的精神凝聚力要素。 佛教对中原的原生文化构成挑战,景教和摩尼教以及 再后来的藏传佛教则改变了草原上的信仰,这些都带 来东亚的精神和政治转型。8世纪中期之后,伊斯兰 教缓慢进人中亚,带来更加复杂的精神世界,其影响 直到今天。 欧亚大陆更远方的西部欧洲,不会面对来自北方 的游牧帝国的压力,但是麦金德注意到,“在一千年 内,一系列从亚洲兴起的骑马民族,穿过乌拉尔山和 里海之间的宽广空隙,踏过俄罗斯南部开阔的原野, 取得了欧洲半岛的中心匈牙利;由于反对他们这一需 要,于是形成了周围的每一个伟大民族——俄罗斯人 、日耳曼人、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 历史”。这些来自骑马民族的大规模西迁,其动力源 很多时候来自中原地区。 中原人口众多,接受了通过内亚地区传播过来的 文化和技术,与本土文化互构结合,发展为庞大的经 济与战争力量,再反过来对游牧部落形成压力逼其西 迁。失败的游牧者向西面形成的压力,通过各种人群 层层传导进入欧洲,形成一个外生变量,在欧洲内部 的演化逻辑上增添了新的动力,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 的衰亡,也在中世纪以后逐步促成了欧洲的自我组织 与自觉意识。可以把欧亚草原通道想象为汽缸,游牧 部落就像是活塞,中原农耕区则是蒸汽动力来源,中 原的爆发与收缩的节律,长时期地促动着整个世界历 史的运动。而西方完成自我更新之后,在近代崛起, 并通过海洋征服了全球。中国随即经历了一个新的收 缩与爆发的历史周期,直到今天。 这一系列复杂的地理空间结构,还要经受气候变 迁所带来的影响。历史上的草原民族南侵中原,既有 可能是因为寒冷骤至,资源不敷使用,也可能是因为 温暖太久,人口繁衍过剩;中原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 应对,或胜或败,历史上长城的修建位置在某些区域 曾经南北波动两三百公里。倘把气候变迁视作“天” ,具体的地理结构视作“地”,可以说,正是这天覆 地载,才搭建起人类历史所赖以展开的舞台,人类的 精神史在天地之间逐渐自我发展、充实起来,天地因 此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提供外 部坐标系。 在这样一种大的地理空间视野下,会发现中国的 历史并不是个单一均质空间中的运动,而是个多元复 合体系的演化。这个体系的结构复杂性超过了世界其 他任何一个国家,其内部同时包含着多种生态一文化 一经济区域,诸区域内所生活的人群在历史上起着各 自差异很大、又不能相互替代的作用,彼此间有着深 刻的共生与互构关系;脱离开其他区域,单个区域的 历史逻辑便完全无法获得解释。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