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防治300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儿童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防治300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作者: 邹治文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3.03
折扣购买: 儿童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防治300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ISBN: 7800898709

作者简介

邹治文:出生于福建福州中医世家,1955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届500名名中医、师承制导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美国国际针灸医学院中医教授。 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50年。近20多年致力于研究儿童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防治300问》、《中医教你科学防治儿童多动症》、《虫类中药与效方》等。参编《实用中医儿科学》、《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肾病综合征》等多部著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国外广播均誉她为当代著名中医儿科学家。在国内外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及走向世界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内容简介

外感热邪,或风从火化,均至火灼真阴,肝肾之阴受损,阴不制阳, 水不涵木,筋脉失养则抽动;火夹痰上逆,咽喉不利,肺金异常,则喉间 出现“吭”,“吭”之声。 总之,阴虚而致阳亢是主要的发病机理;肝风痰火是主要致病因素; 与肝、肾、肺、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尤以肝肾最为关键。 160.多发性抽动症与中医肝是什么关系? 肝主疏泄,喜调达,主藏血。肝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小儿时期 肝常有余,内外致病因素均易引动肝风而致抽动。 小儿情绪易波动,肝气旺盛或郁结,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血不养筋;气积日久,化火生风,而致肝风内动之抽动。 肝失藏血,血虚生风,肝风内动,风阳上扰,伤及头面,故见头面部 抽动。肝开窍于目,目失所养,则皱眉眨眼。 肝血不足,血不荣筋,筋脉失养致伸缩失常,四肢肌肉抽动不能自制 。 肝性刚直,肝失调达则郁闷不解,肝风内动至使难于畅其通达之性, 以呼叫为快,又不能自制,故口内异常发音或秽语。 161.多发性抽动症与中医肾是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生髓通于脑,肾藏志,肾为水 脏,小儿先天疾病多认为与“肾”关系密切,肾阴不足,精髓亏虚,脑失 所养,则心智发育不全,动作不能控制或只能短时间控制。日久则影响智 力发展,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肾主水,心主火,肾阴不足,水火失济,则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心 不能主言则出现重复语言或秽语现象。 真阴不足,水不涵木,则现肝木独亢,肝火旺盛则性情暴躁,甚或有 伤害行为。引动肝风则抽动无常。 肾阴不足,相火内炽,痰随相火循经上逆,痹阻咽喉,咽喉不利,则 时时有“吭”、“吭”声。 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之肾不足实为肾阴虚弱,故可见舌质红绛,少苔或 光剥,脉细数。 162.多发性抽动症与中医肺是什么关系? 肺主皮毛,肺为上焦,肺开窍于鼻。外邪内侵首先犯肺,邪留恋肺经 ,则自感咽喉不利,故吭吭有声;邪侵犯肺窍,则出现鼻塞耸动;风痰窜 动则见肌肉抽搐,痰浊蒙蔽清窍则见情绪异常及口出秽语。肺为储痰之器 ,所以治痰必清肺。 临床见到不少患儿由于外感而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所以认为与风邪 犯肺有关系。 163.多发性抽动症与中医脾是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为气血生 化之源。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口、唇有密切关系。脾脏功能失调 ,则可见咧嘴、扭嘴等怪异动作;脾主肌肉,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则筋 惕肉睏,表现为肌群不自主抽动。 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而注意力涣散 、学习困难、记忆力减退;津血亏损,肝火旺盛,则性情暴躁、行为异常 。 脾失运化水湿,致使水湿内停,结聚为痰,痰湿阻滞,蒙蔽心窍,心 神失主则出现不自主动作及秽语。 164.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病因是如何认识的?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现在还在研究阶段。多数人认为与精神因素、心 理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微 器质性损伤及性激素功能紊乱有关。近来有学者认为与感染有关。有人进 行了基因方面的研究,认为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有关。尽管多发性抽动症 的病因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都不能完全解释疾病 的特殊表现和严重程度。可能是遗传与环境或非遗传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所 致。 165.多发性抽动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国内外临床研究认为,和多发性抽动症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一下几种: 围产因素:母孕期高热、先兆子痫、难产史、窒息史、围产期脑损伤 、出生体重低下等。 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鼻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 肝炎等。 过敏因素:有人报告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可引起多发性抽动症症 状。临床发现有些抽动症状加重与季节性变态反应、食用海鲜及使用易引 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有关。 遗传因素:有多发性抽动症家族史,或家族中有各种抽动病例包括癫 痫、局部抽动症及精神方面异常史的孩子多发。 精神因素:精神创伤、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过度兴奋、过度疲 劳、惊吓、焦虑、生气等因素时症状加重。如当别人注意及提醒时、受到 批评指责时、睡眠不足时等等。 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单亲家庭、训斥或打骂孩子。 其他因素: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疼痛刺激 等。 以上因素既是加重因素又是诱发因素,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孩子出现 以上情况。 166.减轻多发性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抽动症状减轻。如注意力集 中时、情绪良好及放松时、干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时。例如患儿在弹钢琴 、看感兴趣的影视片时可暂时没有抽动;放假期间较上学期间减轻等等。 167.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吗? 回答是肯定的。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各医家都认为多发性抽动症的 发病或加重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由于不可控制的面部及肢体抽动,使家 长、同龄儿不可理解,甚至影响课堂秩序;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落后。 几方面的影响,在别人的心目中从小就不是优秀的孩子,在长辈的呵斥声 及同伴的耻笑声中长大。很多抽动并不严重的孩子心理扭曲及行为异常却 很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体力的增加,攻击及破坏行为也时有发生 。所以在治疗用药的同时,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而随着心理治疗使性格 及行为好转,抽动症状也相应地好转。总之,抽动与心理因素既是因果关 系,又能互相促进,所以在临床中不但需要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也是 必不可少的。(P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