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65.00
折扣价: 240.90
折扣购买: 撷芳集校补(1-4册)
ISBN: 9787020147571
汪启淑(1728-1798),字慎仪,号秀峯,又号讱庵,安徽歙县绵潭村人,以经营盐业寓居杭州,后捐纳入仕,补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官至兵部车驾司郎中。他是清代中叶著名藏书家、印学家和诗人,其开万楼、飞鸿堂藏书数十万卷,自称堪与绛云楼、天一阁、汲古阁等媲美(汪启淑《水曹清暇录》)。四库开馆时,汪氏进呈图书500余种,深受乾隆帝嘉许,其中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者近300种。汪氏饶资财,好交游,所交多海内名宿,曾与杭世骏、厉鹗等结社,因而闻见甚广。其诗歌创作与游踪相伴随,因地成集,记述见闻,描绘古迹,偶寓感慨,诗集有《绵潭渔唱》(《飞鸿堂初稿》《兰溪棹歌》《学稼吟》《瓯江游草》《邗沟集》《客燕偶存》《漱霞轩诗钞》《春游小咏》《于役新吟》等。嗜藏印,制谱行世,有《飞鸿堂印谱》《秋室印粹》等近三十种。 付琼(1967—),博士,现为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诗文研究和古典文献学研究。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和译文50余篇。参与和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徐渭散文研究》,古籍整理《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等。
徐燦二首 字湘蘋,一字明深,號紫,江蘇吴縣人。善詩文,工書畫。海寧大學士陳之遴繼室。著有《拙政園詩》並詞。 《海寧縣志》:徐燦,字湘蘋,江南吴縣人,內院大學士陳之遴繼室也。封一品夫人。陳公職史館時,夫人常登寓中山亭,望西山雲物。好為長短句,梓有《拙政園詩餘初集》。後從公譴居奉天七年,而公即世,子孝廉輩亦先後夭折。夫人遂布服茹齋,不復以吟詠落人間矣。康熙十年九月,恭逢聖祖謁陵還駕,夫人瀝血手疏引咎,得荷俞旨扶轜歸里。其著《絡緯集》之徐少淑,即夫人之祖姑;其貞娥徐文琳,即夫人之族女,後聘為李子堪永婦。 陳維崧《婦人集》:徐湘蘋才鋒遒麗,生平著小詞絶佳,蓋南宋以來,閨房之秀,一人而已。其詞娣視淑真,姒畜清照,至“道是愁心春帶來,春又歸何處”及“衰楊霜遍灞陵橋,何處是前朝”等語,纏綿辛苦,兼撮屯田《淮海》諸勝,真可憑衿。 《圖繪寶鑑》:徐燦,吴縣人,海寧陳中堂素葊夫人。長齋繡佛,善寫大士像及宫粧美人,筆法古秀,衣紋如蓴葉,設色雅淡,大得北宋人傅染意。 《觚賸》:京城元夜,婦女連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陽門下摸釘乃回,舊俗傳為走百病。海寧陳相國夫人有詞以紀其事云云。夫人姓徐,名燦,字湘蘋,才華敏贍,此其從宦京邸所作。 《林下詞選》:燦字湘蘋,茂苑人,陳之遴相國夫人。善屬文,兼精書畫,詩餘真得北宋風格,絶去纖佻之習,其冠冕處,即李易安亦當避席,不獨為當代第一也。 《國朝畫徵録》:徐燦,吴人,海寧相國陳之遴素葊公淑配。善畫士女,工浄有度。晚年專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 【輯補】 徐燦《拙政園詩集》(嘉慶八年刻本)卷首《海寧陳氏宗譜家傳》:夫人諱燦,字湘蘋,家世吴門人,少保素菴公繼配也。幼穎悟,通書史,識大體,為父光禄丞子懋公所鍾愛。素菴公原配沈夫人早世,請繼室於徐,時素菴公舉孝廉三年矣,徐公故有二女,夫人其季也,有貴徵,遂許婚焉。既結褵,事舅中丞公、姑吴夫人至孝。早膺華膴,婉約無貴倨氣,妯娌中忘其為笄珈命婦者。晚遭坎壈,從素菴公謫居塞外十二年,卒能哀籲動天,扶櫬以還。當時同被謫者例不得還,即家屬叩閽,悉不准,准者惟徐夫人一疏。夫人歸時,宗人逆于境,問夫人何以得此,夫人曰:“君父之恩,天高地厚,雷霆雨露,無非教也。人疏鳴冤,我獨引咎,故荷鑒憐耳。”其卓識過人如此。早年雅好吟咏,尤喜為長短句,素菴公手編次之,題曰《拙政園詩餘初集》刊刻行世。自塞外稱未亡,即停吟管,不留一字落入人間矣。嘗以從宦不獲親奉吴夫人甘旨,發大洪願,手寫大士像五千四十有八,以祈姑壽。晚益皈依佛法,更號紫氏,繪寫幾及萬卷,人争寶之,静坐內養,神明不衰,迨殁,異香滿室,雖盛暑,顔色如生。於戲!夫人歷患難,出險阻,不戁不竦,雖大丈夫不是過也。末後一着,鎮定如歸,不迷覺路,殆所謂再來人非耶? 同集載吴騫《新刻拙政園詩集題詞》:予少日嘗重刻徐夫人明深《拙政園詩餘》,迄今且數十年,復得《詩集》於其六世從孫奉峩,亟謀剞劂,合入《海昌麗則》集以行。按,《拙政園詩餘》一卷,海昌相國在日,曾序而刻之,板尋燬,《詩集》則初未授梓。故世第傳夫人長短句,而罕知其詩。是編通得古近體二百四十餘首,未詳當日何人所輯,並無歲月序跋可稽。然予細觀,辭格清醇,丰神靚淑,非所謂饒有林下風者邪?至其身際艱虞,流離瑣尾,絶不作怨悱語,即與相國唱和諸作,黽勉慰朂之意,時見乎言表,為不失風人之旨,尤非尋常巾幗所易及。昔廬陵李梅公司馬序其夫人朱氏《遠山隨草》云:“余既遭時弗造,賦命不猶,從刀鋒劍血中萬死一生,皆內子周旋而左右之。境遇亦良苦矣,然平常絶尠侘傺怨懟之色,遇變復無兒女牽顧之情。每閑居,相與揚扢風雅,凡古今人物之賢否,及世道之治亂興衰、升沉顯晦之迹,未嘗不若燭照而數計之。”噫!夫人之境遇,亦何以異是。《詩餘》始刻於順治癸巳,逮今百五十載,而《詩集》方克壽梓。延津之劍,久湮復合,固由奉峩搜訪之力,要亦作者之精誠,有不容終泯者。梅公著《石園全集》,斯編也出好古之士。試憑廬陵之説,取《石園隨草》,與夫《浮雲》、《拙政》參五以觀,雖世殊事異,其能無撫卷而增欷乎?奉峩名敬璋,生平力學,訪求先世著録不遺餘力,至手輯《乾初先生全集》,勒成數十卷藏於家,則尤有功於山陰劉子之門者也。嘉慶八年歲在昭陽大淵獻寎月望日吴騫識。 同集載徐敬璋跋:璋案,昔素菴公序夫人詞有云:“湘蘋所為詩及長短句多清新可誦。”又云:“余愛香蘋長短句愈於詩。”故當日為之編次詩餘初集以傳,而不聞有詩集之刻。是以流傳頗尠,心竊憾焉。今歲仲春,從弟敬持出家藏抄本見示,凡得古今體詩二百四十六首。余受而讀之,不禁狂喜,亟以進之兔床吴丈。吴丈積學好古君子也,嘗以《拙政園詩餘》刊入《海昌麗則》,今得斯集,獲償夙願,尤欣然付梓,與《詩餘》並垂不朽焉。竊惟夫人始歷恬愉,晚遭坎壈,其境有順逆之殊,故其詩有哀樂之異。然其樂也,寧静可風;其哀也,和平有度。洵乎《葛覃》、《卷耳》之遺音,而彤管之極則也。既以告于吴丈,乃援筆而誌之,且以不忘斯集之所自來云。歲在玄黓閹茂孟夏既望六世從孫敬璋謹跋。 張紈英《餐楓館文集初編·國朝列女詩傳》(道光三十年刻本)載徐燦小傳云:徐燦,字湘蘋,又字明深,號紫,江蘇吴縣人,海寧大學士陳之遴繼室也。封一品夫人。海寧初官秘書院侍講大學士,尋遷禮部侍郎右都御史,晉禮部尚書、宏文院大學士加少保,夫人皆從官京師。順治十三年,御史魏裔介、給事中王楨並劾海寧植黨徇私,以原官發遼陽居住,旋釋回。十五年,復以賄結內豎吴良輔流徙盛京,夫人亦從居七年。海寧殁,子並夭折,夫人布衣茹苦。康熙十年,聖祖謁陵還駕,夫人瀝血上疏,乞歸夫骸,得旨俞允,乃扶櫬歸。夫人工填詞,風格似李易安、朱淑真,陳維崧稱為“南宋以來閨房第一”。善寫大士象及宫妝美人,間作花草。筆致古秀,衣紋如蒪葉,得北宋人傅染法。著有《拙政園詩詞集》。 隴頭水 西去窮荒恨,東看〔一〕故國愁。一心懸兩地,雙淚落風流〔二〕。羽檄秋偏急,戎車夜不休。壯夫輕出塞,未到隴山頭。 秋日漫興 帝苑芳春鳳吹諧,看花曾遍雒陽街。行吟緩控青絲轡,擊節頻抽白玉釵。共挽鹿車歸舊〔三〕隱,幾浮漁艇散秋懷。霜風掃盡煙霞況,愁見龍城葉滿堦。 【校記】 〔一〕看:徐燦《拙政園詩集》(嘉慶八年刻本,下同)作“來”。 〔二〕風流:《拙政園詩集》作“分流”。 〔三〕舊:原作“響”,據《拙政園詩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