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妥协(奥莉娅娜·法拉奇传)(精)

从不妥协(奥莉娅娜·法拉奇传)(精)
作者: [意] 克里斯蒂娜·德·斯特凡诺 / 陈晗奕 / 魏然然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从不妥协(奥莉娅娜·法拉奇传)(精)
ISBN: 97875133422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越南,诞生了政治通讯记者——奥莉娅娜,她也 在与这个地球上的强权人物的采访中得以崭露头角。在 同国际政治领导人物见面的时候,她娴熟地运用采访技 巧,包括她从好莱坞时期开始积累的多年的经验。《风 云人物采访记》就这样诞生了,这本书也成为美国新闻 类学校学习研究的重要读物。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写作, 她奋斗了很多年。“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同意让我 写政治,因为那时的我太年轻,而且还是个女人,但是 我最终强迫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 成为闻名世界的专栏记者后,她终于能够发明一种 新的方式来谈论政治。但这种方式同时也是无礼的、直 接的,充满个人特点的。“我曾经徒劳地说:‘政治应 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写作。人们从来都不读政治类文章 ,因为它们太无聊。但是其实政治并不无聊,反而十分 有趣,甚至十分滑稽可笑。那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无聊 的方式来写这些有趣的政治?’” 从那时候开始,《欧洲人》就将她视为报社的首席 记者。在亚洲,她报道了印巴战争和香港爆发的暴动; 在中东,她报道了巴以冲突;在南美,她报道了那些反 对专制独裁的游击战争。在短短的时间内,她以非凡的 勇气和好战的性格成了一个传奇。一位同事还记得:“ 在印巴战争中,当我们报道锡克教徒军队和廓尔喀族雇 佣兵的时候,她走了一条和我们不同的道路。她登上了 一条双桅船,艰难地驶过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后到达了 达卡。当她抵达那里的时候,独裁者的军人们正在杀害 犯人,并将他们埋入公共沟渠中。有很多人还活着就被 扔了进去。她的到来让这里更加混乱,士兵们差点儿开 枪将她打死。” 在中东,她开始了对政治的深度描写。1970年3月 ,在越南冲突的间歇期,她计划了一系列关于巴勒斯坦 人的文章。她总是尽量避免报道中东冲突,因为自第二 次世界大战起,她就是偏向犹太人的。在一篇文章中, 她是这样写自己的:“你了解犹太人。因为你为了他们 同他们一起遭受了折磨。从孩童时期开始,你就看到他 们被搜查,被逮捕,被成千上万地屠杀。你捍卫他们, 你帮助过他们,你爱他们。你希望他们能够有容身之处 ,有个地方能让他们保护自己。当他们最终在一片应许 之地上靠岸的时候,你十分高兴:这个国家叫作巴勒斯 坦。” 她去过约旦,沿着和以色列的边界,巴勒斯坦人有 很多秘密基地。她坐在那里和他们谈了很长时间。她讲 述她经历过的战争:“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十分喜 欢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她叫劳 拉?鲁比切克,她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她的母亲是一 位小老太太,但是十分慈祥,皮肤也很白。一天晚上, 德国人来了,把她们两人都带走了。因为她们是犹太人 。之后她们再也没有回来。”她采访了巴解组织的领导 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她并不喜欢他,因为他看起来 不太真诚。就像她之前做的那样,当她遇到一位政治领 导人的时候,她总是会试着用最不舒服的问题将他逼得 她尖锐,犀利的采访风格,成为\"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 她以平等姿态和独立人格,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激烈交锋 她以迂回、挑逗、紧逼的采访方式,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她因1980年采访邓小平在中国声名鹊起,《纽约时报》:\"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