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启动孩子的高天赋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启动孩子的高天赋
作者: 柳艳丽|责编:王慧敏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启动孩子的高天赋
ISBN: 9787516827727

作者简介

柳艳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少儿艺术教育导师。长期从事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创办美傲童星梦工厂。倡导在少儿成长的各个敏感期,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启孩子的天赋教育,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释放天性,演绎独特人生。 参与多部儿童剧和广播剧的策划工作,儿童剧作品有《超级侦探》《小武林密探》,广播剧作品有《超能小伙伴系列》。

内容简介

敏感期因而人而定,线索全在孩子的言行举止之中 天空中漂浮的白云,没有一朵是形状相似的,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也都不尽相同。于是我们时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那么,在敏感期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孩子是否存在差异呢? 答案是肯定的。敏感期在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一种形式,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就拿秩序敏感期来说吧,一个孩子可能坚持严格的起床、睡觉时间,一个孩子就可能更注重物品的摆放,绝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弄乱,而另一个孩子则在意做事情的顺序,还有的孩子多种情况兼有之。 而考量孩子是否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长需要细心地观察,抓住孩子言行举止的特征、细节、规律,而不是想当然地认定——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我家孩子没这个表现,就是没有进入敏感期。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视频: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饭,妈妈为他准备了牛肉、蛋卷、米饭、豆芽。这些食物有序地摆在盘子里,孩子一个一个按照顺序吃,先吃牛肉,再吃蛋卷,然后是米饭。此时,爸爸或许担心孩子不吃豆芽,便把豆芽和米饭混在一起,然后对孩子说:“饭和菜一起吃……”可这句话还没说完,孩子便大哭起来,不愿意继续吃饭。 爸爸板着脸,说:“好好吃饭,不许再胡闹了!” 妈妈解释说:“孩子可能进入敏感期了,不想你打破他的吃饭顺序。” 爸爸不以为然地说:“哪里是这样?我已经看了资料,人家孩子都是更重视生活规律、物品摆放,他就是不爱吃豆芽,就是在耍脾气!” 妈妈继续说:“为什么你家孩子一定和人家孩子一样呢?敏感期是因人而异的。”说完,妈妈把这些饭菜倒入自己碗中,然后再为孩子准备了米饭、豆芽,孩子随即就停止了哭闹。接下来,孩子还是按照顺序吃饭,吃完了米饭之后,吃掉了豆芽,然后心满意足地打了一个大饱嗝。 这个孩子注重做事的顺序,想要维持自己的秩序感,当爸爸把食物混在一起时,他感觉自己的秩序感被打破,便出现了激烈的反应。这个行为虽然与其他孩子不同,但就是进入敏感期的表现。 再看看另一个孩子,他的表现又有区别了。 一个朋友带着孩子到姥姥家玩,聊天的时候,朋友坐在姥姥的专属摇椅上。谁知,孩子竟然大声哭闹起来,一边喊着“你不要坐,你不要坐”,一边拉着朋友的手,试图把朋友拉起来。 朋友和孩子姥姥都以为是孩子自己想要坐,便耐心地说:“宝宝乖,妈妈有些累了,坐一会儿再让给你,好吗?”可孩子根本不听,说什么都要让朋友起来。这时,朋友有些生气,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霸道,太过分了!”然后就生气地站了起来。 孩子立即停住哭声,拉着姥姥坐下来,说道:“姥姥坐,姥姥坐。”这时,朋友才明白孩子这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在他的意识里,摇椅就是姥姥的,谁也不能坐。朋友打破了这个秩序感,所以他才会哭闹不止。 通过这两个例子,家长们是否明白了?没错,同为敏感期,孩子有很多相同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但是每个孩子的行为还是有区别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只看到普遍性,而忽视了个别性。只有做到细心地观察,对孩子的一言一行进行分析,准确地捕捉到敏感期的到来,然后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除了行为表现上的差别,不同孩子进入敏感期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半左右会对书写产生敏感,在4岁半左右会对阅读产生敏感,然后进入阅读体验敏感期。若是家长能尽早培养,教孩子书写、阅读,让他发现书写、阅读的乐趣,那么敏感期往往就会提前。另外,若是孩子在文字方面有天赋,书写、阅读的敏感力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强,敏感期就比其他孩子更早到来。 教育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更不能模仿的。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他们都能绽放各自的光彩。同样,我们也要多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和接纳他在敏感期中行为、时间的差异,然后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 对于孩子,“敏感期”是成长必经的内在时间表,是自然赋予他们的生命助力。 ★ 对于父母,“敏感期”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大门的钥匙,是启动孩子高天赋的Z初碰撞和交融。 ★ 本书从语言组织敏感期、动作协调敏感期、行为习惯敏感期、社交意识敏感期、自我认知敏感期、文化学习敏感期、叛逆厌学敏感期等多维角度分析孩子产生的行为原因,指导父母在孩子的各阶段敏感期,应该如何管教。 ★ 孩子爱咬人?爱说谎?爱爬高?爱扔东西?上百个困扰父母的常见养育问题在这本书中都可以寻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