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摄影创作法

我的摄影创作法
作者: (日)植田正治|编者:(日)金子隆一|责编:许泽红//徐嘉悦|译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我的摄影创作法
ISBN: 9787536094086

作者简介

植田正治 1913生于年鸟取县西伯郡境町(今境港市)。中学三年级时开始热衷于摄影。1932年赴东京,进入东洋摄影学校。毕业后回到故乡,19岁开办照相馆。从这时起,作品开始不断入选摄影杂志和展览,并崭露头角。之后致力于发表作品,因《少女四态》等群像摆拍摄影受到关注。1949年以山阴的天空、地平线、沙丘等为背景,将拍摄对象当作静物一般布置后摆拍。该手法被称为“植田调”,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评价。1954年获第二次二科奖。1958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1975年获得第25届日本写真协会奖年度奖。1978 年获得文化厅创设10周年纪念功劳者表彰。1980年入选德国“世界影像博览会摄影展”。1988年获得第4届东川奖国内作家奖。1989年获得第39届日本写真协会奖功劳奖。1993年在国内外举办多次展览,包括在东京举办的大规模个展等。1995年位于鸟取县岸本町的植田正治写真美术馆开馆。1996年在法国获得艺术文化勋章。2000年7月4日去世。 金子隆一 1948 年生于东京的日莲宗寺庙。毕业于立正大学文学部。摄影史学家、僧侣、东京都写真馆策展助理。大正、昭和时期的“绘画主义摄影”研究第一人。与他人合著《日本近代摄影的确立》《日本独立摄影师1976~1983》等。在各个美术馆参与过众多策展工作。2021年6月30日去世。

内容简介

别依赖乡下的淳朴 从我开始摄影,到现在 已有四十余年。这四十多年 来,我一直在叫作山阴的日 本偏僻地方,一边生活一边 摄影,简直可以说是在“地 方色彩”之中摄影。因此,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一年到头 都在拍摄地方的风景、风俗 、传统活动吧。这么想也无 可厚非。但是,其实我还是 很有情调的,对摄影充满热 情,当下流行的任何摄影都 想自己试试。 不过,即使是当下流行 的摄影,只要是取材于地方 ,就根本不可能完全不带有 地方色彩。比如说“旅行之 物”的摄影,便可以说是城 市年轻人的故乡情怀,是地 方色彩的现代版吧。 所以,我在此恶言相向 的,是参加月例的各位业余 摄影师喜欢拍摄的陈旧老套 的乡间风俗、传统活动和风 景等。这些人怎么就不能稍 微改变一点儿自己的摄影姿 态呢? 我在某摄影杂志的月例 摄影,做一些算是审查的工 作,经常审阅各位业余摄影 师的彩色摄影作品。一些作 品仍然散发出浓浓的地方味 儿,仿佛在告诉人们:这些 画面现在在日本列岛上已经 越来越少见了,赶紧看看吧 。这些东西让我想起黢黑的 土间对面堆肥的臭气。我不 禁思考:这些人真的是因为 想拍而拍摄的吗,还是觉得 拍拍这样的东西去参赛,有 机可乘?若是遇到城里的审 查员,还能给他们开开眼, 遇到我这样的乡下审查员, 说不定我会因为感到意外的 亲近而选上他们的作品呢。 我对作者的创作态度有些怀 疑,感觉到一丝丝投机取巧 的意味。这些人打着淳朴乡 村的幌子,内里却是强烈的 表现欲,再进一步揣测,我 甚至感觉到他们想赚奖金的 那种贪欲,这使得我在观看 这些作品时,总升起一种先 人为主的厌恶。 将古老的东西保留下来 ,在这个时候准确地记录在 照片里,这种做法当然绝非 错误,也是有道理的,对此 无论什么样的拍摄方法我都 不反对。然而摄影作品应当 有适合的展示方法。在月例 或各种比赛之中如此兜售的 摄影作品,看起来都充满了 物欲,实在令人作呕。摄影 这件事,应该由作者的主张 、感受方法、思考方法决定 拍摄主题。展示照片时,难 道不应该首先将个人的表达 展示出来吗?充满物欲的摄 影作品 我岔开一下话题。大体 上有大额奖金的、规模庞大 的公开征集作品的展览,都 会展出充满物欲的摄影作品 。当然,只要是展览,人们 自然都希望能得奖,这是人 性使然,无可避免。但对于 被称为作品(?)的照片,作 者还是应该好好想一想,过 于露骨的故弄玄虚或者故意 拍摄奇人怪事而夺人眼球的 作品是否不太适合展出。当 然,甄选作品的一方也应当 具备分辨能力,才算得上是 合格的审查员,因此决不能 掉以轻心。 不过,审查员也是人, 是人就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因此,有不同意见也无可厚 非。我认为所有人都不尽相 同,但如果遇上那种故意投 机取巧、阿谀逢迎的作品, 毫无疑问我要拉起警戒线。 P8-10 自诩为业余摄影师的国宝级摄影家 植田正治从中学三年级开始热衷于摄影,二战前在日本崭露头角。战后以家乡鸟取的天空、地平线、沙丘为背景,将拍摄对象当作静物一般布置后摆拍。该手法被称为“植田调”,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评价。植田正治的前卫艺术摄影对日本和世界摄影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他本人始终自诩为一名业余摄影师。本书中他多次强调自己不靠摄影吃饭的爱好者身份,从中可见他对摄影的纯粹态度 。 感受植田正治“拍摄的快乐” 与很多摄影师一样,植田正治喜欢研究相机、镜头、相纸、相机包,关注流行的题材、构图、装裱、冲印方式。他对经手的各种器材和拍摄手法的详尽讲解,可以让人完整地感受到他作为摄影师的快乐。植田正治在热情尝试新技术、新潮流的同时,也常常反思它们与摄影本质的关系,呼吁同行们不要忘记当初对摄影产生的那份热情。 只为自己而拍,用拍照表达自我 植田正治独树一帜的摄影风格,曾显得格格不入。在书中,植田回忆二战期间,报纸上号召摄影师也应该站起来,他担心自己再也不能自由地拍摄;1950年代,以土门拳为中心的现实主义风格盛行,植田的摆拍手法与其推崇的“绝对快照”背道而驰。植田用平和诚恳的文字,展现了在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时候,他如何坚持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只拍能够表达内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