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的巨龙
作者简介
苏珊娜·木塔西奇(Suzanne Mustacichi),《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特约编辑。曾是法新社驻波尔多特派记者、梅林格《国际葡萄酒贸易》杂志撰稿人、中文杂志《红酒生活》专栏作家,以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栏目和一些制片公司的电视制片人。拥有耶鲁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波尔多大学酿酒学系的学位。目前与家人定居在波尔多。
内容简介
1 2009年的早春,不安笼罩着“波尔多广场”。 让-皮埃尔·卢梭希望一级酒庄尽早公布定价, 从而奠定这一年销售战的基调。在行情看涨的一年中 ,被称为一级酒庄的五个最具声望的波尔多酒堡按兵 不动,计算着他们的葡萄酒到底能卖到多高的价格, 将这场销售战一直拖到了人们本该享受阳光沙滩的6 月末。在行情不佳的年份——2008年被认为是一个尤 其糟糕的酒产年——商人们希望一级酒庄尽早公布定 价,因为波尔多的定价没有价格战可言,其等级结构 就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然而,这一年,美国和欧 洲的银行业崩溃,经济像是在做自由落体运动,谁也 不知道一级酒庄会怎么做。 “波尔多广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广场,也不是 一个枝繁叶茂的长廊,它甚至连一个建筑实体都算不 上。它是几个世纪以来波尔多葡萄酒贸易依赖的虚拟 交易渠道。卢梭是一个酒商、一个葡萄酒批发商。依 照惯例,他从持有执照的中介那里收购葡萄酒。这些 葡萄酒中介出了名的守口如瓶,他们安排葡萄酒交易 的价格和数量,从每一桩交易中抽取2%的利润—— 这被称为“配额”——把葡萄酒从酒农处转手给酒商 ,确保葡萄酒的品质和产地。葡萄酒交易这种保持距 离的特性缓冲了酒农与酒商之间天然的疑虑与敌意。 因为在八百多年的交易史中,酒商一直在试图压低价 格,而酒农则倾尽全力地抬高酒价。酒商们需要采用 较低的价格来保证他们可以毫无亏损地向全世界的客 户销售葡萄酒。在某些酒产年,葡萄酒很快即销售一 空,但在另一些年份,葡萄酒时隔两年即将被装瓶运 走时才找到买家。还有一些时候,葡萄酒甚至被装瓶 运走,也无人问津。 2009年的春天,葡萄酒中介和酒商们焦虑地祈祷 着他们的事业不会毁于一旦,因为在此前的几个月, 波尔多葡萄酒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一直处 于崩溃状态:进口商因信用额度被冻结而不能下单; 餐厅因客源稀少而停止营业;葡萄酒收藏者们因资金 问题而受到沉重打击,不得不以甩卖价清空他们酒窖 中的藏品。自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被 取消的订单首次涌人了“波尔多广场”。在短短几天 之内,酒堡将会有6亿瓶新酒上市,顾客们正翘首以 盼。压抑的气氛盘旋在“波尔多广场”的上空。 卢梭心想:“我们面前一个顾客也没有。” 他知道自己能付出多少,也知道许多小一些的酒 商没有积蓄的现金来买入他们的葡萄酒,而这些葡萄 酒是不能马上重新销售的。当市场出现这种状况时, 大的酒商们——波尔多以及吉伦特省葡萄酒协会、吉 娜斯酒庄、乔安妮酒庄、施罗德席勒酒庄和卢梭自己 的公司葡萄酒及烈酒国际配额公司——会增加某些特 定品种葡萄酒的配额。这样一来,当市场情况发生变 化时(而它终究会改变),他们就可以控制大量最受追 捧的商标。“总会有人想将你取而代之,”卢梭说, “得到顶级酒堡的配额是如此困难,以至于没人愿意 离开这个舞台。” 这是一场豪赌,但不想冒险的人也不会踏人“波 尔多广场”。 2009年4月16日下午的晚些时候,五大一级酒庄 之一的罗斯柴尔德拉菲酒堡,公布其2008年所产的葡 萄酒定价为每瓶130欧元(约合166美元)。对于任何一 个仍有资金的酒商而言,这确实是一笔非常好的买卖 :这个价格比市场上任何年份的拉菲葡萄酒都要便宜 30%。其他酒堡也依样画瓢,在疲软的市场面前降低 了它们的定价。但这种让步仍不能使美国配额巨头— —酒堡与酒庄酒业满足。35年以来,这家公司首次拒 绝了波尔多的配额,这使得大量的世界顶级葡萄酒陷 入闲置和滞销的状态。这一背叛造成了跨区域的震荡 。 葡萄酒及烈酒国际配额公司的办公室位于巴克隆 码头34号。此时,在办公室内,卢梭正怀着忍耐、满 足和好奇的复杂心情静观其变。这是一场可以预见的 微妙的竞赛,而他利用较低的价格及其他竞争者们举 棋不定的心态提高了自己的配额。离葡萄酒装瓶还有 18个月,但他认为自己可以坚持到市场状况发生变化 的时候,而且所付出的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多。他已经 向那些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常客重新销售了部分葡萄酒 ,这也有助于减少风险。而正在此时,他的香港客户 隆重登场,随后力挽狂澜,他们的交易额所占的百分 比翻了倍。这非比寻常。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