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作者简介
吴伯泽 (1933~2005),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外国作品研究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吴伯泽1933年生于福建泉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专业。同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俄语翻译员,1957年调科学出版社工作。 吴伯泽从195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共发表译作约500万字,如苏联科学院院长布洛欣采夫的专著《量子力学原理》等。在其科普译作中,非常受欢迎的除《物理世界奇遇记》以外,还有已故华裔美国电脑大王王安的自传《教训》等。1978年开始进行科普创作,发表作品50多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移居太空,势在必行》、《隐形人》等。
内容简介
1 城市速度极限 这一天是公休日。汤普金斯先生,本市一家大银行的 小职员,睡到很晚才起床,吃了一顿从从容容、舒舒服服 的早饭。他想把这一天好好安排一下,这时,他最先想到 的是午后去看一场电影,于是,他打开当地的晨报,聚精 会神地在娱乐栏搜索起来。但是,看来没有一部影片能吸 引他。目前那些专门描写色情和暴力的影片,已经叫他腻 味透了。除了这些,就是一般在假日给孩子们准备的电影 。这里哪怕只有一部影片有点什么真正的冒险故事,有点 什么不平常的东西,甚至就是叫人觉得有点异想天开,那 也勉强凑合了。可是,就连这样的影片也没有一个。 无意间,他的目光落在报纸屁股一段简短的报道上。 原来,本市的大学正在举办一系列介绍现代物理学问题的 讲座,这一天下午的讲座所要介绍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 论。行,那儿可能还有点内容!他常常听人家说,全世界 真正懂得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只不过12人而已。说不定他 恰巧能够成为第13个!于是,他决定去听听这个讲座,这 可能正好是他所需要的东西。 他来到这个大学的演讲厅时,演讲已经开始了。大厅 里坐满了学生,大多是很年轻的,但是,也有不少年纪较 大的听众,大概像他自己一样,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他 们全都全神贯注地听着黑板旁边那个白胡子的高个儿讲话 ,而他也卖力地为他的听众讲解着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汤普金斯先生好不容易才听明白,爱因斯坦理论的整 个要点,就在于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速度值——光速,这个 速度是任何运动物体都无法超越的,并且,正是这个事实 产生了一些非常奇怪、非常不寻常的后果。比如说,当运 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量尺就会缩短,而时钟就会变慢。 不过,那位教授说,由于光的速度是300000千米/秒,所 以在日常生活的各种事件中,就很难观察到这些相对论性 效应。在汤普金斯先生看来,这一切都是同普通的常识相 矛盾的。他竭力想在脑海中描绘出量尺的缩短和钟表上那 些古怪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这时,他的脑袋渐渐耷拉到 胸前了。 当他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他自己并不是坐在 演讲厅的长椅上,而是在市政当局为乘客等车方便而设置 的长椅上。这是一座美丽的古城,沿街矗立着许多中世纪 的学院式建筑物。他揣摩他自己一定是在做梦,但是,大 大出他意料之外,他周围丝毫没有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对面学院的钟楼上那个大时钟的指针,这时正好指在5点 上。 街上几乎已经没有车辆往来了,只有一辆孤零零的自 行车从上方缓慢地驶来,当它来到近前的时候,汤普金斯 先生的眼睛突然由于吃惊而瞪得滚圆。原来,自行车和车 上的年轻人在运动方向上都难以置信地缩扁了,就像是通 过一个柱形透镜看到的那样。①钟楼上的时钟敲完了5下, 那个骑自行车的人显然有点着急了,更加使劲地蹬着踏板 。汤普金斯先生发现骑车人的速度并没有增大多少,然而 ,由于他这样努力的结果,他变得更扁了,好像是用硬纸 板剪成的扁人那样向前驶去。这时汤普金斯先生感到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