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明白的水浒传

一看就明白的水浒传
作者: 梁归智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一看就明白的水浒传
ISBN: 9787521229158

作者简介

梁归智,古典文学家、著名红学家。师从章太炎弟子姚奠中教授。1995-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2006-2008年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文化系教授。学术研究之余,也致力于经典的普及工作,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中讲述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元曲研究和传统诗词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探佚学”,影响广泛,著有《红楼梦探佚》等学术文化著作三十余部。

内容简介

001 /第一讲?宋江的“忠义”之谜 ????——《忠义水浒传》的价值导向 讨论《水浒传》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它的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过去叫“主题思想”,未免有点过于执着,一部鸿篇巨制的章回小说,很难说有一个单一的“主题思想”,但价值导向是有的。 小说的价值导向往往和小说的第一主角密切联系在一起。《水浒传》的第一主角,毫无疑问是梁山泊的老大宋江,无论从所占篇幅的多少,还是从他在小说中的作用,乃至思想性格的多元复杂,宋江都明显是一百单八将中最突出的。 明万历年间胡应麟有一首题为《歌者屡召不至汪生狂发据高座剧谈〈水浒传〉奚童弹筝佐之四席并倾余赋一绝赏之》的七言绝句:“琥珀蒲桃白玉缸,巫山红袖隔纱窗。不知谁发汪伦兴,象板牙筹说宋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就把“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代称。 我们也许津津乐道武松、鲁智深、林冲的故事段子,但讲到主导了小说基本思想格调的,宋江的确是作者殚精竭虑予以刻画的“第一人”。所以,把宋江这个人搞明白了,小说的价值导向也就大体清楚了。 一、从宋江的行为和思想看宋江是什么样的人 宋江是在第十八回出场的,这一回的回目叫“宋公明私放晁天王”。这一回的情节是这样的:宋江作为山东郓城县的押司,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一类的职位,接待上级部门派来的吏员何涛(职位叫“观察”),首先从何涛眼中刻画出宋江的容貌身材等形象,再从小说家的全知视角给出介绍和定位: 1.吏道纯熟,学得武艺多般。2.生平只爱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无有不纳,终日追陪,尽力资助。3.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4.时常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扶人之困。5.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接着,何涛告诉宋江,郓城县东溪村的保正(村长)晁盖等七人劫持了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生辰纲”,自己是来给知县下机密公文,捉拿晁盖等一干罪犯。而宋江一听这个消息,“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于是假说知县在午休,把何涛稳在茶馆里喝茶,自己却飞马到晁盖庄子上通风报信,后面又故意拖延抓捕时间,拖到夜里才派人前往捕捉,结果晁盖等人准备就绪,再加上前去抓捕的都头朱仝、雷横都是晁盖的朋友,有意放纵,晁盖等人就反上了梁山泊,紧接着火并了王伦,成了梁山的强盗首领。 宋江作为县政府的公务人员,却私自给被通缉的要犯通风报信,冒了极大的风险,如果被政府知道,就要满门抄斩。所以晁盖对吴用等人说宋江是“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救了我们。宋江出场的第一个重点亮相,就生动地体现了宋江的性格本质,也可以说是作者赋予宋江的第一个特点: 义气千秋,为救朋友,甘冒风险。 接下来写宋江的情节,到第二十回“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一方面,梁山上晁盖等人火并了王伦后,杀退了前来征剿的官军,派遣刘唐给宋江送一百两金子表示感谢,宋江象征性地收了一条,其余全部退回。另一方面,叙述宋江资助阎婆母女安葬死去的阎公,阎婆一方面感恩,更重要的是贪图宋江的钱财,硬把女儿阎婆惜给了宋江做外室。下一回又描写,宋江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孤寡老人王公,就想起来曾经答应给这王公买棺木送终的钱,又写一个青年小市民唐牛儿,在街上帮闲,常得宋江资助。此外第二十三回与第三十二回宋江帮助厚待武松,第三十八回交接厚待李逵等许多情节,都突出了宋江的另外一个特点: 仗义疏财行善,对朋友如此,对群众也是如此。 但还有更重要更本质的第三个特点。 这就是在第二十回描写,晁盖等人主宰了梁山泊后,与前来征剿的官军大战,杀了许多官军,并生擒了领兵的军官团练使黄安。而紧接着有一段对宋江的心理描写:“宋江寻思: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大罪,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这明确揭示出宋江讲“江湖义气”的心理底线,是以不从根本上与朝廷对抗为前提的。此后的一系列情节都是这一思想逻辑的演绎。 阎婆惜拿到了宋江和梁山反贼私通的来往书信,逼迫要挟,宋江一时情急,杀死了阎婆惜。而杀惜后,他选择的是逃避,并非去梁山落草。他先后去柴进庄上、孔家庄、花荣寨上逃躲,都是在体制内“避难”。在花荣寨上阴差阳错,被逼与官军对抗,几乎要上梁山了,却被父亲一封家书骗回,然后甘愿被政府逮捕审判充军。在去江州充军的路途上,梁山晁盖等人把他劫持上山,劝说入伙,而宋江予以坚决拒绝。 第三十九回宋江在江州充军服刑期间,又一次阴差阳错,浔阳楼醉后宣泄情绪而吟诗,被黄文炳抓住不放,步步紧逼,终于在第四十回、四十一回大闹无为军,杀死黄文炳,上了梁山。 我们看宋江终于落草,是名副其实地被“逼上梁山”。当然其间的因缘,都是由于他和江湖社会的联系。第一次杀阎婆惜,是因为梁山写给他的书信暴露;第二次大闹清风寨,是因为他路过清风山被强人劫持却因为江湖名声被尊为上宾,并说服王英放走了刘高的夫人;第三次浔阳楼吟诗题壁被判刑问斩,又是江湖弟兄和梁山好汉前来劫法场相救。 由于是被“逼上梁山”,宋江从心底就没有真正要造反的动机,而始终期待创造条件重归体制内,小说的大布局也是这样安排的。宋江刚刚上了梁山的第四十二回,就立刻又写他在还道村接受了九天玄女赐予的天书。九天玄女说得非常清楚:“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所以,宋江从刚上梁山开始,就承担着明确的“天命”:改变晁盖“聚义”造反的政治路线,转向“忠义”招安的方向,即争取带领梁山好汉重新回归体制内,为国家效力,这就是所谓“替天行道”。 到第六十回芒砀山降魔,晁天王中箭,宋江继位成了第一把手,立刻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明确了政治路线的重大方向调整。到了第七十一回一百单八将排座次后,宋江又立刻于重阳节作《满江红》词,并且“令乐和单唱这首词”,向全体首领宣布了此后政治奋斗的明确目标:“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在第八十二回实现了招安。此后为国家抵御外侮而征辽,平定内乱而剿除方腊,功成名就。虽然最后被奸臣所害中毒而死,但在被毒死前还召唤来会在自己死后造反的李逵,让他也喝下毒酒。 所以,小说描写宋江的一系列思想行为,逻辑理路十分清晰。这也可以看成是宋江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最根本的特点: 义气千秋有底线,义在后面忠在前,忠是大原则,义是附属品。 1.本套书是古典文学家、著名红学家梁归智作者对《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研究新成果,用的是讲述体。其中《三国》和《红楼》各五讲,《水浒》四讲,《西游》六讲,共二十讲,具有内容新颖,观点鲜明,学理深刻,语言生动的特点,对四大名著中的每一部都有颠覆习常旧说的新论新见,且都言之成理,既具有说服力,又具有吸引力。 2.面向青少年读者,一看就明白,使得四大名著的阅读不再晦涩难懂。 3.观点言之有理,新颖独到:孙悟空的本领为何大闹天宫时很大,西天取经路上似乎变小了,这里面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奥秘?白骨夫人居然是男儿身?《水浒传》里的“黄姓人”怎样隐喻了《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是“忠义”?《三国志演义》里不一样的“帅哥”和“美女”,曹雪芹佚稿和后四十回续书的两种《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十二钗的结局具有怎样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