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136·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汗青堂136·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作者: 著 者:[德]奥拉夫·B. 拉德(Olaf B. Rader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76.80
折扣购买: 汗青堂136·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ISBN: 9787513945882

作者简介

奥拉夫·B. 拉德(Olaf B. Rader),德国历史学家,1961年生,曾在洪堡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档案学,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广播电视台任制片人,1992年起在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日耳曼历史文献处任助理研究员,又任洪堡大学编外讲师,教授文化史,其著作有《坟墓与统治》等。

内容简介

皇帝在圣地 …… 皇帝在岛上谈判期间,他手下的舰队从利马索尔继续前往法马古斯塔,到达后便在该城东北部等待他。9月3日,皇帝命令船只起锚,在塞浦路斯国王亨利一世和塞萨洛尼卡(Thessalonike)的傀儡国王蒙特费拉的德米特里乌斯(Demetrius von Montferrat,1207—1224年在位,卒于1230年)以及几位男爵的陪同下渡海前往黎凡特海岸,两天后到达目的地。又过了两天,9月7日,他们在阿卡登陆。距离皇帝腓特烈二世发愿十字军东征已过去14年,现在他终于踏上了东方的土地,履行了他的誓言。 然而没有人为皇帝腓特烈的到来欢呼雀跃。腓特烈与教宗之间的冲突也造成了圣地各派系的纷争。登陆后,腓特烈命人在阿卡南部搭建军营。他准备在这里与萨拉丁的侄子、埃及统治者马利克·卡米勒苏丹谈判。多年以来,卡米勒一直在同亲属争夺伯父遗留在近东地区的权力和土地,各方在巴勒斯坦产生了利益冲突。腓特烈向苏丹位于纳布卢斯(Nablus)的军营派遣了两名有影响力的信使,由此拉开了谈判的序幕。他们是耶路撒冷执行长官兼阿切拉伯爵阿奎诺的托马斯和西顿领主、腓特烈在当地贵族中最重要的盟友巴里安·加尼耶,二人带着腓特烈的命令和丰厚礼物前去面见卡米勒苏丹。苏丹回赠以来自印度、波斯、也门的珍宝,或许腓特烈就是从中得到那头在克雷莫纳胜利游行中令众人啧啧惊叹的大象。代表苏丹谈判的是埃米尔法赫鲁丁(Fahr ad-Din,卒于1250年),早在1227年腓特烈就已认识这位苏丹使节,后来一直很敬重他。虽然彼此交换了那么多贵重的礼物,但腓特烈与苏丹的谈判仍僵持不下,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谈判条件出现了重大变化。直到1228年11月,腓特烈的军队依然待在阿卡,随后腓特烈沿地中海海岸经陆路向南来到雅法过冬。 除了与苏丹的谈判暂时陷入僵局外,腓特烈还面临别的难处。圣殿骑士团和圣约翰骑士团这两支熟悉东方且战斗力强的军队不愿意听命于这名遭绝罚的统治者,服从于教宗的耶路撒冷宗主教洛桑的热罗尔(Gerold von Lausanne,1225—1239年在位)也反对腓特烈。还有越来越多人认为腓特烈的军队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武力朝圣。一名帕多瓦的编年史家嘲讽道,腓特烈到来的样子活像一个海盗而不像一位皇帝,因为他在蛮族面前损害了罗马帝国的威望,格里高利才将绝罚的锁链施加在他身上;这就是在某些圈子里私下流传的小道消息。 不过这些都是恶毒的诽谤。今天我们已然知道,腓特烈的军队规模足以开展军事行动,至少其对手穆斯林认为腓特烈的兵力是极为重要的优势。《雷根斯堡帝王编年史》续篇和慕尼黑的亨利记载道:“他凭借一支大军/夺回了圣墓。”皇帝腓特烈到达圣地时,他的军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虽然皇帝本人没能在1227年及时出发,但同年已有多批船队在阿切拉的托马斯和林堡公爵亨利四世的领导下将大批战士运到巴勒斯坦。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萨尔察的赫尔曼也带着自己的人马随同前往。1228年4月,西西里的元帅里卡多·菲兰杰里(Riccardo Filangieri,卒于1263年)又将500名骑士运到了东方。我们不清楚当腓特烈最终到达圣地时有多少兵力可调用,不管怎样,他还亲自带来了一些战士。 目前腓特烈军中最大的十字军部队的兵员来自德意志地区,这一地区的兵力远超其他地区,主要来自黑森、图林根、迈森以及施陶芬家族的传统势力范围阿尔萨斯、施瓦本、勃艮第。随同出征的大领主有奥格斯堡、瑙姆堡、梅泽堡的主教,洛伊希滕贝格(Leuchtenberg)封邦伯爵,克伊堡和蒙特福特伯爵以及伦克尔(Runkel)男爵。甚至连弗里斯兰人也加入了他们。与腓特烈一起前往东方的还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十字军战士,其中有巴勒莫、卡普亚、雷焦卡拉布里亚、纳博讷(Narbonne)的大主教及其随从,埃克塞特和温切斯特主教,还有腓特烈的爱人比安卡的伯父、兰恰伯爵曼弗雷德。另外还有两位勇敢的诗人带着竖琴和刀剑一同出海:他们是弗赖丹克(Freidank)和唐豪瑟(Tannh?user,1200—1266)。有可能迈克尔·司各脱也亲眼看到了东方的土地。在发愿参加十字军的战士中,除了要直接踏上战场的武士,桨手和船员自然也算是战士,这在当时的海军中十分常见。在这40艘桨帆船上,除了部分舵手因为要看护船只而留在甲板上,剩下的仅桨手就可以组成一支4000人的军队。根据最新考证,腓特烈的可用兵力约为1万至1.2万人,其中有很多是骑士。回想一下,一百年前,大约1000名骑士和2000名步兵在阿扎兹(Azaz)战役大获全胜,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一世仰仗的是一支不足4000人的军队,伟大的耶路撒冷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被仅1.2万名士兵攻克,这样看来,腓特烈的军队的确称得上是一支威武之师。 十字军东征时期航海问题的顶级专家约翰·H. 普赖尔(John H. Pryor)提出了另一个迄今鲜有人关注的领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十字军最初可能还计划了另外一次远征,其目标是尼罗河。总体上看,此次远征是要通过再次进攻埃及苏丹的权力中心,来弥补之前在杜姆亚特的失利。执行这一计划需要大批合适的船只,例如主要通过桨来操控的桨帆船和龙骨弧度较缓的运输船,因为在必要的时候军队必须能在大河沿岸登陆。1225年《圣日耳曼诺条约》中记录的造船计划支持了这一论点。腓特烈要建造的不是多层大型运输帆船,而是100艘运马船和50艘桨帆船。这些小型船可以无碍地逆尼罗河而上,海军大元帅亨利·皮斯卡托尔就曾做了示范。很可能直到1225年底腓特烈与布列讷的伊莎贝拉成婚时,他才开始仔细思考这一策略。到了1227年,腓特烈就已一心想要径直前往属于自己的耶路撒冷王国,在圣地与卡米勒一决高下。然而他的舰队召集形式仍然未变,仿佛他依然准备前往尼罗河一样。这样做的原因是腓特烈预备与卡米勒谈判,而如果能够继续经尼罗河威胁埃及,则会迫使苏丹让步。 此时的地域状况在腓特烈看来正适合东征。1227年,即腓特烈到达东方的前一年,十字军占领了凯撒利亚和雅法,开始重建防御工事。这实际上打破了《杜姆亚特协议》签订以来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维持的停战状态。此外,一部分主要是德意志十字军战士的部队开始用巨大的方石修筑城墙,继续加固位于阿卡东北部大约30千米一处深山内的蒙特福特城堡。几年前,皇帝坚定的支持者萨尔察的赫尔曼为条顿骑士团买下了蒙特福特城堡周围的土地,在原址重建了或扩建了城堡。“蒙特福特”意为“强大的山”,它保护圣地的条顿骑士团的宝藏和档案长达40多年,是条顿骑士团领地真正的中心,直到1271年6月,骑士团才撤出城堡。同样在基督徒和穆斯林曾呈对立之势的西顿,基督徒再次拥有绝对支配权。随着十字军占领海法和位于海法南部海岸的朝圣者城堡(Castrum Peregrinorum)—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陷落后圣殿骑士团的总部—重要的沿海城市和进入内陆前往耶路撒冷所必经的沿海通道都为基督徒所控制。 腓特烈与苏丹双方多次交换使节,做了漫长多变的谈判,彼此都在考验对方的耐力和神经,1229年2月11日,已先行前往雅法的腓特烈与苏丹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停战协议。腓特烈和苏丹持有的协议都没能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教士的书信获知协议的一部分内容。大部分细节源于耶路撒冷宗主教的一封书信,这封书信因为被收录在教宗格里高利九世所收书信之辑录中才得以保存,目前藏于梵蒂冈。停战协议可能是用古法语写成,这封信谈到了其中几条古法语写的规定,并用拉丁语解释了每段话的意思。根据协议内容,马利克·卡米勒苏丹应将耶路撒冷、拿撒勒、伯利恒和平转让给腓特烈,此外还应转让从雅法至圣城一直到伯利恒的道路、从阿卡至拿撒勒的道路以及沿途村庄,托隆(Toron)男爵领也将易主。除此之外,协议承认了一些早已被基督徒攻占和扩建的城镇、城堡归腓特烈所有,如西顿、凯撒利亚港、蒙特福特。他们还打算交换所有俘虏,并决定停战十年。不过协议中还是有部分条款让某些十字军战士如鲠在喉,例如耶路撒冷王国再也无法回到领土国家的状态,距离较远的一些肥沃地区的出产只得拱手让人。腓特烈赢得的是响亮的名号,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而并非王国的土地、哈丁惨败之前众男爵和骑士团的领地。这份协议最大的耻辱在于,即使是对“圣城耶路撒冷”的统治权也是受限的,这指的是,“不包括被称为神之圣殿的修道之所”,圣殿骑士团的诞生地阿克萨清真寺依然归阿拉伯人所有。 战争结束了,再也不能让异教徒流血了,一部分好战的十字军战士感到极为失望。但腓特烈对此并不理会。有传闻称,教宗的武装力量“钥匙军”(clave signati)—得名于军队旗帜上的圣彼得的钥匙—将进攻西西里王国,后来谣言愈演愈烈,似乎已成事实。从1月中旬起,教宗的一支军队开始逼近南部。腓特烈必须在圣地速战速决,3月初,他便出发前往自己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军队从雅法出发,沿着海岸线向东行进,进入犹地亚(Jud?a)山区。身处山中,有时可览幽深腹地的景色,可见灰白的石灰岩,而世界的中心,此次艰险行军的最终目的—耶路撒冷,便是用这种岩石建成的。 1229年3月18日,这是大斋期的第三个星期日,圣墓教堂因头戴冠冕的腓特烈而发出夺目的光芒,这一场景已被不同人多次描绘和解读。一天前,纳布卢斯法官、埃及苏丹卡米勒的特派代表沙姆斯丁(Shams ad-Din)才根据《雅法条约》的规定将圣城的控制权移交给腓特烈。十字军占领了圣城,第二天,腓特烈率一队人马前往所有朝圣者都梦寐以求的目的地。腓特烈率众经过教堂南边的广场,从圣墓教堂两扇大门中仍存的左大门(右大门在40年前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后不久就被封闭至今)进入教堂。接着,队伍经过了位于右手边叠建在一起的亚当堂(Adamskapelle)和各各他堂(Golgathakapelle),经过了耶路撒冷国王布永的戈弗鲁瓦(Godefroy de Bouillon,1099—1100年在位)和鲍德温一世(1100—1118年在位)之墓(白色的大理石棺椁在穆斯林重新占领耶路撒冷后被清空,在1808年被砸碎,今天在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中只剩下各各他堂前的两座粗大的石制棺架和一些残迹还能告诉人们,这里曾有君王的陵墓)。随后,队伍又来到“世界之脐”所在的主教堂,接着向左拐,前往基督之墓。在这里,在救世主之墓旁,面朝着耶路撒冷国王之墓,头戴王冠、身着君主盛装的腓特烈享受着自己精心导演的胜利。基督教帝王、罗马皇帝的继任者、世界之主和诸国之王,现在终于站在了救世主的墓旁。 这场华丽的表演不仅仅意味着收复曾经失落的王国都城。因为谁若占领了救世主之墓,谁就拥有特殊的合法权利来争取以神圣的耶路撒冷为目标的教会,是的,他还将掌握新世界的蓝图。和往常一样,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件重要的合法性武器。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被贴了各种标签。他就像戏剧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轮换着各种面具。 他是“阿普利亚的男孩”,因为他来自西西里,幼年多灾多难。他是诗人,自己写诗,资助西西里的诗人群体。他是鹰隼爱好者,喜爱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他是风流情种,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赎者”,因为他参加十字军,与埃及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圣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敌基督”,因为他行为放荡,宽容异教,与教宗争权。他是“暴君”,因为他对待敌人残酷无情,给帝国带来西西里的专制作风。 在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作者论证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腓特烈死后,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腓特烈成了一个模范君主符号,寄托了后人重塑德意志国家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