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时间的尽头: 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直到时间的尽头: 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作者: [美] 布莱恩·格林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2.20
折扣购买: 直到时间的尽头: 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
ISBN: 9787573008459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博士,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主任,并致力科普传播。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拥有自己的词条。从幼儿期即展现出神童特质,小学毕业即掌握全部高中数学,教育背景为藤校和牛津。著有《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结构》《隐藏的现实》等众多畅销科普书。曾出演《生活大爆炸》。 ◎ 译者简介 舍其,恩施土家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硕士,译者,户外运动分子。译有《万物起源》《从此刻到永恒》《形而上学俱乐部》等。 审读人简介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引力波等。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译有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数十篇科普文章。荣获诸多奖项,入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奖等,以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

内容简介

1 来自永恒的诱惑:起点、终点及终始之外 所有的生命终将逝去。三十多亿年来,或简单或复杂的物种都在地球的等级秩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死神的镰刀也给生命的繁花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生命爬出海洋,在陆地上大步流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多样性也就此展开。但只要等待的时间够长,生死簿上多如繁星的条目,终将以万物不仁的冷漠和精确达到平衡。任一生命的呈现无法预测,但所有生命的蕞终命运,早已有了定论。 然而如此阴森迫近的结局,就同日落一样必然发生,却似乎只引起了我们人类的注意。早在我们出现之前,雷霆万钧的暴风雨、狂暴的火山喷发、震颤的大地,必定也曾是驱赶万物的伟力。但这种逃散只是对当前危险的本能反应。大部分生命都活在当下,恐惧只是源自即刻的感知。只有你和我,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类,能反思遥远的过去,想象未来,懂得即将到来的黑暗。 太恐怖了。不是那种会吓得我们退缩、直想找个地方藏身的恐怖,而是一种潜藏在我们内心的不祥预感,一种我们要学会压制、接受和轻视的预感。但在这些难以捉摸的层面之下,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情况,关乎着一些即将发生的事,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将这个认识描述为“待在我们一切寻常欢乐泉源中心的尸虫”。[1] 工作和娱乐,向往和奋斗,渴望和爱慕,所有的一切都将我们越来越紧密地缝合在我们共有的生命织锦上,然后一切都烟消云散 :借用单口喜剧演员史蒂文·赖特的话说,这足以把你吓个半死——两次。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理智的帮助下,并不会过分沉溺于蕞终结局。我们行走世间,靠的是专心于凡尘俗世 ;我们接受不可避免之事,把精力放去别处。但我们也认识到我们的时间有限,这个认识始终伴随着我们,参与塑造了我们所做的选择、接受的挑战和走上的道路。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坚持认为,我们处在一种持续的生存张力当中,既被一种能拔高到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爱因斯坦那种高度的意识拉向天际,同时又被终将衰败的肉身缚在尘埃之间。 “人类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他能认识到自己无上光耀的独特之处,这让他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高高在上 ;但他也会回到三尺地下,在黑暗中默默腐烂,永远消失。”[2] 按贝克尔的说法,我们正是受了这种认识的驱使,不愿承认死亡有能力抹杀我们。有人缓解对生存的向往,是通过献身家族、团队、运动、宗教和国家—这些构造的存在时间,比我们个体在世上分得的时间要长得多。也有人在身后留下创造性的表达,留下制品,象征性地延长了他们的存续时间。爱默生说:“我们飞向美,将美当成阻挡有限性带来的恐惧的避难所。”[3] 还有人仍在寻求战胜、征服死亡,使其消失,就仿佛地位、权力和财富能带来普通凡人无法得到的豁免权。 如此千百年,后果之一就是我们对能触及永恒的任何事物,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出于想象,都痴迷不已。从对来世的预言,到轮回转世的学说,再到风过无形的坛城沙画中的祈求——在认识到我们自身的无常之后,我们已经制定了这些应对策略,并向永恒挥手致意——常是带着希望,但有时也是怀着听天由命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是科学的非凡力量,它不仅能清晰地讲述过去的故事,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也能清楚地展望未来。我们的方程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永恒本身,但分析已经表明,已为我们所知的宇宙也只会短暂存留。从行星到恒星,从太阳系到星系,从黑洞到旋涡星云,全都不会存续永远。实际上就我们所知,不只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限,就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将地球这颗行星描述为“一束阳光中悬停着的一粒微尘”,是终将变成不毛之地的优雅宇宙中的昙花一现。这些微尘,或远或近,都只能在阳光中舞动瞬间。 尽管如此,地球上的我们仍然在用饱含洞察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的丰功伟绩点缀着我们的“瞬间”,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成就之上再有建树,并试图弄清楚这一切从何而来,力求让这一切的走向都能融贯一致,也渴望知道为什么这一切都很重要。 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 10 存在之高贵:心灵、物质和意义 …… 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时间跨度是长是短,这样的概念并无绝对意义。长短不过是个视角问题。按照日常标准,帝国大厦86楼观景台所代表的时间长得不得了,但若和100楼代表的时间跨度相比,就好似拿转瞬之机去比百万春秋。我们熟悉的人类视角让我们得出的判断虽然重要,但也狭隘。因此我认为,行将灭亡的情景只不过是利用人为的紧迫感催生出真实反应的工具。我们得到的直接反应仍然与在遥远的未来等待着我们的后代的末日有关,但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看,那个未来实在是瞬息即至。 虽然将远超出我们一切经验的时间尺度内化确实很有挑战,但我们在本书中走过的旅程已经在宇宙的时间轴上插满了地标,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了起来。我不会说我生来就有一种对时间尺度的感觉, 面对的无论是我们在“帝国大厦喻”中标出的各个段落,还是我们这代人甚至此后几代人的日常生活,都会以同一种方式感受时间,但我们探讨过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还是为我们理解未来提供了抓手。不必唱诵,打坐也可有可无,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心灵慢慢地、自由自在地沿宇宙的时间轴浮动,来到进而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遥远的星系退行时代,经过恒星系统法相庄严的时代,经过星系优雅旋转的时代,经过恒星烧尽、行星游走的时代,经过黑洞发光和解体的时代,一直走向一个寒冷、黑暗、近乎空无但也许无边无际的范围——在那里,我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不过是某个单独的粒子位于此处而非彼处,或另一个单独的粒子在以这种而非那种方式运动——如果你真的像我一样完全接受了这种现实,那么,虽然我们已经向未来走了那么远,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战栗和敬畏的感觉也不会减弱分毫。 实际上,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只会以一种根本性的方式加剧生存的几近不可承受之轻。跟我们这里触及的时间尺度相比,生命和心灵的纪元只是无穷短的一瞬 ;用现在的时间尺度来衡量,从蕞早的微生物到蕞后的思维这整个跨度,会比光穿过一个原子核需要的时间还短。而人类活动持续的全部时段——无论我们是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毁灭了自身,还是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被一场天灾扫荡净尽,甚或竟然找到办法一直维持到了太阳死亡,维持到了银河系末日,乃至到了复杂物质消亡之时——更是白驹过隙。 我们如露如电,我们转瞬成空。 虽然我们的片刻例外且罕见,但这种认识能让我们将生命的昙花一现和自我反思意识的稀有,作为价值和感恩的基础。虽然我们还是会渴望拥有一份能够持久的遗赠,但对宇宙时间轴的探索清楚地表明,我们无法实现这种渴望。然而我们也同样清楚地看到,宇宙中的一小撮粒子能够脱颖而出,审视自身及其所在的现实,明白了自己多么短暂,然后又凭借短短一瞬间迸发出的活动创造了美,建立了联结,展示了神秘—这一切,多么奇妙啊。 ★ 至广大的宇宙和时间图景 我们的宇宙诞生至今,约经历了138亿年(10^10数量级),智人的历史在其中只是十万分之几。但这还远不是全部宇宙的全部时间。本书展望的跨度,甚至达到了10^(10^68)年,这期间,不知多少宇宙生生灭灭,而人类智慧这样的存在,又有多高的可能性重现?…… ★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人类的历史贯穿着生死与意义的问题,文艺创造、灵性信仰或就是对死亡恐惧的体认和抗争。在当下的科学时代,我们有了全新的时空和物质观念,对极大和极小的尺度都有了观测和解释的能力,这时,古老的人文问题是否会有新答案?仰望星空、揣摩量子,又能带给心灵怎样的丰盈和慰藉之感?作者历经数十年思考,力求用简约的科学原则融贯各门文理学科,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科学正是新时代的人文。 ★ 诗人科学家 “我们如露如电。我们转瞬成空。(We are ephemeral. We are evanescent.)”“薄纱一般的缕缕光线在天上盘旋,各种炫目的颜色彼此渗透。(The swirling gossamer strands of light, the stunning colors bleeding one into another)”在优美的文笔下,数学和物理的铁律,漠然的宇宙法则,也都散发出温度和乐声。难怪亚马逊编辑推荐道:“要说故事达人讲物理,没人比得上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