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谈美书简

谈美谈美书简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谈美谈美书简
ISBN: 9787568257756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内容简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 所欢喜玩味的。我现在借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 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 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 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 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 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 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比如,我知 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 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 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 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我只知道自己,我 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 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庄子看到鯈鱼“出游从容 ”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 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 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 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 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 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 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 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一样“乐”,这 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理学也还没有解决 ,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 把他自己的“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 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我们知觉外物,常 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 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 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 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 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 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 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 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 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 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 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 说“我觉得花是红的”。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 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 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 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 ,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 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