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9.00
折扣购买: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
ISBN: 9787811364200
董炳琨1923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1958年转业,1985年离休。1994年荣获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协会“医院管理终身贡献奖”。 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主任、医院副院长、院长兼政委、卫生处副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所研究室主任;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等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等职务。退休后任卫生部咨询委员;医院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老科协卫生学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史》副主编:《医生必读》丛书副主编。参与编写《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外科分册。主要著作《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协和育才之路》、《老协和》、《社会变革时代的医院管理与卫生改革》等。
要把大家团结好,就必须有谦让精神,不能自以为是。他说,如果你要 过独木桥,对面也有个人要过来,你要说不服对方让你先走,就让对方先过 来,然后你再过去,千万不要两人在桥中间争执,那样就会一齐掉到河里。 他说轻易不要发火,以势压人,更不能用言语激怒别人,如“你敢把我怎样 ”,“你敢打我”,这样就会引发严重后果。要讲忍让,“忍”字头上一把 刀,“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自己的不足。 父亲的这些团结待人之道,显然是继承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 让”,当然这种继承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批判性的继承。他设计建筑的常州宅 院大门。的对联,写的是“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延陵是常州古称,对联 的含意是指延陵季子兄弟之间互相谦让王位的故事,大厅横匾写的是“循让 厅”,也是谦恭礼让之意。可见谦恭礼让以求团结,既是他父亲为人处世之 道,也已成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这对幼年的吴阶平的影响是很大的。 2.强调思考 父亲很重视思考,认为做一件事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能轻易作决定。他 认为选择终生职业尤要慎重,他根据20世纪初自己的体验,告诉子女们:一 不能做官,官场腐败,要身败名裂;二不能从商,社会动荡,要倾家荡产; 必须学技术、学本领,要靠真本事吃饭。学技术也要认真选择,他认为学理 科、工科、建筑都不行,因为那时中国根本不能造机器,不能盖大房子,无 用武之地,失业拘危险太大。最好的专业是学医,因为病人总是需要医生均 。他首先说服已在中学当教师的大女儿的丈夫陈舜名和他的母亲,放弃已能 挣钱的教师职位改为学医。学医就要到最好的医学院,于是陈舜名终于在 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医生。接着他的4个儿子 部走了这条路,而且都成为很有造诣的医学专家,再加上女儿、女婿中从医 (药)的人数不少,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大医学世家。 父亲在许多具体事物上 ,体现了他的探索创新精神。对科学、新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例如他爱好书 法,为节省磨墨时间,自己设计制造了个磨墨机,后来又逐步改进,将手摇 改用小马达作动力的电动磨墨机。他酷爱摄影,购买各种新产品,还要自己 洗印、放大,拍摄的艺术照片投稿摄影杂志,还得了奖。 他善于从整体分析形势,不仅喜欢吸收新鲜事物,而且经过认真周密思 考后勇于实践。20世纪20年代我国工人每天要工作12~15小时,虽然政府已 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但厂主们认为那样会增加成本,不予执行,政府也不 过问。当时身为纱厂厂长的吴敬仪,经过认真观察,细致研究,了解到工人 心理和体力情况,力排众议,于民国19年在厂内推行八小时工作制,由两班 倒改为三班倒。实行的结果是:劳动时间缩短了,工人工资没有降低,受到 工人欢迎;由于劳动效率提高,产品成本反而下降了,向厂主解释后,厂主 也满意。此举为中国之首创,杨家骆著《民国名人国鉴》曾有详细介绍。 还有一件事也给吴阶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个同乡实业家盛宣怀,辛 亥革命之后不久,要将他在湖南的10万银元转到上海,但当时兵荒马乱,带 现金很不安全,于是请吴阶平的父亲帮助想个稳妥办法。父亲分析形势后, 他建议利用地区差价,将该款买成煤油,由水路运到上海。结果到上海后油 价翻了几番,盛喜出望外,给吴10万元酬谢金。这就是后来在常州建筑吴家 大院的资金来源。 父亲的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时度势 、敢于突破、勇于实践的作风,影响了吴阶平的一生,他的所有成就与此都 有密切关系。 3.强调认真负责 父亲对任何事情都是认真负责的,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还是社会交往 上都是如此,有些事情甚至有点过分。比如,他有几块金怀表,每天都要拿 出来与收音机里的报时校对,准确度要求到秒。离家20米处有一邮筒,每天 开筒两次,他准在开筒之前投递邮件。他强调与人约会,决不能让别人等他 ,总要提前到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守时习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 化的传给了子女。所以,吴阶平的认真负责精神和守时习惯,凡同他接触过 的人都有深刻的印象。 4.强调教育 吴阶平的父亲非常重视对手女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效果。比如,上面 所强调的团结、思考、认真负责,实际都是为了达到教育效果。他为了使儿 子受到良好教育,利用了可能利用的各种机会。吴阶平幼年时,父亲给他请 了厂里的留学生、工程师教英文、算术,并为他创造条件,让他有机会与外 国孩子一起玩耍,以便掌握准确的发音,更快的提高英语实用水平,这对吴 阶平后来学医和参加国。际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在纱厂工作时曾 在家中设私塾,要儿子学习四书五经,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吴阶平的为 人处世和文化功底也有一定影响。中学时代在天津,父亲为他择校也费了一 番苦心,开始选中了美以美教会办的天津汇文中学和英国人办的新学书院。 后来发现新学书院要读圣经,没有中文课程,而且星期日要“做礼拜”,历 史、地理都用英文教。因此便放弃了新书学院,千方百计的让他进人了当时 教学水平很高的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读暑期学习班。直到进燕京大学读医 预科,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读医,也是父亲帮他做出的选择。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