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纳兰词(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作者: (清)纳兰容若|校注:苏缨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纳兰词(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3548056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梦江南 江南好,建业长安①。紫盖忽临双鹚渡,翠华争 拥六龙看②。雄丽却高寒③。 【笺注】 ①建业IE/长安:谓江宁(南京)为六 朝故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汉代为秣陵县,《三国 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迁至秣陵 ,翌年修筑石头城,改称秣陵为建业。建业于历代屡 易其名,以金陵一名*著,至清代为江苏江宁府。长 安,今陕西西安,为汉唐故都,后代诗人常以长安代 指都城。②“紫盖”二句:紫盖,即紫色的伞盖,帝 王仪仗之一种。双鹚(Ⅵ),即鹚首,船的代称。鹚首 ,是在船头画鹚鸟的样子以震慑水怪,代指舟船。翠 华,以翠羽作装饰的旗幡,和紫盖一样都是帝王的仪 仗。六龙,按照古代的礼制,天子的车驾用六匹马, 故称六龙。这两句是描写康熙帝巡游江南时的盛况。 ct翠华争拥六龙看”,倒装句,语义当作“争拥翠华 六龙看”。③雄丽却高寒: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 观月》有“江山自雄丽,凤露与高寒”,容若化用了 这两句词,把意思变化了一下,指帝王仪仗的雄丽消 退了江山秋光的高寒。却,在这里并非表示转折的连 词,而是退却、止住的意思。 【赏析】 《梦江南》从这首以下共十首可以 当作完整的一组来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秋,康 熙帝巡幸江南,纳兰容若以侍卫的身份随行,沿途每 每沉迷于江南风物的*色中。但是,作为组歌的** 首,甚至作为纳兰词全集的**首,这首词其实乏善 可陈,只一番粉饰太平的阿谀腔调罢了。这真是无可 奈何的事情,任你有盖世才华,任你有显赫家世,也 少不得一些应景文字,*少不得永远把皇帝排在** 。然而词人心性,总渴望闲云野鹤、超然物表。心性 与身份的冲突,造就出了这个常处在纠结与矛盾中的 天才。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①。故物陵前惟石马②,遗 踪陌上有铜驼⑨。玉树夜深歌㈤。 【笺注】 ①嵯峨:高峻。②故物陵前惟石马: 陵,即南京孝陵,明**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原本规 模极大,陵丘上曾有梅花鹿群放养,多时达数千头, 每头鹿的脖颈上都挂有银牌以示标记,凡捕杀者以死 罪论处。至明清易代之际,建筑被损毁殆尽,苑内鹿 群亦已无人看管,遭到当地人的随意捕杀,鹿颈银牌 也失去了原先的**,纷纷散落在捕杀者的手中。顺 治十年,诗人吴伟业(梅村)来到南京拜谒两江总督马 国柱,见到孝陵景象,作诗谓“无端射取原头鹿,收 得长生苑内牌”。到容若来时,已仅存石人石马。③ 遗踪陌上有铜驼: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洛阳记》里记 述洛阳有一条铜驼街,在街上宫门以西的地方有汉代 铸造的三座铜驼。当时有俗语说“金马门外集众贤, 铜驼陌上集少年”,可见这里是一处繁华热闹的所在 。又,《晋书·索靖传》记载,索靖预见到天下将乱 ,指着洛阳宫门口的铜驼叹息说:将来要在荆棘丛中 见到你了。“故物”二句,是说前明遗迹依稀尚在, 让人从中想见当*里的繁华**。④玉树夜深歌:玉 树,即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历***** 的靡靡之音。容若以改朝换代之后一介新贵的视角抚 今追昔地看待前明故都,从孝陵遗迹想到当时的繁华 ,在想象的繁华**之中想象《玉树后庭花》的淫靡 哀切的歌声,隐隐然批评着明朝的**之因在于统治 者自身的荒淫无道。 【赏析】 康熙帝巡幸江南,是以胜利者的姿态 震慑且安抚这一片华夏衣冠故地,时刻带着政治家的 眼光;纳兰容若却额外带了些纯粹的文化眼光,看到 的不是眼前的明清易代,而是亘古以来的王朝*迭。 于是他感叹在永恒的时间尺度下,**覆灭的明王朝 何异于当年的两晋;而**方兴未艾的清帝国亦难免 在下一个王朝的征服下败亡。并非某个具体王朝的命 运使他哀悼或欣悦,而是兴亡成败的轮回所昭示的宿 命感使胜利者亦难免伤怀。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④,乌衣 巷口绿杨烟②。风景忆当年。 【笺注】 ①燕子矶头红蓼月:燕子矶,南京城 外的一处名胜,状如飞燕,俯临长江。红蓼,生长在 水边湿地的一种高*,样子有些像芦苇,秋天会长出 红穗。②乌衣巷口绿杨烟:乌衣巷,南京城内秦淮河 畔的一条巷子,是晋宋时代王、谢两家名门的聚居之 地。*使乌衣巷**的是刘禹锡的诗:“朱雀桥边野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 【赏析】 燕子矶、乌衣巷,这原是《晋书》与 《世说新语》里反复出现的、唐诗宋词里被反复吟咏 的地名,承载着多少只属于书本与传说的故事,而今 竟真的成为眼前的风景了。“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 巷口绿杨烟”,这两句词构成一组**的对仗:上联 是城外的风景,下联是城里的风景;上联是自然的风 景,下联是人世的风景;上联是永恒的风景,下联是 短暂的风景。于是,曾经惊心动魄的人世变迁就这样 被放到了永恒时问的尺度里,平添了几许伤怀。P1-3