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与文明 签名本

商贸与文明  签名本
作者: 张笑宇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4.16
折扣购买: 商贸与文明 签名本
ISBN: 9787559841216

作者简介

张笑宇,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兼任腾讯腾云智库成员,关注政治哲学、政治史、技术与社会关系等主题。 著有《技术与文明》,译有《剑桥阿伦特指南》。

内容简介

阿尔萨斯的小城 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是受到一次私人经验的启发。 2018年的9月,我与新婚妻子正在法国科尔马(Colmar)度蜜月。知道科尔马这座城的中国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说起科尔马所在的阿尔萨斯地区,那名气可就大多了。 从1920年开始,有一篇文章在中国语文课本里雷打不动地存在了100年,这就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国人对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可谓耳熟能详: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的场景就发生在阿尔萨斯。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后,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和洛林的摩泽尔省被划归德国,德国人禁止当地学校教授法语,这是史实。50年后,日本入侵中国,在占领区禁止当地学校教中文,恰好应了小说的场景。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被激发起来,这篇小说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 然而,我们来到科尔马,眼前的景象却有点让人吃惊。 不熟悉这个地方的朋友也许不了解,科尔马虽是一座人口只有7万的小城,老城区非常狭小,走一圈只需半天多时间,但是在这老城里,遍布有着六七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繁花似锦,甚是美丽。我后来专门查阅了资料,科尔马的主座教堂圣马丁合议会堂(St. Martin Collegiate Church)建于1234—1365年间,它对面的阿道夫之家(Adolf House)建于1350年,右手边的老护卫之屋(Building of Old Body Guard)建于1575年,老海关楼(Kofihus)建于1480年,商人之路上的许多私宅,也都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若你傍晚走到此间,灯火璀璨,游人徜徉,孩童嬉戏,真是一片安静祥和。 阿尔萨斯在历史上可是法德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呀,这座小城是如何在战火侵扰之下完好地保存至今的? 要说阿尔萨斯没有兵荒马乱的战乱年代,那完全不符合我们掌握的近代史;可要说阿尔萨斯在法德两三百年恩怨史里受祸匪浅,眼下所见的一切又挑战了我们的认知。 恰好,我们在科尔马住的爱彼迎(Airbnb)公寓主人是一位法国老太太,我专门向她请教了这个问题。她睁大双眼,想了想,答道:“是呀,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点奇怪。想一想,大概是因为我们足够聪明吧。我们这个地方历史上比较有钱,不管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无论哪边的军队过来,我们交钱给他们买平安就好了。他们拿了我们的钱,自然可以壮大实力,又为什么一定要把我们毁掉呢?” 老太太这句话说来随意,我听来却如平地惊雷,电光火石之间想明白了一连串事情。 一些地区为什么会比其他地区富裕?除了自然资源好、地理位置重要、抓住了关键产业崛起的时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财富的稳定传承。这一点既是我们运用常识和社会经验很容易想到的,也是可以得到计量历史学佐证的。一项关于佛罗伦萨社会财富分布的研究证明,历经700年的岁月,祖辈收入和财富,与后辈收入和财富之间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在不同社会之间,哪个社会能够更稳定地实现财富传递,当然也会显著影响不同社会间的财富差异。普林斯顿大学的斯考特和卡勒斯通过一项研究表明,在1200年城市化和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在1800年的城市化和经济水平也越高。4 这真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因为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太剧烈的社会动荡,很多人过去意识不到这一点。而且,这种剧烈动荡不只发生在20世纪,而是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朝代每更迭一次,就出现一次。 更进一步说,甚至中国人对社会动荡的“底层理解”,跟这位老太太代表的“底层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对战争的理解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忆惜荒城破,白刃散如雨。杀人十昼夜,尸积不可数”。我们习惯于认为战争必然导致千里荒野,十室九空,自然也会中断财富传承。然而,如果像科尔马这种地方的人在战争444爆发期间同样也能维护甚至传承财富,那此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底层算法”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一点点量变也能引发巨大的质变。 老太太说的是事实吗?根据我读到的历史资料,像两次世界大战这样激烈的战争,对人口和财富的破坏之强是史所罕见的,“花钱买平安”这种事,应该很难实现。但是,20世纪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发达的知识和技术,战争可以消灭士兵,却未必能够大范围消灭产业工人的经验与知识专利,所以战争结束后的重建过程可以很快。 那么,如果我们讨论古代战争,尤其是中世纪欧洲,“花钱买平安”的逻辑是否成立呢?为此,我先是专门查阅了科尔马的历史。 1226年,科尔马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1194—1250)赋予“帝国自由城市”(Freie und Reichsst.dte)头衔。这个头衔是什么概念呢?意思就是,在神圣罗马帝国体系内,科尔马直属皇帝管辖,而且在帝国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换句话说,这个城市有着法定的、能够跟皇帝谈判的能力。 为什么一个城市可以跟皇帝讨价还价,并且这种地位还能得到法律保障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是个帝国,实际只不过是一个由各邦国和领主构成的松散的庞大政治实体,各地对皇帝的效忠多半只是名义上的,只要不背叛皇帝,几乎做什么都可以。 具体到腓特烈二世本人,他出生在西西里,最早的王位头衔是西西里国王,西西里是他统治的基本盘,他的主要政治对手是位于意大利的罗马教宗和意大利南方的反皇帝城市联盟。科尔马位于德意志地区,一来他鞭长莫及,二来与其强硬地对待这些城市以展示他的君威,不如谈一笔交易,赋予当地一定的地位,从而换取一笔政治献金。所以这笔交易,还真的代表了科尔马花钱买到了“平安”的地位。 类似的例子不仅发生在科尔马,在欧洲其他城市也很常见。我们熟悉的“永恒之城”罗马,在410年被阿拉里克攻陷之前,就已经数次支付赎金给蛮族来确保安全,只是最后一次,它未能在蛮族面前保卫自己的荣耀。罗马毕竟太有名,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那些比不上罗马的城市则有更多机会不为盛名所累。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带兵进入意大利。意大利城市无力阻挡强大王国的入侵,只好“花钱买平安”,代价是12万金盾一年。只是,随后查理八世被威尼斯与阿拉贡的联军打败,佛罗伦萨的赎金也就不了了之。在意大利战争中,关于城市在战败后支付赎金的记载数不胜数。像切萨雷·波吉亚这样的雇佣兵头目在战胜对手后,甚至会要求对方支付自己高额年薪作为赎金的一部分,也就是逼迫对手花大价钱把敌人变成自己的佣兵队长。5事实上,游览许多城市的博物馆或研究当地地方史,我们会发现这种记载非常常见。被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往往是那些城市被摧毁和劫掠的重大事件,但其实,这种事发生的频率远比“花钱买平安”的频率要低得多。 所以,法国老太太所说的“花钱买平安”,在西欧历史上的确是成立的。 刘瑜×罗振宇 作序 刘擎×吴国盛×徐子望×吴晓波×六神磊磊 领衔推荐 ★ 一部全新的现代世界诞生史:是商贸秩序催生了现代民主,而非现代民主决定了商贸秩序 突破既往“政治发展史就是民主进步史”解释框架,以“正增长秩序”为核心概念,重新解释现代世界的诞生。 王图霸业,千古英雄,都不过是暴力游戏的反复;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端赖商贸带来“正增长秩序”。 ★ 本书道出了一个“不体面的真理”:现代社会诞生的基础,是有钱。这其中,商贸制度中蕴含的“正增长秩序”,则是根本。 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暴力,现代社会的精髓则是约束暴力。约束暴力的基础,则是有钱。 3000年前,有一批投身挣钱的商业民族认为,交易比打仗好,金钱比暴力好,增长比归零好,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约束暴力的制度。现代社会的源头,其实在这里。 “零增长秩序”与“正增长秩序”是透视世界文明史的一对核心范畴。正增长秩序从最初的几个孤岛开始,在斗争中不断捍卫自己,也曾遭受过倒退与挫折,但它依然一缕尚存,如黑夜中的烛火,不灭不熄,重新发展壮大,最终在 17 世纪赢得胜利,并彻底地改造了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真正开启了新时代。 ★ 纵贯三千年,看商人如何继绝学,开太平 以商贸集团与暴力集团的相爱相杀为主线,叙述一段捍卫“正增长秩序”的伟大历史,从而勾勒出现代文明中基础原则的奠基过程。 从腓尼基人出现到迦太基崛起, 从罗马的崩溃到威尼斯的繁荣, 从汉萨同盟到粟特商人; 从热那亚商人远赴伊比利亚半岛,到荷兰商人对抗西班牙帝国,再到威廉三世渡海使得荷兰商贸秩序与英国国家力量结盟; …… ★ 历史还未终结,重新想象产业革命后的未来世界 正增长秩序催生了产业革命,但正增长秩序本身也被产业革命彻底改变。 传统时代的“正增长社会”和“零增长社会”都有着很强的暴力逻辑。当“正增长社会”催生的思维方式与产业革命的巨大威力结合在一起,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巨大的不平等,国家间战争的极端化,自动化夺取工作机会,人口危机,金融霸权,这些正在阻碍“正增长秩序”的存在和发展。 曾经我们奉为圭臬的解释框架失效,面对产业时代的全新课题,我们需要全新的理论框架和观察视角,在当下捍卫正增长社会。 ★ 何怀宏×许纪霖×王人博×刘苏里×胡洪侠×王跃春×施展×李筠×郭建龙,一致赞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